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手术狂人”谈医患关系、医学教育和自媒体

2014
09/01

+
分享
评论
罗海芸、李茜 / 健康界
A-
A+
杨庆,一个活跃于微博上的心内科医生,他是“手术狂人”,又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在微博介绍中说“师者医者,我有幸二者兼之。愿以己之所长,为世间尽微弱之力。不为闻达,只求心安。”

作为医者,他的患者来自四面八方,医术精湛满怀悲悯之心,不失为行业标杆。

作为师者,他的课场场爆满,风趣幽默兼有思维光辉,赢得无数学生的青睐。

作为自媒体人,他的粉丝满天下,针砭时弊不失豁达情怀,让们见到了这浮躁的现实社会中闪烁着的理性光芒。

他所做的正如他微博所说“师者医者,我有幸二者兼之。愿以己之所长,为世间尽微弱之力。不为闻达,只求心安。”

他就是华西医院心内科杨庆。健康界带您了解他更多的看法。

“手术狂人”沉醉临床,与患者关系和谐

健康界:您是手术狂人,几乎每天都泡在医院里,经常晚上加班。请问您怎样平衡职业和家庭之间的关系?

杨庆:我的确是个工作狂,一天大概工作十多个小时。除了在华西上班还要外出讲课、会诊,手术,有时难免顾不上家庭。这个没办法,很多时候,医生尤其是个优秀的医生不只属于一个人,不只属于一个家庭,人要尽自己所能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对于家庭孩子,我虽然陪伴的时间不多,但我相信自己这样的行为是儿子的榜样,男人应该应该以事业为重并有所担当。

健康界:作为一位医生,您以您过人的临床技术-在同行和患者中享有盛誉。但在华西这样的医院,同时也要兼顾教学与科研,您如何看待现在临床医生的科研评定体系?

杨庆: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所有临床医生的科研都应该为了临床而进行或与临床应用相联系,要么能把科研转化为产品。而我们的现状是很多科研是为了文章而文章,本末倒置。

如果医生不进行科研,当然会影响个人职业发展,但现在我还是把重心放在临床上。在这个欲望横飞的年代,我所能做的就是把临床做好、把手术做好、把课讲好,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来获得患者的承认、科室的承认、医院的承认、和社会的承认,如果有一天体制突破了我这种医生可能会有更好的职业前景。总之,我认为医生做科研要做真正的科研,不应该只停留于表象或为了科研而科研。

健康界:现在医患关系很紧张,伤医事件时有发生。您在微博中多次提到和病人关系很好,很多病人成了您的粉丝,您在处理医患关系中有什么技巧吗?

杨庆: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确有不好沟通的病人,但这种人很少,很多时候我们做得的确不完美。如果医生能对病人将心比心,可能结果会更好。我也曾经被患者投诉过,我相信如果医生能对病人好一些,细节处理的好,很多医患纠纷是能解决的。医生对病人好,病人自然也会回馈,所以我认为处理医患关系的最大技巧就是善待病人。并且在现在的医疗环境下,要求医生要足够坚强,不能因为病患和家人微小恶意就丧失信心。我希望医生能够对病人保持善意,因为只有体恤病人的疾苦才能将其化为磨砺临床技术的动力。

讲课强调“思维”,点评医学培养体系

健康界:我们听说您曾是个腼腆害羞的大男孩,而现在讲课总是妙语连珠、幽默风趣,场场座无虚席,您是怎样完成这样的转变的?

杨庆:讲课水平的提高,并不是单纯通过口才培养就能做到的,它来源于思想的提高。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会比较腼腆,是因为他们还看不清这个世界,见识少,所以不自信,上台语无伦次。当一个人的思想逐渐完善、深邃,讲话就不那么容易有漏洞,在职业生涯中,随着付出和积累的增加,很多事会验证他是正确的,随着能力的增强,自信的增加,他的口才自然也会随之提高。把课讲好不仅仅靠口才,更多的是逻辑和思维。讲课是个促人思考的过程,它真正的魅力是思维理念。

健康界:就您的学习和教学经历来看,您认为院校培养对于医生成长最主要的意义是什么?

