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打造品牌 不止推销自己那么简单
健康界李子君
当医改进入“深水区”,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多点执业甚至自由执业,品牌的建立在这个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有了品牌和口碑,就有了病人,医生可以持续提升自己的价值。品牌的建立不仅不枉医生付出的艰辛和汗水,还能帮医生抵御今后医改过程中,医疗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1月4日,在“中国好大夫峰会”上,关于医生如何打造品牌,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钱庆文给出的建议,颇为接地气。
医生如何打造个人品牌?清华大学教授有八条建议
医生打造自己的品牌,首先要想办法解决医患间的痛点。包括医生学会读懂患者的医疗需求,具备精益求精的诊疗技能,以及服务能力足够让患者紧紧相随。
互联网时代,医生需要找准定位,并且拥有展示自己的愿望。“很多人认为医生要靠包装,但包装终有一天会被戳破,因此要学会一种妥善的传递方式。”钱庆文针对医生如何展示自己,提出以下八个建议:
第一,要会酝酿气氛,医生要做好服务,而不是随便找个场地就开始跟病人做咨询;
第二,要调整自己的形象,医生不可以用粗犷的形象去推销自己;
第三,医生平台需要建设智能系统,努力让病人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医生;
第四,医生要寻找小众市场,大众市场不容易找到很好的机会;
第五,医生要不断提升售后服务能力,并做好与患者的关系维护;
第六,好好说话,这意味着医生要懂得语言艺术,钱庆文曾经发现,大部分医疗纠纷是医生讲话不清楚造成的;
第七,医生要与网络宣传系统结合,用好网络;
第八,寻找并得到人工智能的帮助。
钱庆文
“专业的分工是建立医生品牌的重要方法,这甚至需要互联网团队、医生及服务团队、营销团队共同去打造。”钱庆文说。
暖男医生,如何成就线上线下双好评?
事实上,无论怎样的技术和媒介,都是让患者更加高效找到并认可一名医生的工具,而医生品牌的建立离不开日复一日、兢兢业业的临床工作,和与患者共情的心态。用演讲嘉宾、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西峰的话说:医生越为患者着想,患者越是认定你!
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生叶盛是名网红儿科医生,拥有“暖男医生”的品牌标签。在他的分享当中,几个建立品牌的技巧让现场听众颇为受益。
叶盛
叶盛始终注重自己的服务意识。比如,不会急于抓住小患者“赶快看一下”,而是提前买好一些小礼物,送给那些来看病的小朋友。他的棒棒糖、小汽车、能卷成口红一样的照片,都让生病的小朋友瞬间放下恐惧,乖乖让医生查体。叶盛还会从某宝上买来各种奖状,奖励当天“最可爱宝宝”和“诊室里最乖宝宝”。这让孩子们感觉到看病也能有成就感。叶盛出诊时用平板电脑给孩子放卡通片,更是经常让不少小朋友觉得“医生叔叔”比自己爸妈还温柔。
“患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像跟刚认识的朋友那样与患者和家属交流。”叶盛说,自己会用“请”“您”这样的礼貌用语与患儿家属交流,并且直接称呼患儿的名字,而不是一律用“宝宝”代替。
在交流中,叶盛坚持鼓励孩子和家长,鼓励家长对孩子的关心,鼓励家长做出的合理推断。“通过基本礼仪的表达,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发自内心的关切,就能得到家长和孩子的认可,我自己也可以得到很多线上线下的好评。”叶盛说。
叶盛希望,同行能用更加循证的思维去给患者看病,这一点对儿科医生尤为重要。这需要医生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持续钻研,踏踏实实做好诊疗工作,给出患者最佳建议,做到“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而不是每天都在“随口讲讲”。
成功打造自身品牌之后,叶盛得到了无数患儿的喜爱。有的孩子央求爸妈挂个号,就为回来看看这位“医生叔叔”,有的孩子会把自己最心爱的玩具送给叶盛表达感谢,有个小朋友画了数十张油画送给叶盛,这些画被叶盛小心珍藏,他相信这是患者给予自己最高的礼遇。
一个医生的品牌形象只能靠自己去建立。钱庆文对现场的医生说:“当你每一次出诊时,其实都是在舞台上表演。这个舞台剧你以为只有你和病人两个人,其实不然,所有人都在看你们的表演。你的任何一次门诊,任何一次咨询,实际上到最后都会累积在你的账户里,这个账户就是你的成绩单,就是你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