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出台“预先默认同意”器官捐献制度 你怎么看?

健康界张娟

从2017年1月1日起,法国的器官捐献新法正式生效。根据新规,除了选择在官方渠道注册为“主动退出”的人外,所有人都将默认成为器官捐献者,不管家属是否同意捐赠死者器官。

法国政府推行器官捐献新法,引发当地民众大讨论。有人认为,器官移植新法有强制捐献器官之嫌,侵害了个人权益。但也有人认为,“预设默许”可以大大提高器官移植率,挽救更多患者的性命。

其实,许多欧洲国家执行“预先默认同意”捐献制度,即一个人除非以书面形式表示自己不愿提供器官,否则将被默认为“同意捐助”。

“预先默认同意”器官捐献制度

哥伦比亚

2016年8月8日,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批准了一项有关捐献器官的新法规,规定所有哥伦比亚公民都被默认为器官捐献者,除非公民在生前表达过不愿捐献器官的意愿。

新法律取消了死者家属对于遗体捐献器官的自主决定权。

西班牙

西班牙法律规定,任何人都可被视为潜在的捐献者,除非其明确表示不愿进行器官捐献。

也就是说,在没有明确拒绝进行器官捐献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被看作器官捐献者。该政策促进西班牙器官捐献率逐年上升,成为全世界器官捐献率最高的国家。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最终是否捐献还要尊重家属的意见。

奥地利

奥地利执行“硬性”捐献原则,有关机构不必考虑死者家属的意见。死者只要生前没有留下书面材料反对捐献器官,则被视为捐赠者。 

相较于比较硬性的制度,“我选择捐献”器官捐献制度更加柔性化和人性化,也在欧洲大部分国家得到推广。

“我选择捐献”器官捐献制度

英国

英国实行“告知同意”制度: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比如寄信件、办驾照和办税的时候,咨询公民是否愿意成为器官捐献的志愿者,如果你同意,政府会给采取相关措施,但是如果去世的时候家属明确反对,他们也将放弃。

瑞典

根据瑞典器官捐献法,愿意捐献器官的公民可在国家器官捐献登记册上登记,没有登记但对器官捐献态度积极的人可以随身携带器官捐献卡,如果死者生前没有作出选择,是否捐献器官将由死者家属决定。

对于已经病危的患者,医院专门配备从事器官捐献的护士和医生,对病人和家属做工作。通过这一投入,高危病人同意捐献器官的比率增加了30%。

瑞士

自2007年7月1日起,瑞士开始实行更广泛的捐献同意模式,即捐献者本人或其亲属同意,只要年满16岁,都可以通过填写捐献志愿卡,表达自己的捐献意愿。如果死者没有亲属或不能联系到其亲属,则禁止进行器官获取。如果死者委托可信任的人做组织、器官捐献的决定,那么这个人将代替亲属做决定。死者的意愿优先于其亲属的意愿。

捐献是无偿的,但接受者可以以匿名信的形式,经瑞士器官捐献和移植国家基金会转交给捐献者及其家属,以表达感谢之情。

德国

2012年3月,德国人体器官捐赠新法律规定,器官捐献者以脑死亡为标准,即把脑反射信号消失作为人死亡的标志。当医生确认病人为脑死亡后就可在还有微弱心跳的尸体上切取器官。器官捐赠仍属自愿行为,放弃捐赠的人不会受到法律制裁。

日本

日本要求死者(含脑死亡)本人生前表示愿意捐献器官,且其家属不拒绝或没有家属的情况下,医师方可从死者身上摘取脏器。

日本通过设立财团法人脏器移植中心,为方便人们进行遗体捐赠登记,这个机构在许多公共场合安放了器官捐献医院卡,人们在医院、政府机关甚至商店都能轻易拿到。在法律方面,政府对遗体捐赠者没有物质奖励,法律还限制儿童注册捐献遗体,规定15周岁以上公民才容许登记捐献,在获得器官移植方面也是严格按照先后次序来决定优先权的。

“我选择捐献”+经济性鼓励制度

美国

在美国要想成为器官捐献者,首先要告知家人和亲属你的意愿,以免在发生意外丧生后引起家人对器官摘除的不安。第二是要填写器官捐献卡并随身携带。近年来,美国大部分州还采用了领取驾照时登记捐献器官意愿的制度,流程如下:

同时美国政府会通过各种方式鼓励人们签署器官移植和捐献协议。鼓励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社会性鼓励,比如协议签署者如果患病需要移植器官,将享有一定优待;另一种是经济性鼓励,政府会给登记的志愿者减轻个人所得税。此外,向器官移植捐献专门组织捐财物的,也会享受一定的税收减免。

2012年5月,美国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宣布用户可通过网站上的链接注册成为器官捐献者,不到一个月时间,2万4千余人注册。2016年,苹果在iOS10正式版中也加入了器官捐献登记功能,让登记峰值达到一天13000人。

中国器官捐献制度进入“互联网+”时代

2015年起,我国器官捐献与获取坚持自愿、知情同意、尊重生命、无偿捐献以及处理好补偿的原则。

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主任王海波透露,据该系统的统计,2015年中国完成器官捐献2766例,捐献大器官7785个,超过2013年与2014年捐献数量的总和。2016年上半年,中国完成器官捐献大器官5029个,捐赠案例较去年同期增长45%。

2016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支持的一项针对中国民众的《器官捐献公众意愿调查》显示,83%的参与调查者愿意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但超过一半人不愿登记是因为“不知道在哪登记或手续太繁琐”。

2016年12月22日,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与手机应用支付宝合作,上线器官捐献登记功能。支付宝实名用户可一键完成登记,过程不超过10秒。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下午3时,通过支付宝新增的器官捐赠登记人数已经接近2.7万人。

相信不久将来,无偿捐献器官将走入每个现代中国人的心中,但捐与不捐取决于自己。如果我国实行法国“预先默认同意”器官捐献制度,你持怎样的态度?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本文综编自健康界、中红在线、搜狐健康、新浪微博、中国器官捐献网、腾讯新闻、新民晚报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