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青年眼中,
月经就是每月“阴道流血”;
在2b青年眼中,
月经叫“他大姨妈”;
在知识青年眼中,
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生长脱落”;
而在医务青年眼中,
月经可是医学考试必考知识点之一。
那么,月经到底怎么来的?
今天恩教授就来揭秘,
女性体内这条支配着月经
却不为人所知的神秘“暗线”
HPO轴
月经里有啥?
月经看着红红的像血,其实也确实是血(貌似是废话……)当然啦,其中还包括一些子宫内膜的碎片、酶和生物因子等等。
月经初潮是女性生理成熟的标志。女性第一次来月经,意味着青春期到来,意味着“有女初长成”。
谁在控制月经?
今天就来隆重推出这条存在于女性体内重要的“暗线”——HPO轴。就是它操控着女性的月经来潮。
HPO轴上串联着来月经重要的三个组织:
下丘脑(H)
↓
垂体(P)
↓
卵巢(O)
下丘脑管着垂体,垂体管着卵巢,卵巢又影响子宫内膜,最后就形成了月经。简单来说,就是“脑子”管着“月经”。
由于下丘脑和垂体在大脑,而卵巢和子宫在盆腔,两者中间隔着一个上半身,相去甚远,因此,它们之间还要依靠“激素”进行联络。
HPO轴涉及到的主要激素有
激素在血管中传播,好比电流在电话线里传递,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因此,对于一些月经不调的女性,医生会建议检查“性激素六项”,来看看是否激素出了问题。
月经是怎么形成的?
月经期 雌孕激素水平低 月经期间,雌孕激素水平很低,子宫内膜撑不住就脱落出血,开始形成月经。 |
FSH轻度升高 此时垂体开始发力生产FSH,命令卵巢的卵泡发育、分泌雌激素,慢慢地子宫内膜又开始增生,长出新的功能层内膜,月经也就结束了。 |
卵泡期 LH升高,FSH减少 为了让子宫内膜肥沃起来,垂体派出LH,并减少FSH,两相作用下雌激素缓慢增加,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到足够肥沃。 |
排卵期 雌激素大量产生 此时,卵泡也差不多成熟了,先是短暂产生大量的雌激素,形成月经周期中的第一次雌激素高峰,下丘脑马上接到反馈:准备排卵。 |
GnRH增加,LH增加,FSH少量增加 下丘脑增派GnRH刺激垂体,LH的产量立刻大大增加,同时FSH也少量增加,分别形成高峰,成熟卵泡一下子就绽放排出卵子。 |
黄体期 FSH、LH和雌激素减少 排卵后,FSH、LH和雌激素兴奋过后都累了,很快减少。在少量的FSH和LH刺激下,排卵后的卵泡慢慢地变成黄体。 |
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黄体接着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这个时候子宫内膜不再继续增生,而是被孕激素转化,形成分泌期的改变,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 |
月经期 FSH和LH变少,雌孕激素继续减少 受精卵没有到来,雌孕激素给出负反馈。FSH和LH变少了,黄体也开始萎缩,雌孕激素继续减少到某个点,内膜撑不住了,于是,月经又来了…… |
一般来说,黄体期的时间相对固定是12-14天,卵泡期有长有短,所以女性的月经周期也长短不一。
HPO轴有时候也很脆弱
我们可以看到,HPO轴受到大脑的调节,所以,如果你有大变故、心情不好,也会让这个轴出现偏差,月经不调。
其他的内分泌腺体也处在大脑、下丘脑和垂体的调控之下,如果这些内分泌腺体出问题,比如甲亢、甲减、肾上腺综合征、库欣综合征等等,也会影响卵巢功能,从而月经失调。
所以,别小看这条看似简单的HPO“暗线”,它跟女性的规律月经,乃至于生殖健康息息相关。
若按35年间12次/年来算,
女人的一生要和这个“老朋友”见面420次!
月经,是受精密调控的,
从大脑开始,直到子宫内膜。
越是精密,越容易受到干扰,
规律的月经真是来之不易!
所以,大家务必要健康生活,
保护好你的HPO轴哦!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