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瑞金医院院长朱正纲:新规培到底变没变?

2014
04/03

+
分享
评论
杨晓慧 袁月 / 健康界
A-
A+
作为全国医师规培的领跑者,瑞金医院的医师规培有什么特色?医院院长在培训理念、实际操作和后续发展有什么独到见解?

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拉开序幕,瑞金医院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上海模式的先行者,成为各方学习、效仿的对象。瑞金模式是什么?3月4日,健康界独家对话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朱正纲。

各家自扫门前雪,不如提高整体水平

关键词:同质化

朱正纲:医生是一个终身需要接受教育的职业。首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我们现在是三年,三年之后学生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可能还要历练两年,两年之后成为住院总医生,然后再进入专科培训,将来成为主治医生。从主治医生到副主任医生,最后到了主任医生也是需要不断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做到知识更新、技能更新。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医生必须经过的环节,从医学人才的培养来说,培养周期的确较长。在医学院学习,不管是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毕业出来的学生,还无法达到独立工作的能力。如果用产品做比喻,他还是一个粗制品,还没有成为一个成熟的产品,所以他到了临床阶段,还要有一个培训的过程。

住院医师培训阶段,关键在于打基础,你在医学院校学习成绩再好,不等于你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好的临床医生。如果你一出校门就马上独立行医,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形成好的习惯,没有规范,因此,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所以,我们才说住院医师培训是医学教育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上海市政府在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几个重要的举措之一。作为上海市的第一家试行单位,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我们获益良多。

最重要的是各家医院不再自扫门前雪,让所有培训基地的培训质量有保障。老百姓为何不太愿意去社区医院看病,甚至有个小感冒也要往大医院跑?因为老百姓担心被误诊,觉得社区医院医生的水平还不够高。同样是大学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如果一个医生一毕业马上分配到社区或者基层医院工作,同班同学分配在三级甲等医院或者教学医院工作,由于毕业后受到的训练不一样的,导致今后临床工作能力上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所以,我们要提高整个基层医疗服务队伍的素质,给医学生一个基本的训练。当然不可能给他们太长的培训期,但是从学校毕业后的三年时间尤为关键,这段时间给医学生规范化的培训,帮助他们打好临床基础,这样他们到了社区就可以比较好地开展工作。

对住院医生本人来讲,虽然各个医院有不同的规范,各自独立开展,但是假如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学生碰到好的医院就会很幸运,碰到不重视规培的医院,他可能也就这样了。所以,全市有个统一标准是件好事情,有专门的专家委员会、专门的考核要求,培养出来的水平都比较高,并且同质化。并且,住院医师规培最后的考核由全上海统一组织专家团队实行,这就打破了自扫门前雪的情况,整体的医生质量提高了。

另一方面,从三级医院自身发展来讲。医院要想发展,学科梯队、学科接班人也需要培养。比如说,我们医院可能有些学科力量相对薄弱,但兄弟医院这方面的力量比较强,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兄弟单位培养的住院医师引进到我们医院,这对我们医院的学科发展也是非常好的。

所以受益是多方面的,但是首先要适合医改的需要,同时对整个学科的人才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全国齐步走,还需要大环境

关键词:行业人

朱正纲:从整个上海市来看,我们比其他医院早一年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我们属于率先实践,但不是我们首创。开展前,上海市层面上已经有了相关的配套制度,我们基本上是按照市政府“从校门到社会,然后再到单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此项工作的。

虽然我们不直接安排人事关系,但仍承担这些学员日常的管理,包括党团活动、专业理论课程、人文教育、临床轮转安排、师资队伍、住宿、薪酬分配等。这项工作既然是医改的重大举措,故必须由政府部门来推动,我们开展规培时就涉及了很多行政部门,包括教委、财政部门、医院管理部门等方方面面的综合协调,

