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爷的“农家乐”和医院里的“中西楼”
健康界乔文玥
自打乾隆就成了故宫网红之后,
段子手都开起了乾隆爷的玩笑
最多人附和的是“爱新觉罗•牛皮癣”
and“农家乐审美•地主家的傻儿子”
王羲之的《快雪晴时贴》甚得宠爱,
盖满了“牛皮癣”一样的乾隆私印
乾隆和雍正的审美对话
关键是这吐槽梗还得到了央视的官方认定
然而《国家宝藏》一夜刷屏
迷之自信版乾隆迅速圈粉
果然央视爸爸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故宫600周年纪录片《国家宝藏》
科普集历代瓷器之大成的“瓷母”
顺带洗白了委屈宝宝乾隆爷
霸气外露 很酷
有人说“瓷母”是“技术的巅峰、艺术的低谷”
请你站出来,我保证忍住不给你鼓掌
被尊称为“瓷母”的各种釉彩大瓶被吐槽 “农家乐审美”,懂得人才知道一尊“瓷母”集历代大成者的不易。建筑和瓷器一样,都是凝固的历史,今天我们以瓷器的巅峰之作“瓷母”做开篇,讲讲医院里的那些“中西”建筑。
(此处当有表情包)
(“乾隆梗”没看懂?文末等你呦)
最早在大陆开办医院的是博济医院(1835年),在外国商馆区设立医院时,还没有明确的条文承认西医院的合法性,直到1842年后,《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确保传教医生们可以更自主地建立医院,于是越来越多的西式医院自东向中、自南向北,沿着开放口岸的格局向中华腹部扩散。
最早的博济医院,现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医院是功能最复杂的公共建筑类型之一,满足医疗功能是医院建造的第一要务,即便如此,却不足以决定建筑形式,医院建筑会会受到时代、国家、社会及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医院的建筑风格中西交织出现。
# 西式建筑风格 #
西式建筑风格的医院主要建在使馆区、租界区及租借地,服务对象也以外国军队、侨民及少量达官贵人为主。这类医院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医学需求,更重要的是展示其主办国的实力,标榜西方“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西式建筑在外观上融入西式建筑风格,通过扩大建筑规模和先进建筑设计与技术来展现,比中式的要贵上许多倍,你壕你有理。
北京医院(德国医院)1905年
# 中西结合建筑风格 #
面向内地百姓开设的教会医院则吸取了“民教冲突”的教训,在中国加强“基督教本土化”,突出的表现为,采用中国传统“大屋檐”的房屋样式,以及遵循“男女有别”的传统思想,设置对称的男女独立就诊区等。
武汉市第三医院是这类建筑的典型代表,同时考虑到不同病人的看病需求。门诊部将会接纳大量的病人,且首次就诊的病人对医院布局不熟悉,因此将门诊部设计成农村常见的夯土建筑风格。住院部接纳病人少,且多为复诊病人,熟悉医院的布局,因此将住院部门设计为更符合医学需求的西式建筑风格,现代医院说我有院内导航的大白机器人(●—●)。
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大学同仁医院)1875年
除了西方传教士在设立医院时会努力与“中式建筑风格”靠拢,中国政客和知识分子也在想办法引入西方科学,让更多人熟知西方医学,并弱化侵犯传统医学的印象。
雅礼医院(湘雅医院的前身)始建于1906年,经过最初四年胼手胼足的奋斗,雅礼洋人的医术医德渐渐有了口碑,西医开始为当地湘人接受。1910年10月,长沙“抢米风潮”后发生反洋暴力,长沙的教堂,洋行,海关,悉数遭劫。而地处闹市的雅礼医院却在当地百姓的保护下,幸免于难。
“抢米风潮”斗争矛头直指清政府腐败和帝国主义,城内的许多教堂、洋行、领事住宅被捣毁,参与人数超过两万人,波及周边多个城市。
1913年筹建雅礼医学院及医院时,“抢米风潮”引发的社会不安情绪尚在,湖南省府与美国雅礼会经过慎重考量后,明确医院的建设要从“历史”与“发展”的角度双重定位,考虑现代建筑理念的同时延续中国传统建筑,并尽量采用本土建筑以弱化美方背景。要“在纯粹临床治疗的合理监控之外,设法保留或模仿病人原有的家庭环境及人际关系,消除病人的疏离感”。
1913年建的湘雅医院大楼现况
# 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
从十九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从欧美国家开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折衷主义建筑。
折衷主义越过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创作中的局限性,没有固定的风格,最大的特点就是博采众长,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把它们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故有“集仿主义”之称。
但是西方的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相差甚远,外国人对中国的建筑并没有足够的认识,于是要模仿中国建筑,往往只能从他们最羡慕的铺满琉璃瓦的大屋檐入手。
将侵略说的如此清新脱俗,在下佩服
近代中国受到列强欺压的同时,也成为各种建筑流派的试验田,涌现出大量具有时代特点的建筑作品。
