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用智慧让病患看清世界
桃李满天下,可谓北大医院眼科的写照。创始人毕华德教授,既是中国现代眼科学的奠基人,也是鼎鼎大名的医学教育家,因而北大医院眼科起航时便植入教学育人的基因。
史料表明,几十年来,该科室造就出一批眼科精英,包括刘家琦、李风鸣、杨钧、李美玉、孙世珉、郭静秋、吴静安等全国著名眼科专家和学科骨干。
照亮他人,同时也强壮自身。业内人士知道,北大医院眼科是国内最早建立眼科亚专业的科室,诸如青光眼、白内障、葡萄膜炎、角膜病、眼底病、斜弱视等专业。开创性的医疗技术更是接二连三,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李美玉教授领衔的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显微镜下的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时下的北大医院眼科,正在追求更高远的梦想。
现任医疗副院长潘义生认为,评价一个科室的良莠,关键看三点——医疗能力、医疗安全和服务态度。而北大医院眼科在这个三方面均直指靶心。
“只有来自临床的科研教学才有生命力。”北大医院眼科素来把教学和科研贯穿于日常诊疗,每当高年资医生出门诊,总会带上学生在旁辅助。除此之外,他们已连续6 年组织研究生进行病例报告,邀请北京市的眼科专家点评;再者,每两周开展一次教学查房,挑选典型病例,邀请高年资医师点评。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举措,显著促进青年医生的能力进阶。良性循环也随之开启——青年医生快速成长,高年资医生能腾出更多精力攻坚克难。
至于医疗安全,该科室2014 年的总结开篇写道:“本年度我们继续把医疗安全保障放在医疗工作的首要位置。”具体的手段很多,常规之外主要有俩:一是贯彻三级查房制度,遇到疑难病例立即组织院内甚至院外专家会诊;二是坚持病房和门诊周例会制度,及时向医护人员反馈日常医疗工作中的问题(如主治医师会诊率、终末病历三日回收率等),随后组织讨论、协调并提出整改方案。
注重患者体验也是北大医院眼科的一大特色。
他们倡导从患者就医的每个环节入手,提供贴心服务。例如,眼科住院患者中老年人居多,难以记住和理解手术期的注意事项,医护人员便制作便于老人阅读的住院须知手册;针对高龄或行动不便的患者,特别在手术条上标注,提醒手术室安排轮椅接送,甚至安排住院医师全程陪同……在他们眼里,医疗绝不止于治病,还包括温暖的关怀,而这也反过来促进医疗效率和安全提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