第260篇原创文章
最近,各大新闻媒体平台滚动科普的新冠病毒知识条里,会反复提及一个关键词:基础疾病。根据一段时间的临床总结观察发现: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五六十岁以上,且往往有比较多的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等,还有一部分患者有肾脏和脑血管疾病。
根据1月30日《柳叶刀》发布的对武汉99例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分析总结,68%的患者都有基础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占了41%。
来自《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8》的数据告诉我们,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据推算,中国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约2.9亿,其中高血压患者人数就有2.45亿——可以说,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2018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血压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看到这里,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们,有没有心里颤了两颤?那么,结合当前还未熄灭的疫情,我们该如何管好自己的血压呢?有没有简单的饮食措施可以帮助我们的血压乖乖呆在安全数值范围内呢?
还真有!而且超级简单!只需要少吃一种味道:
▍有数据有真相
《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最新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通过对133项随机试验、超过1.2万名受试者的数据进行总结后发现:减少饮食中钠的摄入量,不仅像我们已知的那样能降低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而且:
钠摄入量的减少情况,与血压的降低呈剂量关系——24小时尿钠排泄量每减少50 mmol(相当于约1.15g钠 ≈ 2.9g食盐),与收缩压降低1.10 mmHg及舒张压降低0.33 mmHg相关;
减钠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助于收缩压的降低—— 同样是24小时尿钠排泄量每减少50 mmol,相比于较短的干预期,减钠≥14天能让收缩压的降幅高达2倍(2.13 mm Hg vs 1.05 mm Hg);
在24小时尿钠排泄减少量相同的情况下,老年人、非白人(包括亚裔)、基础收缩压较高者的人群,收缩压的降幅更大;
饮食中减少钠摄入的作用需要数周才能完全显现,短期研究可能低估了减钠摄入对血压的影响。
综上所述,用一句大白话总结就是:
减钠越多、时间越长,血压下降幅度越大!
小注解:
用24小时尿钠排泄量来评估钠摄入量,是评估食盐摄入量的“金标准”,可以避免食物含钠量的估算误差,也能避免部分尿液样本的反映偏差等。
受试者不包括孕妇或慢性肾病、心衰等患者,也不包括未满18岁的儿童青少年。
▍钠从哪儿来?
首先,了解一下关于钠与盐的基础知识:
钠,是食盐、酱油、味精、鸡精、其它各种调味料(食醋、黄酱、沙拉酱、番茄酱等等)的咸味制造者;
1克盐 = 400毫克钠,1毫升酱油 ≈ 40-80 毫克钠(具体参看营养标签) ;
绝大多数天然食物都含有钠(典型例子是吃起来自带咸味的芹菜茎和做饺子馅用的茴香);
几乎所有的加工食品都含有钠,不论是甜味的还是咸味的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推荐钠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约为2300毫克钠) ;
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将钠盐推荐摄入量下调至不超过5克(约为2000毫克钠) ;
大多数中国人食盐摄入量已经超 出了推荐摄入量(6克) 、甚至高达一倍 。2019年4月来自《柳叶刀》研究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每日摄入盐的平均量 >8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提到2012年的统计调查显示:中国居民每日摄入盐的平均量在10.5g!
▍6克钠盐是多少?首先,最简单的量具,是我们日常采购的盐袋随赠的 限盐勺 (如下图),平平的一小盐勺盐是2克,偶尔可见的大盐勺则是6克的盐量。另外,啤酒瓶盖子一平盖,大约是3克的盐量。
▍ 调味料——藏盐大户!
除了我们的钠盐,各种咸味调味料(比如咸菜、酱、味精等),也是帮助我们钠摄入超标、血压蹭蹭蹭攀升的隐形藏盐大户!不信的话,看看外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就能一目了然……
请牢记:2000~2300毫克,是我们来自调味品的钠的摄入上限量!
然后,在下图的数据里(来自《中国食物成分表》),找出你在家做饭时最常用的调味料,在红色框框里对应每100克调味料所含的钠量,估测一下你的日常用量,再拿出你的手机计算器噼里啪啦算一算,就知道你的钠摄入量有没有超标了!哦,对了,别忘了加上食盐的用量。
敲黑板提醒:“薄盐酱油”、“减盐酱油”未必真的低钠!购买的时候,请注意将这些产品与普通酱油做一下对比:对比每10毫升或每15毫升的钠含量,就能一分高下!
▍ 加工食品——你深爱的血压杀手加工食品,包括甜味零食,含盐量都不低,外加上很容易吃多:一边追剧打游戏一边消耗掉一大包 应该是很多朋友的常态……经由它们进肚的钠量自然不少。 不多说,简单粗暴上营养成分表:
以上,只是随便找来的几种代表食品。具体到不同品类的加工食品含钠量,大家还可以参看截取自《中国食物成分表》的几张数据:
说实话,看完这些数据,我的小血管会不由地一紧……身为一名身负各种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营养师,我必须不让自己掉进咸鲜的坑里,毕竟,生病好贵好难受的……
最后,我们回到今日的主题:通过减少膳食钠的摄入量,帮助降低偏高的血压,不仅利于降低被新冠重症袭击的风险,更有利于整体健康的长治久安。
所以,如果你或家人有“口重”的习惯,真的需要尝试减钠行动了!先从每天全家人的饭菜少放一勺盐开始吧~
建议转发给家中中老年“口重患者”,特别是男性——毕竟,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有他们一份。
预祝大家慢慢重启食物本来的美好(味道)。
—— 全文终 ——
(文中用图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Effect of dose and duration of reduction in dietary sodium on blood pressure level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trials
02-24, doi: 10.1136/bmj.m315
世界卫生组织,《改变吃盐的习惯》. https://apps.who.int/iris/bitstream/handle/10665/250134/WHO-NMH-PND-16.4-chi.pdf?sequence=5
Nanshan Chen, Min Z, Xuan D, et al.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99 case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a descriptive study, Lancet 2020, published
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 中国循环杂志,2019,34(3): 209-22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高血压联盟(中国)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 24-56. DOI: 10.3969/j.issn.1007-5410.2019.01.002
GBD 2017 Diet Collaborators, Health effects of dietary risks in 195 countri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http://dx.doi.org/10.1016/ S0140-6736(19)30041-8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中国食物成分表》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