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热了,新冠病毒就会自动消退?

2020
03/27

+
分享
评论
MED24
A-
A+
阻止新冠病毒扩散,需要的是更多时间,而不是季节的改变。


#美国确诊人数破五万#
#意大利四千医护感染#

#英国宣布全境封锁#

#东京奥运会确认推迟#

新冠疫情已经在全球蔓延,一时之间“中国”仿佛成了最安全的地方。其实,作为人类共同体,停止病毒的扩散才是解决疫情的根本之计。

想要停止病毒的扩散,就需要摸清其“秉性”。根据新闻报告,我们看到热带地区发病较少,不少人都在猜测,病毒是不是怕热?随着天气转暖,疫情会不会自动向好?毕竟2003年的非典就是在春夏之交消退的。

疫情爆发与温湿度

早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就注意到一些传染病与季节有密切关系,季节性的温湿度变化影响着许多传染病的传播。

近期,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茂团队在Medrxiv网站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温度与病毒传播存在联系,低温低湿会加持病毒的传播和发展。温度上升可能会对疫情发展有抑制作用,但对于一些气温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要提高警惕,严格预防,防止这一流行病在进入合适的温度区间后快速爆发。

《Drugs》于3月19日发表了一项新冠病毒与温湿度的相关研究。病毒学家主要分析新冠病毒的爆发及追踪其爆发地区的气候条件,发现疫情发布的地区主要是北部,其平均温度为5℃~11℃,平均湿度在47%~79%。大部分疫情爆发的国家集中在同一纬度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人类病毒研究所、首席研究员Mohammad Sajadi认为,上述的种种迹象都表明,温湿度在新冠病毒的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会随着夏季的到来而消退。

与其靠“天气”,不如靠自己

对于病毒来说,如何在体外生存才是保证传染的重要因素,包括气温在内的环境因素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能做到最实际的就是勤洗手、和他人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本周发表了一项针对新冠病毒在各种物体表面保持传染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在气溶胶环境中3小时以上仍有传染性,铜币上为4小时,纸巾上差不多24小时,塑料或不锈钢上存活2~3天。

想要阻止新冠病毒的扩散,需要的是更多的时间,而不是季节的改变,不可因气温回暖而放松警惕。

环境因素是病毒爆发的驱动因素,因为很可能每个人都容易感染这种病毒,如果人们容易感染病毒,即使是在不理想的环境下,也有感染的可能。

历史疫情大流行是怎么消退的?

  • 霍乱

  • 大约200多年前,霍乱发源于印度,之后传播到欧洲。

    人类历史上一共爆发过7次霍乱,累计造成全球死亡人数超过1.4亿人。100多年前,年轻的雪诺医生为了寻找到霍乱爆发的原因,是由一个被污染的水泵引起的。

    英国因此大力开展大规模的下水道改造工程,把饮用水源和污水彻底隔离。遗憾的是,霍乱病没有彻底消失,而在非洲、东南亚的一些贫困落后村庄中,还会发生霍乱。

  • 鼠疫

  • 人类历史上曾爆发过三次鼠疫,都对人类产生了重大损失。

  • 1894年,细菌学家第一次分离了鼠疫菌。4年后,人类终于发现跳蚤才是鼠疫传播的罪魁祸首,第三次鼠疫爆发时,华人博士伍连德发现鼠疫可以通过飞沫传染。

  • 鼠疫被扑灭的原因主要是:病症潜伏期短,致死率很高以及卫生习惯的改善。今天,我们对鼠疫已经有了很好的防治能力,通过消毒、隔离、火化尸体、组建防疫站都可以阻止其传染。

  •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我国成功将一场鼠疫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鼠疫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 天花

  • 天花最早出现在几千年前的古埃及。

  • 在防治天花的历史中,卫生检疫、疫苗接种和疫情监测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1770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发现了牛痘(得了天花的牛身上起的痘),通过给人接种牛痘浓汁,可以预防天花病毒。1820年代,英国发明了预防天花病的牛痘疫苗。

  • 后来,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卫生条件的提高,人类彻底消灭了天花,这也是人类史上第一个彻底消灭的传染病病毒。

  • 西班牙大流感

  • 1918年,让人记住的除了“一战”,就是西班牙大流感。

  • 疫情在美国军营开始,传至西班牙,仅仅18个月的时间,就夺走了2000万至1亿人的性命,直接提前中止了一战。

  • 为什么西班牙流感会神秘的消失了?

  • 西班牙流感的潜伏期短、对青壮年致死率高,如果感染后自愈了,那么就会获得抗体。

  • 此外,西班牙实施了隔离等防疫措施,或许这些就是西班牙流感快速消失的原因。

  • “非典”

  • SARS是很多国人的2003年记忆。

  • 2002年12月,中国广东爆发SARS疫情,同样遇上春运,造成了大范围的传播。在天气渐暖后,传染逐渐减弱。

  • 2003年7月13日,全球没有新增病例,SARS疫情结束。

  • 疫情之后,学校复课,企业复工,但很多人仍不敢摘下口罩。

  • SARS就好像突然到来,又莫名其妙地走了。
  • 当时世卫组织认为非典消失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疫情通报透明公开,二是全力控制了病患的流动,三是气温升高,天气回暖了。

  • 17年前的SARS疫情,在时间点上,确实是随着夏天的到来消失的。

  • SARS相关研究显示,SARS病毒在38℃和相对湿度95%时,病毒很快就会失去活性。高温、高湿的影响可以解释为什么SARS疫情在湿热的印尼、泰国等并未大面积传播。

  • 了解了温湿度与病毒的关系,也探究了人类历史上传染病的消退,我们只能说,不能放松警惕。


  • 3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强调,必须假设新冠病毒在夏天仍具有传播能力。为此,各国必须抓紧行动,而不能指望新冠病毒会像流感病毒一样在夏天自行消失。 


  • 按照当前全球的抗疫情况,后续我国仍然面临较大的输入性风险,此次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


  • 参考资料[1] Temperature significant change COVID-19 Transmission in 429 cities.MedRxiv. 25Feb, 2020[2]  Advances in Virology, 2011 (2011) 734690-734690.[3] Aerosol and Surface Stability of SARS-CoV-2 as Compared with SARS-CoV-1.NEJM.org.March 17, 2020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