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营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与罗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舒占坤约采访很不容易。第一次电话接通:“不好意思,我马上有个手术……”第二次电话接通:“现在手头有个材料要写,我们明天聊好不好……”第三次电话接通:“正在开会,半小时候打过来,我会有时间……” 1月23日18时8分,武汉输入的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后为确诊病例)的发现,给罗平这座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滇黔锁钥”之美誉的县域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 自此,作为县内收治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之一的罗平县人民医院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
五级联防联控,排查精准到户不漏人
“自发现这例确诊病例后,我们县已经连续1个多月无新增确诊病例,目前疫情可以说是稳定的,但绝不能麻痹大意。”舒占坤介绍说,这个病例17号从武汉回来,18号到罗平,23号出现发热、咳嗽,1月24号,肺部影像具备疑似病例特征、第一次核酸检验结果阳性。 “因为是全曲靖市第一例,经过我们医院医务人员的全力救治,咽拭子核酸检测转为阴性后,按曲靖市卫健委统一要求,也把这位患者转到曲靖市传染病院集中治疗。 ”
据舒占坤介绍,1月19日,罗平县人民医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疫情,并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医疗专家组,起草制订《罗平县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周密部署防控措施,全面启动人员培训和消毒隔离防控工作。发现疑似病例的当天(1月23日)曲靖市、罗平县两级领导和罗平县人民医院的专家组成员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全县疫情防控工作。
“为最大限度切断感染源,医院将感染科一栋楼全部腾空,感染科接触过患者的医务人员全部进入隔离区。”舒占坤话锋一转, 虽然隔离病房守住了疫情,但更危险的是大量从湖北返回罗平的人员底子必须迅速排查清楚。 为了让防控形势更加明朗,压实疫情防控责任,罗平县出台强化五级联防联控体系。
“所谓的五级联防就是以县人民政府为主体,县委统一领导,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指挥部,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从县到各乡镇(街道)到各村(居)委会、社区再到村(组)、小区和‘3—5’户联防组,具体对应到每个家庭的所有成员。 ”舒占坤解释道,从一家一户查起,是否有湖北武汉返乡的人员,确保农村居民排查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城镇居民排查做到城镇不漏街道、街道不漏小区、小区不漏楼栋、楼栋不漏单元、单元不漏楼层、楼层不漏户、户不漏人,最大限度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舒占坤补充道,3~5户家庭组成联防组,每个联防组确定1名小组长,负责对所辖3~5户家庭排查是否有“七类人员”、是否有人员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宣传、讲解政策措施、防控知识,监督群众(住户)在疫情期间按要求不串门、不走亲访友、取消红白喜事、尽量减少出门等。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罗平县不仅展现出精密的部署,还时刻上演着细腻的感动。“我的孩子只有四个月大,丈夫在铁路系统工作,春运是最忙的时候。有一天,母亲在视频里说全城商店关门,宝贝奶粉没了,在隔离病区的我只能干着急,后来舒院长得知这件事,立即安排同事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了奶粉、尿片和孩子的生活必需品送到我家中。”在感染病区连续工作18天的护士张婷说。
“为了前线的物资保障,一件件防护服,一个个N95口罩,院领导电话不知打了多少个……尤其是接到上级通知,要求派出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时,舒院长更是将好不容易找到的所有防护服、N95口罩让给出征的医护人员带上,同时配备了所需生活物资。”罗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冯锐说。
以互联网为抓手,健全县域疫情信息防控网
1984年3月,年仅29岁的舒占坤被当时的罗平县委、县政府临危受命,出任该院的院长。拥有50年从医经历,30年县域医院管理经验的他,在应对这次疫情时也做到了心中一盘棋。“国家出台的1-6版的诊疗方案是基础,我们还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以及前线新冠肺炎防控防治的具体要求,对医院内医务人员反复培训。”舒占坤举例道,比如罗平县发现第一例确诊患者的时候,第一版诊疗方案还没最终确定,很多需要自己摸索和研究。
“我们对患者的诊治在国家版基础上,采取抗病毒治疗、抗炎治疗、支持辅助治疗、对症治疗和中医治疗5个方面联合在一起,组成一个30多人的专家组,从CT图像到核酸检测,从临床表现到隔离病区的查房,每晚8点召开专家会诊会议,认真研判。 ”舒占坤如是说。
说起罗平县人民医院,过去更多被提及的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其实早在1992年该院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
