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前,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医务人员来不及与家人团聚就立即奔赴一线,投入到抗战危险的第一线。
危重症守门人---程文涛主任
重症医学科主任程文涛说,我们科室拥有最精细的医护团队、是守护生命最后的一道防线,面对这次“战役”,我们重症医学团队必将全力以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排除各种突发的危险情况,保障患者安全。
他每天提早到ICU大查房,交待科室危重病人治疗方案后,立即赶往“新冠肺炎”病区,参与查房及治疗,然后再与黑龙家专家组进行病例分析讨论,提出治疗方案,同时还兼顾ICU及医院非新冠重症病人的抢救,有时深夜一个电话就要进仓抢救病人,经常进入隔离病房长时间不能出来,指导、操作及抢救危重病人。有一次为了抢救病人,凌晨2点穿上隔离服进入病区,直到下午2点才出来,汗水湿透了全身,食水未进,连日如此,体能消耗到极限。所以自疫情开始他就一直吃住在医院,每天超负荷工作,连日的操劳加上病人的病情起伏,让他的身体非常疲惫,空闲之余只能趴在桌子上或沙发上打盹。之前的足部外伤也因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再次发作,走路一瘸一拐,医院领导、同事及家人看到很心酸,建议他休息几天,但他看到病危的病人,想到病人的安危,坚持不离开一线,一个多月未休息,咬着牙关坚持工作,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重症人的情怀与担当。
CRRT小组----天使团队
“新冠病人”危重症后期不仅会出现呼吸衰竭,还会因感染加重,出现AKI(急性肾损伤)、ARF(急性肾衰竭)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这时就需要CRRT(血液净化治疗)这一重症医学的常用武器来解决,目前的CRRT不仅可以肾脏替代治疗,还可以有效清除炎性物质,帮助患者渡过难关,在本次疫情中抢救危重症患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医院在紧急添置CRRT机的同时,克服ICU危重病人多,护理人员缺口大情况下,组成以王滢护士长为组长,熊小莹、李纯、操芬、王俊男、张欣等骨干护士人员的CRRT治疗小组,歇人不歇机,保证CRRT治疗的持续运行,为此类危重病人及“尿毒症、新冠肺炎”病人服务。因CRRT一般一次上机工作超8-24小时以上,其间需要维护透析滤过管路、处理报警、2-4小时需抽取血液送检、2-3小时需更换置换液、透析液及废液等等,工作任务极其繁重,操作技术强,同时还要兼顾该患者的其他治疗。且CRRT操作复杂,经验及技术要求高,短期内难以培训到位,她们不像别的岗位可以分批次替代,所以她们经常需一天连续工作 6-8 小时,没有休息日,负责感染病区、医院托管的血防病区病人的CRRT治疗。在她们的艰辛付出下,很多病人因为得到及时充分的血液净化治疗,病情的进展得到延缓或好转。
我觉得没有时间畏惧,患者的需求使我忙碌起来,我身后还有我的团队,所以无所畏惧,这是一直在一线战斗的王滢护士长的声音。“护士长下一个让我去”、 “护士长我去”、.....这是来自重症医学科的声音,面对疫情,她们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每个人都挺身而出,无所畏惧。正如她们所说,她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支充满凝聚力的团队在一起并肩战斗!尽管科室在春节前后一直是加床状态,但为了让团队能够顺利抽调人员到发热门诊、隔离病房一线参战,科室所有人纷纷申请主动请战,分批次支援“新冠肺炎”病区并出色完成任务。
巡回接力---何大双,高波,左杰,尹逢彬
因抗击疫情的需要,医院“新冠肺炎”的救治阵地从感染科,扩展至托管的血防院区。重症医学科先后派出何大双、高波、左杰、尹逢彬等几位医师,巡回接力,转战各处重症阵地,哪里有需要,就冲向哪里,参与重症抢救及指导,负责一些主要为ICU医生所掌握的操作,如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呼吸机治疗、血液净化技术等。因防护用具厚重,每一个操作都较平时难度增加许多,且自身暴露感染风险极高,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有时甚至需跪地操作,但他们凭借过硬的技术,成功地为危重患者实施抢救操作,多次完成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CRRT治疗、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治疗等,无一例医务人员被感染。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应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钢铁团队在困难与危险面前无畏无惧,全力奉献,义无反顾,尽献了自已应有的力量。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