无论从其社会功能、使用材料、内在结构和外在形式,明显地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最典型的是有“东方小巴黎”美誉的哈尔滨,日本侵占东三省多年,也给这座城市留下了大批折衷主义风格建筑。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东清铁路中央病院的门诊部)
意大利中世纪寨堡式建筑风格
安徽省第一所现代西医院——“芜湖医院”创建于1888年。这座拥有无敌江景的医院至今仍在使用。在建筑风格上,既有券廊式的洋楼,也有“大屋顶”的中西合璧式建筑。正立面三段式构图,清水红砖墙面,支撑着顶端的山花墙,上面写着信仰、盼望、仁爱、喜乐、和平。三角形的山花墙和门厅的四根多利克柱廊是古典主义的元素,在建筑细部则以现代主义的简洁利落组织建筑元素。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1888(雪景)
红砖墙、白石柱,门前白雪压青松
漂亮的像是童话中的城堡
医院的建筑者在折衷融合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受到外部的影响,例如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建筑方面也受到西方建筑思潮的影响,不断学习法、德、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建筑风格,尤以德国影响最大。因此,日本人从德国人手中接管山东半岛后,出现了一批掺杂了德国元素的混合主义折衷风格建筑混合折衷建筑风格。其中,日本人修建的山东省立医院仁和楼,就是典型代表。
山东省立医院(1897年)
沧桑岁月筚路蓝缕,百年基业砥砺前行。2017年,山东省立医院迎来了建院120周年华诞,2017年12月16日,山东省立医院将举行建院120周年庆祝大会,同时将联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健康界传媒共同举办长青藤百年医院论坛。
# 长青藤百年医院联盟 #
回首中国现代医院发展史,继往开来的一家家百年医院,终将汇聚成一部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史。为了探寻百年医院旺盛生命力的真谛,以“为了更好的医疗服务”为己任的健康界传媒(突出一下自己,求关注),于2015年11月联合国内百余家百年医院共同搭建同行论道的平台——长青藤百年医院联盟,致力于携手追寻中国百年医院发展足迹,共商新机遇下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与运营策略,至此已有国内40多家百年医院加入联盟。
认识历史,不忘历史,方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作为百年医院大家庭中的一员,欢迎贵院加入联盟,让我们携手追寻中国百年医院发展足迹,共商可持续发展的建院理念!
# 加入长青藤百年医院联盟,请联系 #
张老师:18610145600
邮箱:zhangqi@hmkx.cn
2017长青藤百年医院论坛详细日程
点击图片看大图,长按保存日程至本地
# 揭秘:有关乾隆爷的那些梗 #
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嘲笑乾隆宝宝吧
1.爱新觉罗•牛皮癣
是说乾隆爷的私印多,各种称谓加起来有1000多方,乾隆还特别喜欢字画,欣赏一回就盖个章,再看一次就再盖个章。所以经过乾隆手的文物上就盖满了牛皮癣一样(超级多的红章)
2.农家乐审美
雍正的审美是淡雅大气,乾隆却活蹦乱跳展示着“村口花开了大家快去看啊”的热情,满满暴发户的style。
3.地主家的傻儿子
雍正的审美是庄重淡雅,乾隆的审美就一股暴发户的风范。人评乾隆日子过得顺,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糟蹋起宝贝来毫不手软,甭管你是王羲之的字还是赵孟頫,啪啪啪全盖上乾隆宝宝的印,如果是瓷器那就反过来在底上刻首赞美诗。所以是地主家的傻儿子,财大气粗
4.嫌弃三联
故宫即将迎来600周年,在央视推出了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首期节目里,由明星王凯饰演的乾隆风度翩翩,一心想要打造出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瓷瓶,“穿越”过来的黄公望、王羲之等文化名人表示不理解,甚至连其父雍正皇帝也现身表达不认同乾隆的审美,表情包嫌弃三连就出自这里。
5.各种釉彩大瓶
《国家宝藏》里的第二件展品,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清代乾隆年间烧制,器身自上而下装饰的釉、彩达15层之多,其标志着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顶峰,享有"中华瓷王"的美称,在节目中被尊称为“瓷母”。
# 安利 #
《国家宝藏》从题材选择、节目模式还是内容表现等各方面,都选择了不一样的“打开方式”,一改以往文博类节目沉闷、古板的风格,通过运用巨幅大屏幕、全息影像等“高大上”的技术,用小剧场的形式来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使那些“养在深宫人未识”的文物“活”了过来。ps:安利你了,超好看,不然就推荐你家小朋友看,教育价值杠杠的。
5.文章所展示的照片,多为长青藤百年医院联盟的成员提供,如果您有好的医院故事和照片,并且乐意向更多人分享的,请发送至邮箱:qiaowenyue@hmkx.cn。
《国家宝藏》要看,医院故事要讲,
百年联盟要加入,年会也想要参加。
12月16日,山东等你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