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事服务定价过低是医患矛盾的症结所在
编者按:3月31日,北京天坛医院一病房副主任被患者打伤;3月30日,上海市交大附属同仁医院西院一名医生被患者家属殴伤;3月29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王医生被患者家属殴伤咬伤。伤医事件几乎以每天一起的节奏上演。为何医患关系紧张到如此地步?健康界奉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强的大作,他将从医疗服务价格体系的角度解析医患矛盾的症结,并对医疗价格的核定机制提出建议。
中国的医患关系从七、八十年的基本和谐互信的状态恶化到目前医患之间普遍的不信任,甚至发生了一连串的针对医护人员的暴力事件。针对医护人员的暴力事件固然是患方的暴力刑事犯罪,必须依法严惩。但社会公众普遍对医生失去信任的现实与医生开药拿回扣,手术收红包的有违基本医德的行为紧密相连也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医生、专家、主任现在纷纷站住来为医生群体辩护和维权,强调医生也有获取合理的收入,维持体面生活的权利。这是完全正当的诉求,应该得到患者和社会的支持。
所有问题的症结在于目前中国公立医疗系统的医生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没有获取正当的体面收入的可能,而其最大的障碍是发改委过低的、多年没有调整的、脱离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医事服务价格体系。当医生的门诊费被人为地限制在同普通理发的价格相当,甚至更低的时候,当一天的特级护理费用远远低于连锁快捷酒店的价格的时候,中国这套医事服务定价体系便变成了逼良为娼的罪魁祸首。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发改委的医事服务价格体系十几年如一日,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套医事服务价格体系的依据是什么?参考标准是什么?有没有考虑到提供这些医疗服务的实际成本?
根据经济学原理,均衡价格的形成是市场供需双方对比的结果,而人为地压低或抬高价格是违背经济规律的,会严重扭曲供需平衡和资源配置。违反经济规律,人为压低医疗服务价格产生的严重后果就是黑市交易(回扣红包)和资源配置失当(报考医学院和执业医师人数下降),严重阻碍中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最终损害社会所有成员的利益。
最近几年,有些地区试验性地调整了部分医事服务费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这些调整仍然没有客观的依据,没有以完整的成本核算为基础,而且调整的医疗服务范围非常狭窄。从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出发,为从根本上治理红包回扣问题,重塑医护人员的职业尊严,扭转医患紧张关系,减少过度医疗,提高医疗质量,医事服务定价体系应该以真实的成本核算为基础,以世界各地医疗人员相对社会平均收入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参考,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审定。(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未完待续,作者将另文对医疗价格的核定机制提出建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