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全市医疗机构护工将持证上岗 未来3年分批培训
华龙网 黄宇
6月21日下午,重庆市人力社保局联合市卫计委国家职业能力技能鉴定所,在重医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养护中心举办全市医疗机构护工技能(医疗辅助护理)专项培训启动会。记者获悉,未来2至3年内,重庆将对护工进行技能培训,合格者持证上岗。
90%护工为初中以下文化 正规培训数量少
目前重庆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合计床位达134937张,按照常规5张床一名护工测算,全市医疗机构护工人员将达到26987人。针对重庆市病患陪护从业人员调查结果显示,其中农村户口人员居多、大多在40-50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0%,且相当数量的护工没有经过正规培训。
现今护工行业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完善准入机制,以及规范化管理模式,护工从业者水平良莠不齐,职业道德素养高低不一,医疗机构、病患陪护、患者、病患家属之间发生的纠纷逐年上升,病患陪护及医患之间的矛盾逐步加剧。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多次呼吁将护工持证上岗纳入法治轨道,市人大、政协曾多次建议提案需加强医院专职陪护人员规范管理。北京、上海、浙江、四川等全国部分省市,相继出台相关规定,推行护工规范化培训和管理。
未来2至3年 全市护工将分批进行技能培训
为减轻护工培训费用负担,促进就业。市财政、市人社规定,凡属于贫困家庭子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下同)、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年龄女未满50周岁、男未满60周岁的可免费参加培训和鉴定考核。
未来2至3年,重庆市将分期分批对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护工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并形成长效培训机制,每年定期举办专项培训和考核鉴定。
通过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推行优质护理,维护医院正常诊疗秩序,满足老年化社会及“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日益增长的医疗辅助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的需求,消除“黑护工”等不良影响,让就诊群众享受放心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护工社会形象和地位。以护工规范系统化培训为依托,建立健全护工行业准入制度,完善护工保障体系,逐步实现我市护工行业规范管理。
(本文有部分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