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批7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江西的新一轮医疗布局是什么样的?

医学界智库王晓

地理位置不优、经济实力不强,一般是存在感较弱省份的共性。但还有一种情况是,不是我太弱,实在是周边人太强,江西就属于此类。

2022年江西省GDP达到32074.7亿元,同比增长4.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但这一成绩比起早已迈过4万亿大关的六个邻省却仍显逊色。头顶长三角,南邻珠三角,西靠两湖,东面是临海的福建,有网友将这一区域戏称为“环江西经济圈”,江西和周围省份的关系也可以总结为:我和我有钱的六个邻居。

具体到医疗资源这一关乎民生福祉的现实所需,2022年31个省(区、市)医院综合竞争力指数显示,江西位居全国第19位,六个邻居的位次都在其之上。

“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江西医疗资源的薄弱也得到了国家的“盖章认证”。在已批复设置的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江西省占据7个,数量位居全国第六(此前一度排第二)。

江西省医疗资源的现状如何?得到“八方支援”的它,会在国家新一轮医疗布局下一飞冲天吗?

顶尖医院不够“顶”,

本省医学院支撑力不足

以“复旦”和“艾力彼”2张在医疗界颇具影响力的榜单做参考,江西的顶尖医院的确不够“顶”。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度全国综合排行榜》中,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位居第82位,这也是江西唯一上榜的医院。

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发布的《2022年顶尖医院100强》中,江西省有2家医院上榜,分别是排名第62位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第94位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复旦”榜单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烧伤科位居第8名;“艾力彼”榜单上,该医院在2022年顶级医院心血管外科、胸外科、消化内科前30强中榜上有名。

放眼望去,南昌大学的两所附属医院似乎是江西省医疗仅有的两张牌。

众所周知,医院的高水平学科建设离不开医学高校的人才输送,但整个江西省的高等教育也并不强。省内无985高校,仅有的一所双一流院校——南昌大学,在全国双一流院校的排位中也并不靠前。

但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医学部)却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老牌医学院,前身可以追溯至1921年创立的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在更名为江西医学院之后,陆续合并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军医学校、江西中医学院等多家医学院。2005年,它正式与南昌大学合并,对外冠名为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现拥有直属附属医院5家,非直属附属医院8家。

官网显示,2021年,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77‰;药理学和毒理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而在由“医学界”主持的2023中国医学院排行榜中,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排行第41名。

但除了南昌大学这个“一哥”外,江西医院可选择挂靠的本省“婆家”并不多,一是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的江西中医药大学,二是位于赣州的赣南医学院。虽然赣南医学院升格为医学大学已经得到了江西省和赣州市的大力支持,但目前尚未设立博士点,能为医院输送的高水平人才仍然有限。

图/江西省教育厅

省内医学院不够“亮”,江西省的各家医院也尝试向外“求援”。据“健康南昌”的报道,2020年12月24日,南昌市第一医院召开中层以上干部大会,宣布本院正式成为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但双方的合作不到两年后就画上了句号,此事也引发了网友的讨论。目前在南昌市第一医院的官网,已没有中山大学的挂牌标识。

投资总额超146亿元,

规划床位超1万张

近几年,江西的人口和经济实现了双向增长。根据江西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末,江西全省常住人口4527.98万人,比2021年末增加10.58万人,同比增长0.23%。在全国人口负增长的普遍情况下,江西的人口实现了逆势增长。同样是在2022年,江西GDP增速为4.7%,和福建并列全国第一。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麻智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道,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江西加大了承接了东部产业转移的力度。同时,江西这几年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在GDP中的占比明显提升。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叠加近几年疫情影响,因此,有不少外出人口回流到家乡创业或就近务工。

呈增长势头的人口和经济,亟需当地医疗与其快速匹配。

江西省财政厅近日就下达了16.38亿元的2023年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第二批)中央基础投资预算,旨在改善江西省医疗卫生机构薄弱环节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就是其中重点的统筹建设对象。

资源分布往往与省份的地形和历史文化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如江苏分化成苏北、苏中与苏南,浙江分化为浙西与浙东。轮廓呈现为长方形的江西省,医疗资源则是围绕南昌和赣州“一南一北”两个高地建设的。

制图/王晓

江西省目前已有7个获批复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5个建在省会南昌,另外2个则落地赣州,项目覆盖综合、呼吸、儿童、中医、心血管、消化疾病和神经疾病等多个领域。“医学界智库”根据公开资料统计,7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投资总额超过146亿元,规划床位规模超过1万张。

值得一提的是,南昌的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来自北京、上海、湖南、浙江、重庆5个不同的省或直辖市顶尖三甲的驰援,而赣州则是与自己更临近的广东省进行了“深度绑定 ”。

为建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

这个非省会城市下了“血本”

坐拥898.81万人的赣州,是江西人口第一大市,比省会南昌还多了近200万人口,为了提高当地的医疗服务水平,赣州市早在三年前就作出了高质量建设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决策。2020和2021年,赣州市立医院和赣州市人民医院先后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结对,组建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

报道显示,两大项目工程均以超预期的速度快速推进。目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新院区已完成总工程量近50%,主体结构完成82%,明年即可投入使用。而广东省人民医院赣州医院新院址也将于今年完成封顶。

虽非省会城市,但赣州的确为建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下了“血本”。江西省卫健委官网刊载的《赣州蹚出医改特色路》一文中写道,“以南方医院赣州医院为例,在土地方面,赣州市将蓉江新区248.11亩净地划拨给新院区使用;在资金方面,建设资金通过赣州市政府统筹解决,确保不增加新的债务风险;在运营方面,医院开始运营后的前5年,每年向南方医院支付1000万元的管理和技术支持费用,并对经营性亏损给予补贴;在待遇方面,为使派驻专家安心踏实地开展工作,派驻人员绩效工资为广州工作时的1.3倍,并提供良好的住房条件、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生活问题……”

在江西省最新三级医院综合排名中,南方医院赣州医院位列江西省第三。

顶级医院的建设之外,赣州市也在积极落实分级诊疗的概念落地。作为最早一批借鉴三明医改“腾笼换鸟”思路推行公立医院改革的地市,2019年就已在全域启动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在城市区域建设3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即赣州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集团、赣州市立医院医疗集团,网格化推进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分级诊疗新格局。

赣州市卫健委主任赖卫国表示,赣州市外转病人比例已低于2%,绝大多数群众可以小病不出县区,大病不出赣州。而在本年度6月8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公布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名单,赣州赫然在列。

在新一轮医疗资源的排布中,江西既自助,又得他助,能否借政策东风,在医疗领域闯出六个强势邻居组成的包围圈,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