杨庆:对于医学生以及所有大学生而言,大学不仅仅是专注于老师课堂讲授的地方。真正好的大学是能将一群优秀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相互学习、相互磨合、相互适应、相互成长。若干年后他们能够带着从不同人身上学习到的优点离开。成长主要在于个人,老师是起引导作用。很多人没有经历过大学教育依然成长为优秀人才,但一所大学能聚集优秀的年轻人也证明了其价值所在。

在国外,医学院入学门槛高,医生社会地位和收入可观。跟国外比较,咱们有些学生就不自信了,认为国外的医生聪明,临床技术好。其实并不尽然,国内很多优秀的医学院校同样也能培养杰出的医生,中国的学生是很聪明的,而且国内也有更多的临床锻炼机会。作为医学生不要骄躁,更不要妄自菲薄,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健康界:您觉得医生哪个成长的阶段相对更重要?

杨庆:对于一个医生来说,大学毕业后的前五年是最重要的。这段时间是一个医生临床思维的形成时期。沉下心来打好基础,才能厚积簿发。一个好医生在年轻的时候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要多上临床苦练临床技能,年轻的时候技术不扎实,将来很麻烦。

健康界:工作头五年如此重要,医学生应该如何选择,民营医院、诊所还是公立医院哪个更好呢?

杨庆:现在民营医院在中国发展的还不是太好,大多以营利为目的,很少有很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当然也不是说所有公立医院的培养体系都很好,但至少大型公立医院病人多,见多识广,年轻医生可以很好的磨砺技术。但其实好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民营医院可能会比公立医院更好,灵活性更高,这样的医院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会出现。

健康界:国家对医生的培养体系也很重视,近年来出台相关文件要求规范住院医师培养,近期发布取消七年制,您对现在医疗教育体系怎样评价?

杨庆:医学教育的前几年,很多科目都需要记忆,比如药理,病理,解剖等,而真正在临床工作中,外科讲究的是操作,而内科更多的是逻辑推理,与死记硬背完全不同。推理和操作手感不是大学医学教育能培养的,所以,有的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很优秀,但进入临床工作后就很一般,就是因为之前固定的思维模式影响了他的发展。我们现在医学教育还是有些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讲课更注重的是思维模式。

强调“大局观”,医生要注重个人品牌维护

健康界:您在微博上非常活跃,语言风趣幽默,也赢得不少粉丝。作为医生这,您在微博内容选择上会不会有顾忌?

杨庆:在公众媒体发声的确要慎重,有两点很重要,第一:要有大局观,能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要知道每句话对不同层次的人有什么影响,思考尽量要全面。第二:要有悲天悯人之心,你所做的不是为了炫耀或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更好的社会。虽然我现在有很多粉丝,但也有人骂我。虽然有时候我的微博内容也看上去可能偏激,但都是深思熟虑过后的结果。很多时候我提出一些有争议或是刺伤小部分人内心的微博,是为了让大家警醒、成长。有的人不理解,这个社会肯定会有一些人不理解你,但终究也会有人理解你。只要有这个声音发出来,就能改变思想。有些内容只要能传播出来就已经是一种胜利了,只要有不同的声音出来就能或多或少的影响别人。不必要怕别人的非议,毕竟大多数人是认同的。

健康界:微博大V的急诊科女超人于莺走出体制创业成功,可以说早期微博打开的知名度对她帮助不小。您如何看自媒体平台对医生发展的影响?

杨庆:的确,利用自媒体平台不仅能有助于大众对于医疗行业的理解,对于医生自身品牌的提升也有着重要作用。在国外就有很多医生通过自媒体来建立自己的公众形象和品牌,而中国的医疗体制还没有完全放开,大多数的医生很低调。但其实每个医生都应该有自己的公众形象,因为这会促使自己做得更好,赢得更多患者的信任,这是个良性循环。

健康界:现在有更多的医生开始走出体制外,您对于体制外行医有什么看法?

杨庆:率先走到医疗体制外行医,这种做法是比较好的,因为医疗发展的趋势是自由执业。但个人组建医疗团队等发展模式,现在仍然面对很多问题,因为医疗市场还不够透明,不够开放自由。现在并不是体制外行医最好的时机,以后会变更好的。

也有的医生离开了医院什么都不是,医生应该像一棵树一样,而不是依附于医院的“藤”。对很多医生而言,现在树立个人品牌、个人影响力非常重要。用不了多久,或许五年之内,医疗市场就会有巨大的变化。医疗体制的变革看似突然开始的,其实是在不断进行中。无论是已经走出体制,还是体制内的医生,要为社会做贡献,而不是只是为个人发展,这样才能走得更远,才能让更多的人信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医患关系,杨庆,狂人,健康界,医生,科研,医院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