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博士后及科研骨干招聘
健康界发布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是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创建于1947年,2004年8月随大学从军队整体移交广东省,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高水平临床医学院重点建设单位,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广东省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中心牵头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连续四年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评A+等级,最新全国排名第68位,在复旦版全国医院综合百强榜中位列第87位。近三年的医院综合科技量值位列全国86-89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分列全国第29位、37位、34位。医院拥有ESI世界排名前1‰学科1个(临床医学)、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省级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3个。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康复医学及生理学博士后流动站,首批国家级康复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康复领域核心单位,广东省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示范科室、广东省最强科室推荐单位、广东省医学科普示范基地、中残联康复人才培养基地、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重症康复/吞咽障碍康复专科培训基地,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及广东省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珠江康复专科医疗联盟发起单位,“广东省县级人民医院康复科诊疗服务能力建设项目”牵头单位。连续八年(2014-2021年度)蝉联“复旦专科排名”国家级康复优势专科,2021年综合排名全国第十。
科室现有在职人员110名,其中医师18人、治疗师59人、护士20人,科研教学岗6名,博士后7名。含高级职称7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5人。另有双聘教授多名,流动PI1名,在读研究生近60人。设有康复病房、康复治疗部、儿童康复部、康复门诊,床位100张(含三水院区40张),总面积5345㎡。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康复研究所下设成立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实验室、智能康复实验室、生物力学与康复工程实验室、意识障碍联合研究中心,为学科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近年来累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3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博士后课题3项,发表SCI论文近80余篇,影响因子合计500余分(其中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15.255,Brain)。
科室已开设神经康复、疼痛康复、骨科康复、重症康复、儿童康复等亚专科门诊,以及眩晕康复、意识障碍、痉挛与肉毒毒素注射、肌骨超声康复、颈肩腰腿痛康复等专病门诊,肌电图与神经电生理评定室、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室,在神经性疾病的康复、昏迷促醒、脊髓损伤康复、重症早期康复、疼痛性疾病的诊疗与康复、言语吞咽康复、骨关节疾病康复、心肺康复、儿童康复、康复辅具、康复护理等方向具有雄厚的实力和鲜明的技术特色。
科室与南方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整体结合,搭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是一个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
科室全体上下始终秉承“康复让更多人更健康,做有温度的康复”理念,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康复医学中心。
博士后导师
吴 文,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任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副院长。具有30多年临床经验,擅长慢性疼痛,瘫痪、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神经损伤、骨关节疾病、言语障碍、吞咽困难及心理障碍等疾病的诊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市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文章90余篇(SCI收录40余篇),主/参编专著10本,专利5项,荣获“中国荣耀医者2021公益评选:康复专科精英奖”、“羊城好医生”等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
神经康复、疼痛康复、神经病理性疼痛、脑功能成像、脑电与诱发电位、基于机器学习的预后判断及康复策略制定。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康复评定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分会常委,中国残联康复评定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分会会长,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疼痛多学科协作与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康复医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及广州市科技项目与科技成果评审专家。《Journal of Neuroscience Method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logy Research》及《神经再生杂志》杂志编委。
黄国志,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学术带头人。擅长脊椎疼痛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应用智能穿戴及3D打印技术创新应用临床康复治疗;遵循康复让更多人更健康原则,运用智能和共享理念创新学科发展思路,建设有温度的康复医学;在应用跨界资源整合方式培养创新康复人才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在研),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市级课题4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康复专著9部。获得南方医科大学“优秀教师”、珠江医院“珠江名师”等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3D打印及可穿戴技术在康复中的应用、干细胞/外泌体结合生物材料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学术任职: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委委员,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名誉主委,中国医促会康复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谢秋幼,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高压氧科副主任。在国内较早体系化开展重症患者的运动、呼吸、吞咽、胃肠、神经康复。系统性开展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规范化诊断、评定与康复,建立了完整的意识障碍诊疗与科研体系。联合华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心理学院发起成立了意识障碍联合研究中心(Joint research centre for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是国内最早进行意识障碍规范化诊疗和康复的临床工作者之一。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和广州市脑计划项目在内的多项经费支持,文章获发在Brain,Cortex,BMC Neurology等期刊。
研究方向:
跨学科意识障碍神经机制和康复策略研究,包括基于神经夹带的意识障碍靶向无创神经调控;基于中枢-自主神经系统对话的闭环迷走神经调控机制;意识障碍音乐治疗策略优化与机制(与生物工程学院詹长安研究员Neur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NELAB合作);
重症康复(早期运动,呼吸康复,重症吞咽与胃肠康复);
高压氧环境与衰老(高压氧医学中心O2 & Aging Lab)。
学术任职: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意识与意识障碍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意识障碍康复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颅脑创伤康复专委会委员兼意识障碍康复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康复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分会常务理事兼意识障碍研究与促醒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脑调控与康复分会常务理事。
博士后(不限人数、长期有效)
【岗位职责】
1.在课题组长指导下围绕课题组的核心目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2.协助课题组长指导研究生,建立研究团队并进行创新性研究;
3.协助课题组长申请科研项目及处理实验室事务。
【应聘条件】
1.已获得或者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具有康复医学、神经影像、生物工程、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相关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
2.在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刊物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CI论文2区至少1篇;
3.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中英文写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高度的责任心;
4.热爱科研工作,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并以追求成为独立PI为目标。
【薪酬待遇】
按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有关规定执行(A岗博士后年薪40万,B岗博士后年薪30万,科研绩效奖励另计),尊重和支持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科研骨干
1.须为优秀博士毕业生(第一学历须为 985、211、双一流院校或部委省共建高校全日制本科教育背景),一般应具备博士后工作经历,基础理论扎实,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限2人)
2.如符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相应人才标准的按有关规定执行(不限人数,长期有效)。待遇优厚,面议详谈。
优秀学术骨干
原则上42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45岁),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
(3)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项目”入选者;
(4)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5)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A+类论文或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1篇A类论文
优秀青年学者
原则上 35 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 38 岁),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1篇A类论文;
(2)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2篇B类论文;
(3)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3篇C类及以上论文,其中1篇B类论文。
注:
A+类论文:发表在 Cell、Nature、Science、JAMA、Lancet 主刊及 N Engl J Med 期刊的论文;
A 类论文:发表在 Cell、Nature、Science、JAMA、Lancet旗下各学科领域 TOP1 子刊(不含综述类期刊)或影响因子最新值或近三年平均值至少有一项大于等于 20 分期刊论文;
B 类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最新值或近三年平均值至少有一项大于等于 10 分期刊论文;
C 类论文:发表在中科院 JCR 分区表中属于小类一区期刊的论文。
应聘方式
应聘者请将“详细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全文”等材料发送至邮箱1479065293@qq.com(应聘谢秋幼课题组可发至邮箱xqy7180@163.com),邮件标题统一为“个人姓名+博士后+应聘吴文/黄国志/谢秋幼课题组 ”或“个人姓名+科研骨干”。
热诚欢迎海内外有志者共同加入珠江康复大家庭,同赴锦绣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