如果没有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我们不可能招收如此多的学员到我们这里来培训。任何地方想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管是一个县来做,一个市来做,还是一个省来做,一定是当地行政部门多方面的配合,包括经费的投入、政策制定。没有这样一个大背景,靠一家医院来做,后面碰到的问题就越来越多。

当时,市政府认为全部铺开有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们率先试点为规培“探路”。刚开始做的时候医院内部也没有一下子全面铺开,招收的规培人数也比较少。政策明确了,医院有了积极性、学员与家长理解了,此项工作就得以顺利开展起来了。

任何新生事物刚出现时都会有矛盾,特别是“行业人”的问题。一个四年制的工科生毕业后就能分到单位里变成技术员,过几年就是工程师;我们一个五年制的医学生,毕业了到了医院这里还不能直接与医院签订人事关系,还要再待三年,再考试,再重新分配?有很多女同学读完研究生再进基地,她拿到住院医师的身份要30岁出头,自然会受到家庭的影响,所以当时整个学生与家长的反应比较强烈,所以要把道理讲清楚,告诉大家会有一些配套政策,包括人事、待遇方面的政策,大家也都逐步接受了。所以只有好的想法,没有好的政策也做不成,要有好的政策配套才行。

上海算是情况比较好的,它以城市为主,户籍人口也才1000多万,农村涉及的很少,事情还比较容易做,如果在其他地方大、人口多的省份来开展,一下子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面铺开还是有很多困难的。所以我觉得关键是要有政府支持,政策配套,否则医院再有积极性,没有这个大背景也是很难做成的。

医院开出“高薪”才有竞争力

关键词:待遇

朱正纲:上海的政策里有规定,学员的基本工资由国家给,就像我们的基本工资都是国家给;第二部分由医院给学员发放津贴,包括奖金,根据他不同的学历,不同的培养年限有所不同。随着我们医院职工分配的水平提高,住院医师的津贴也在逐步提高;第三部分是将来的用人单位也应该承担一些培训的费用。

我们医院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会给学员们一个可观的待遇。我们医院住院医师的人均分配水平属于上海市前几位。学员们来之前都会互相打听哪家医院的待遇好,“瑞金医院给我们待遇低,其他医院高”,他也可能会选择到其他医院去,因为是双向选择,医院之间也会有竞争。学员们除了会比较各医院的师资力量、培训环境,还要比较给他的待遇,人家给他一个月1400块钱,我这里给他1800块钱,他当然会考虑选择瑞金医院。

包括医院教学设备建设、提高教师薪酬,这些也都有考虑。国家投入一部分,该医院花的钱医院也要花,每个科室承担任务。作为公立医院,这个钱不是私人出的,都是国家的钱,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应该投入的还是要投入的。

一头热,培训结束后的学员是否愿意选择到基层医院工作

关键词:基层医生

朱正纲:并不是说现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经非常成熟没有问题,比如培训时是不是严格按照规范,考核的标准是不是能够严格掌握,这些方面都要严格把关,我们医院抓的比较紧。如果谈到规培工作对医改有没有帮助,特别是对基层医院有没有帮助,可以看看最近几年培养的情况。规培生考核的合格率都是95%以上,但是,相当一部分人改行了,他不愿意去基层,我们好不容易花了那么多时间去培养他,但他不做医生了。

我们现在下去看看,真正到社区的人并不多,什么道理?并不是我们培养质量不好,学生们毕业之后,在基层工作,如果对薪酬晋升等方面不满意,那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选择。政策上还有问题,这个需要政府给以关注。所以,即使在基层也要给他们待遇、晋升机会、继续学习的机会,这都是要跟进的。这些政策谁给?这不是靠我们能解决的。

我们希望住院医师们愿意到社区、二级医院去工作,否则培训好了都待在我们这里不走,经过几年,下面还是没人。我们是保质保量,把他从一个粗产品变为成熟产品,然后成熟产品怎么到社区、基层去发挥作用,这个一定要靠政府拿出好的政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瑞金医院,朱正纲,新规,住院医师,医院,培训,医生,基层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