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是机体对损伤或潜在损伤的重要反射信号和不愉快体验。
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现代医疗模式从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种转变要求在治疗患者原发疾病的同时,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社会功能需求。因疼痛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为提高全球医学界对疼痛的重视,1995年美国疼痛医学会提出将疼痛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以提高全球医学界对疼痛的重视程度。
疼痛还会引起患者的不良情绪,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活动参与度,甚至造成患者抑郁。
疼痛作为每个人一生中体验最早、最多的主观内在感觉,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状,只要疾病治好,疼痛就会消失,所以至今还有众多患者正在忍受着疼痛的折磨。长期的疼痛,会导致人体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重构,导致外周或中枢神经敏感化,痛阈降低,产生神经病理性疼痛。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专业的疼痛疾病诊疗科室,许多患有疼痛疾病的患者无目的的就医,出现了“小疼科科看、大疼科科推”的尴尬局面。
2007年7月16日卫生部227号文件决定我国二级以上医院成立一级临床科室“疼痛科”,这是我国疼痛医学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疼痛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疼痛科是对疼痛和疼痛性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疗单元。疼痛科的成立,是广大疼痛患者的福音。
那么哪些疼痛可以就诊疼痛科呢?
● 颈肩腰腿痛
各型颈椎病、肩周炎、肩峰下滑囊炎、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等。颈腰椎骨质增生症、四肢关节骨性关节炎、网球肘、跟痛症等。
肌筋膜炎、纤维肌痛综合征、软组织损伤、腱鞘炎等。
风湿性及代谢性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等。
●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医源性神经痛(如乳腺切除术后疼痛)、颈源性头痛、枕大神经痛、肿瘤相关性神经痛,幻肢痛、残肢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痛、创伤后神经痛、脑卒中后疼痛,帕金森病相关性疼痛、创伤后脊髓损伤性疼痛、脊髓疾病引起的疼痛等。
● 肿瘤相关性疼痛
癌痛三阶梯镇痛、微创介入神经镇痛术、吗啡泵植入术治疗各个时期的癌症疼痛等。
● 其他非疼痛性疾病
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足、多汗症、肢端发绀症、面神经麻痹(面瘫)、顽固性呃逆等。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