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是儿童肥胖高危因素!中国共识
中国循环杂志
近些年来,儿童青少年体重屡亮红灯。有数据显示,2011~2015年,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为11.7% 和 6.8%。
而41%~80%的儿童肥胖可延续至成年。如何管理儿童肥胖?
近日,《中国儿童肥胖诊断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进行了详细阐述。
应对肥胖儿童潜在并发症进行评估
共识指出,肥胖指由多因素引起的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
环境、自身饮食和身体活动、遗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内环境、精神心理因素、药物等因素都可引起儿童体重超标。
在评估时,应询问儿童青少年饮食、身体活动和睡眠的情况,是否有肥胖相关综合征的症状等,用药史,发育史,肥胖家族史等。
共识建议,对肥胖儿童进行潜在的并发症评估,包括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血脂异常、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
此外,共识也指出,肥胖儿童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筛查也十分必要。
肥胖的治疗:睡眠不足是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重要高危因素
肥胖的治疗原则是,减少能量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使体脂减少并接近正常状态,同时又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肥胖的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心理行为干预、药物治疗以及代谢减重手术。
生活方式干预原则为加强饮食指导,以运动处方为核心、行为矫正方案为关键技术,促进睡眠健康,提高体能,控制体重。
需要均衡的饮食结构来保证生长发育所需,建议每人每天摄入12 种以上的食物,每周 25 种以上。
在饮食行为上,减少快餐食品、在外就餐及外卖点餐;减少高脂、高钠、高糖或深加工食品;进食速度不宜过快,每餐时间建议控制在20~30 min;避免进食时看电子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减重饮食需要合适的脂肪总量而非过分低脂或无油,但需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提高不饱和脂肪的摄入。
2017 年发表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建议身体健康的 6~17 岁儿童每天至少累计达到 60 min 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3 d的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抗阻活动,每天屏幕时间限制在 2 h 内。
对于超重肥胖儿童,建议在达到一般儿童推荐量的基础上,在能力范围内,逐步延长每次运动时间、增加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达到有氧运动3~5次/周和抗阻运动2~3次/周,并形成长期运动的习惯。
睡眠不足是导致儿童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重要高危因素。
对于药物治疗,奥利司他和利拉鲁肽被FDA批准可以用于治疗 12~16 岁的青少年肥胖症。
共识建议只有在经过正式的强化调整生活方式干预后,还未能控制体重增加或改善并发症,或有运动禁忌时,才能对肥胖患儿进行药物治疗。
此外,共识不建议在小于16岁的超重但不肥胖的患儿中使用减肥药物。
肥胖的预防应当从宫内开始
共识指出,备孕女性应调整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长至适宜水平,预防胎儿体重增长过快,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出生后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儿童期要均衡膳食,保证适当的身体活动和充足睡眠,定期体检,评估有无超重或肥胖,尽早发现生长偏离并及早干预。
来源: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营养学组, 等. 中国儿童肥胖诊断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儿科杂志, 2022, 60(6): 507-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