罗平县人民医院于2004年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制定了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便开始踏上了探索、建设、优化信息化建设的征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2010年被原卫生部评选为全国电子病历管理试点单位。为适应“互联网+医疗”、智慧医院建设和医共体建设的需求,医院在2017年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全院的数据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和扩大服务器,同时建设了灾备机房,实现了数据双合,保障了数据安全。
“只有统一了医共体内各机构的信息系统和数据接口,才能实现医疗质量、药品进销、绩效考核、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统一管理。 ”舒占坤说。目前罗平县乡村基础数据信息搭建基本结束,基于这样的基础,在应对新冠肺炎中,通过患者端APP和医生端APP结合起来,就很好地从管理层面、宣教层面和防控层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舒占坤举例道, 比如罗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排查出了从武汉返回人员,通过医共体平台管理系统,可以达到数据互联互通,返回人员的基础信息、隔离时间、居住时间、潜伏期,甚至他每天接受的治疗、用药、医嘱、治疗到什么阶段、什么时候解除医学隔离等在整个信息平台上都可以一目了然。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500个县域医共体名单,云南省有42个县(市、区)在名单之列,罗平县人民医院就是其中之一。为使医共体内医疗机构从县乡村三级的机构、人员、绩效、考核达到客观、科学、精准管理,罗平县人民医院医疗借助数据平台力求高效、节约、同质的开展医共体建设。
“目前该信息系统已经安装到6个乡镇卫生院。 同时,依托120急救中心、医学影像学科、检验科、消毒供应中心等优势资源,正在全力打造县域内共享的医学影像中心、检验检查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 实现区域内健康数据共享、互联互通。 ”舒占坤介绍到。
“无论是基础的医院信息化建设,还是完备的智慧医院建设,均应该建立在患者需求得到满足,医务人员工作高效便捷,医院管理科学流畅的基础上。”舒占坤认为, 智慧医院建设,应该是把复杂留给系统,让患者、医护、管理、服务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实现管理高效、运行顺畅、使用便捷的目标。
博士学位的县域院长
“1970年8月参加工作,1984年3月任罗平县人民医院院长。 2002年5月获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卫生与健康专业硕士学位。 2007年6月获美国城市大学经济管理博士学位(DBA)。 现为加拿大传统医学会国际研究员、英国世界传统医学会常务理事、世界远程可视诊疗中心教授,2008年10月获‘全国优秀院长’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模范奖章……”翻阅舒占坤的简历,很多人都会想不到他是一位县域院长,更不会想到这样一位曾在国外留学几年的经济管理学博士竟又回归到县域医院。
对于这样一份传奇色彩的经历,舒占坤只是摆摆手笑笑:“这没什么特别的,如果要感谢也要感谢党和政府。”舒占坤回忆道,比如说在澳大利亚留学的时候,是国家教育部跟澳大利亚政府专门有一个交流项目,通过考试以后,当地政府省教育厅就批准出国了。
在澳洲留学期间,与同学、老师合作项目开发做得不错,他们就将 舒占坤推荐到美国城市大学去继续学习。“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一些平凡的事情,但这些经历对我来说弥足珍贵。”舒占坤说,在基层医院没有很多专业科室去突破、发展,只有通过自己一点点努力、提升、实操,一路走来50年都已经习惯了。“有事情做就是一种荣幸。”
“正常状态下,我们院长每周都要做3~5台左右的手术,现在一线的外科医生都带出来了,才少了些,以前每年都是500多例。 每天早上来医院和领导班子开完会安排好工作就上手术台了,平时来办公室找他的人很不容易找到他,疫情爆发后就更忙的找到人了。 ”冯锐说。
在这次疫情中,很多医院都出现了部门科室停诊的局面,在舒占坤的布局下, 罗平县人民医院在1月24日(大年三十)就第一时间完成感染科室与正常工作病区从人员进出通道及车流通道全部分离、隔离,第一时间将核医学科CT安排作为新冠肺炎专用检查……确保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的有序进行。
“我们虽然没有停诊,但业务量也下降了43%-45%。”舒占坤坦言, 这次肺炎疫情既然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是具有突发性,在疫情开始的时候出现对疫情认识不清,研判存在误差的情况。二是在社会管理和社会应对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硬件和软件都有待完善。 “与非典时期最大的区别就是真正的全国人民动员起来了,人人参与,这是很了不起的。 正如习总书记说的: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
3月的罗平,连片的油菜花在罗平坝子竞相怒放、流金溢彩,好一派丰收的景象。采访的最后,舒占坤热情地说:“春天来了,疫情过后欢迎来罗平做客。”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