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降药价不容易 “美国病人优先”或空口无凭

北京商报陶凤 杨月涵

药价始终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块心病,不同于以往的多次指责,这次特朗普拿出了一份蓝图,正式向美国顽疾——高价药发起了挑战。当地时间上周五,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进行一场关于处方药价格的演讲中宣布,政府推出了一项旨在解决美国药价高企问题的“美国病人优先”战略。酝酿一年之久,特朗普终于出手。但根深蒂固的高药价传统再加上产业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攸关方,特朗普这份蓝图目前也只能是八字那第一撇。

宣战高价药

特朗普在当天的演讲中称,他会提出美国历史上一个最彻底的降低药价的计划,以兑现他竞选期间所做出的承诺。特朗普表示,“美国病人优先”这一计划意味着提高竞争力,同时降低病人的治疗成本,其中的一大要点就是摆脱中间人,而政府将在药房柜台进行更强硬的谈判、更多的竞争和更低的价格。

特朗普还顺带着抨击了一下国外,称美国公司承担了高昂的研发成本,而一些外国人却在占便宜,他已下令将此事作为贸易谈判的重中之重。特朗普指出,一些国家对药价设置管制,从美国制药公司以不合理的低价获得了药品。这些国家因此支付的药价比美国人低,而美国公司对研发进行了大量的投资。

根据“美国病人优先”计划,此前阻止政府健保计划获得更高折扣药价的规则将被取消,美国将推动其他药价控制更紧的发达国家为药品付出更多,此外还有新的激励措施将诱使制药商降低药品价格并阻止它们操控相关机制来延续垄断。而辅佐药价下降的另一点在监管层面,特朗普称政府正在鼓励竞争,并且减少监管负担,以便药物能够更快更便宜地进入市场。

特朗普此举并不让人意外,早在竞选时他就打出过要把药价降下来的口号。今年3月,特朗普在一次激烈的演讲中呼吁对涉及阿片类成瘾的某些药品交易商判处死刑,并承诺将推出一项联合行动对美国境内药物实现普遍的价格下调。

中间商赚差价

不断上涨的药价让美国人深受其害。今年初,美国各大制药巨头再次迎来涨价潮,与每年10%的速度上涨的药价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没有医保的人数逐年增加,仅2017年,这一群体的人数就新增了320万。

“天价药”已经成为了美国社会的顽疾,为了保护药商,特朗普只得将重点落在了药价管控的另一方面——中间商。美国社会体系冗杂繁复,据美国媒体统计,药价中约1/3的利润被分配给了保险公司、医药福利管理机构及药店等中间人。

而在流通渠道,这一问题更为突出。美国CVS、沃尔格林、来德爱等药店,以及沃尔玛、塔吉特等超市药品专区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3家最大的药品福利管理机构更是控制了近80%的市场份额。

面对药价飞涨,无奈的不只有购买者。今年1月中旬,在非专利药价格上浮及库存短缺的双重夹击下,美国多家大型非盈利医院集团宣布计划自建药厂,生产廉价通用药,走起了自产自销的“0票制”。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分析称,美国药企一般都有研发专利存在,且研发的药品一般具有非竞争性、无替代性,因此就存在着一定垄断定价的权利,这是药价高的一方面原因。此前有媒体报道,自2013年以来,抗肿瘤药物洛莫司汀的价格已增长了14倍。

而另一方面就在于制药商与进入市场之间的流通环节,一般药店的成品药并不贵,贵在新药、处方药。除去研发成本高昂以外,流通环节的医药分离也涉及到了“抓药者”和“开方者”的利益,因此加价的现象并不罕见。

降价持久战

特朗普的愿景很美好,但现实似乎并不买账。特朗普上周五的演讲结束后,证券机构HeightSecurities的分析师就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预计言辞会多过改革。总统的讲话会比实际措施更厉害。”

对于药价的管控难逃“雷声大、雨点小”的宿命。高度自由的市场化导致药品价格多由市场供需趋势以及药企自身决定,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已被逐渐边缘化。此前历届政府对药品价格的干涉也相对较少,即便是号称包罗万象的“奥巴马医改”也没有强制性覆盖所有药品,由此可见,药品的高价难题已经根深蒂固,想要撼动并非易事。

流通环节的众多中间商也让降低药价变得遥不可及。2016年末,美国国会众议院专门就药品价格召开了一次听证会,共邀请了10名来自保险公司、经销商、医生、药剂师、医院、病人等各方代表。《华盛顿邮报》对此一针见血称,如此多的利益攸关方令人眼花缭乱,美国制药公司和经销商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而保险公司和药店也结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更难的事情还在中间商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链。刘向东称,医药是一种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高壁垒产业,很多药企都是财团,而其背后多与政治人物有着复杂的关系。特朗普虽然是一个行动力很强的人,但他的权力却无法逾越一个总统权力的范围,在三权分立的美国,调整法案需要涉及到国会参众两院的博弈,降低药价并非靠特朗普一人之力就能解决。

降低药价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刘向东称,与医改一样,让百姓看得起病,医生收入就低了,那么成长为一个医生需要投入的大量成本就无法收回,“药改”也一样。药价低了,成本难回,研发制药的动力就会消失。这其中就涉及到了社会保障系统的问题,对于一个高福利国家而言,社保支出越高社会成本越大,政府负担越重。目前美国赤字、负债问题严重,在降低药价又保障药企利益的同时,社保支出如何解决又是一个难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