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践行“为患者服务”要全社会形成合力
对刘建的采访从"患者至上"的理念开始。话题刚打开,就被他反将了一军。刘建问:你理解的患者至上是什么?我直言"患者至上"是医院对患者服务的一种追求。刘建接过话茬道,在中国谈患者至上,首先要清楚目前的状况。
"友谊医院当初设计的医院日门诊量最高负荷是4000人次,现在每天几乎可以达到12000人次,在等一部上楼的电梯都要排队十分钟的情况下,谈'患者至上'多少有点讽刺。但'患者至上'这种积极的理念,是医院一定要坚持的。"说话毫不绕弯的刘建,这样看待患者至上。
三级医院要做好自己的事
"三级医院就应该注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解决急难危重疾病。"刘建透露,作为传统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北京友谊医院栉风沐雨几十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优势,颇具特色的有:胃肠肝胆胰疾病诊治、泌尿系统疾病诊治和肾移植、热带病和寄生虫病诊治以及中西医结合方面,拥有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一个国家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4年10月23日,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总后勤部卫生部认定北京友谊医院为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这在北京乃至全国也是首屈一指。我国第一例亲属肾脏移植手术就是在友谊医院完成的,迄今,医院已经完成海内外患者肾脏移植手术近4000例次,数量居全国之首。
"这几大特色,经过友谊医院几代人辛勤耕耘,成绩令人欣慰。"刘建表示,综合医院想要在专科上有所突破,相比专科医院难度要大。当然,学科建设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在医院里面,既擅长科研,又精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面对不同的人才,医院要做到人尽其才。既要为愿意做科研的人搭建平台,又要给业务能力强的人提供上升的通道。
三级医院只做好自己的事情当然不够,在问及友谊医院如何在医联体中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的整合时,刘建的答案却显得十分无奈。
医联体不能单靠医疗机构
"在医联体的问题上,单靠医疗机构,想要实现区域医疗资源的整合,没戏!"刘建感慨,政策的壁垒太多。比如全市有20家左右的A类医院,只要是参加医保的人员,可以直接到A类医院就医,不受任何限制,此举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很多患者,但是对于就医秩序的冲击也是不言而喻的。这些A类医院动辄上万的门诊量,与此政策有一定关系。
基层单位的药品种类缺乏的现实状况同样制约着医联体的发展。患者在友谊医院就诊后,可以去社区医院拿药,但是患者到社区拿药的时候,却发现社区根本就没有这些药。于是患者只好回流到大医院拿药,这也增加了大医院的门诊压力。
另外,社保部门的总额预付、市区两级财政分灶吃饭等诸多因素混在一起,导致遍地开花的医联体大都成了摆设,看病难依旧存在。
刘建认为,为老百姓解决困难离不开政府。"为患者服务"同样离不开政府层面的支持。政府下决心医改,医院在执行中就一定会朝着"为病人服务"的路子前进。比如,友谊医院试点的医药分开,患者高兴,医院也很高兴,终于斩断了医院和药品之间的利益链条,但是政府的投入必须跟上,否则好的政策也无法广泛推行。因此,践行"为患者服务"单靠医院发力效果甚微,需要政府、医院以及全社会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推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