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支价格仅为18.89元,糖尿病患者三代胰岛素用药负担将大幅降低

健康界

伴随全国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中选名单正式公布,胰岛素专项集采的第二轮报量于今天(12月9日)零点正式启动。不同于以往的带量采购,胰岛素专项集采坚持从临床需求出发,尊重医疗机构使用选择,医疗机构可按需求和规则拥有自主选择权。在国家利好政策的引导与推动下,高品质的胰岛素将惠及更多中国糖尿病患者。

三代胰岛素最大降幅超73%,医疗机构拥有自主选择权

此次集采品种为临床常用的二代、三代胰岛素。降幅最大的产品出现在最高限价72元的三代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组别。

礼来制药是本次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唯一一家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和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组别中进入A类名单的跨国企业。此次参与的六款胰岛素产品优泌乐系列(优泌乐25®、优泌乐50®、优泌乐®)和优泌林系列(优泌林®R、优泌林®30/70、优泌林®NPH)六款产品全部中标。其中,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 (25R)(商品名:优泌乐25®),报出了该组别全场最低价格18.89元,降幅超过73%,拿到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组A1身份,患者日治疗费用降至1.89元/天(按照3支/患者/月计算),该价格为整个三代胰岛素类似物产品里最低,也比绝大部分人胰岛素中标产品更经济。有业内人士评价,礼来不但给出了颇有诚意的降幅,更带领国内三代胰岛素进入20元时代。此外,优泌乐®以66%的价格降幅成为餐时胰岛素类似物组别唯一进入A组的原研产品。

除了三代胰岛素价格降幅值得关注外,本次集采在规则设定上也有一大亮点——赋予医疗机构最大程度的自主选择权。也就是说,按照此次集采规则,无论是选择品牌,还是分配采购量,都由医疗机构按需求和规则自主选择。目前,3.2万家医疗机构对胰岛素集采报量达到约2.14亿支,其中二代胰岛素9000万支、三代胰岛素1.24亿支。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胰岛素集采各个组别的具体中标价格已经正式公布,但是同一采购组内,医疗机构还有一次调出分配量的自主选择权。以三代餐时胰岛素类似物组别为例,该组共有8个产品中标,其中A类产品3个,包括两款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和一款赖脯胰岛素注射液。其中,赖脯胰岛素注射液注射液也是该采购组唯一进入A类的原研产品,排名A3,将按照医疗机构对其报量的85%带量。此外,还可能获得该组别排名靠后的两款C类中标产品30%的调出量。因为关乎C类中标产品的30%的市场份额,因此,医院第二轮报量结果也备受关注。

糖尿病患者是最直接受益者,用药负担进一步降低

第六次针对糖尿病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约为1.298亿,患者群体非常庞大。因糖尿病造成的死亡、疾病负担,以及医疗卫生经济负担都在逐年提升。在中国过亿的糖尿病患者中,1000万左右“糖友”依赖胰岛素治疗。以集采先行地区武汉为例,仅武汉联盟医院上报2018年胰岛素使用金额就达到1.4亿元[1]

也正因此,临床常用的注射类的二代、三代胰岛素纳入集采,平均降幅达到47.67%,患者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三代胰岛素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医院的主流药品,而二代胰岛素药物基本都在二三线以下的县域市场,一些患者因为价格原因,不考虑药效,选择使用相对便宜的一代和二代胰岛素。集采之后,安全性及有效性更强的三代胰岛素最低价已经进入20元时代。而此次22个中标的二代胰岛素产品,21个产品价格仍在22元以上,只有一个中标的二代胰岛素降到了17.89元。也就是说,二代和三代胰岛素的价格实现了倒挂,其市场渗透率很可能进一步提升,并下沉到基层市场,也将有更多的基层患者能够用上三代胰岛素。

当然,胰岛素集采降价,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用药负担,也会对医保支付产生重大影响。集采之前,根据各地政策不同,医保基金承压,门诊开药依然受到严格管控。集采降价后,将进一步释放各医院医保资金负担,对门诊就医保障也将有一定的加持作用,未来或许将有更多的糖尿病病人常规治疗引向门诊。同时,医院也将更加重视门诊慢病管理,在门诊报销上,患者或许也将迎来利好。

[1] 武汉市胰岛素带量采购情况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1年2月第41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