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BOSS论健第67期|院外智慧护理,护士可以成为更好的管理者

原创 2021-06-07 量宝 /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智慧护理帮助护士发挥价值。

人口老龄化,慢病高发,以及三胎政策带来的人口增长,将有可能进一步导致我国医疗资源的紧张,医疗的关护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不仅在院内,院外护理需求也将高企。当“数字医疗”日渐成为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基本标配,通过技术方式推出真正有意义的创新,是缩小资源缺口的办法之一。

智慧护理可以带来什么变化?日前,健康界原创品牌节目《BOSS论健》第67期,邀请了中普达企业发展部总经理王忠、金牌护士CEO  丁少磊,以及泰康健投养康运营事业部助理总经理宋剑勇等三位来自护理产业链不同端口的嘉宾,进行了做了深入探讨。

从院内到院外难点重重

院内护理更注重的是医疗护理,延伸到院外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还是专业护理,另一方面则延伸到养老等护理机构。

作为护理专家,宋剑勇认为,院外护理的外延更广,比如养老机构本质上不是医疗机构,更多是生活场所,进行对老人身心灵全方位的关怀。“医疗护理中我们更多的是治病,要解决一个问题。而在养老护理中,更注重的是人的整体感觉,有各种健康状况的生活解决方案。”

另外,院内护理和院外护理存在工作场景环境的不同。比如说去上门服务的护士,缺乏周围的支持,对于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不像在医院中有团队来支撑,会引发管理上和安全上的问题。

丁少磊表示赞同。从以居家护理为核心的平台经验上,他提出居家医养结合项目在落地过程中存在服务对象分散、医疗难以入户、应急突发状况及连续性难题等现实性的困难。

对于从院内到院外有着疾病期内延续护理需求的患者,王忠认为,从用户的角度来讲,对提供服务者的信任度会特别重要,类似于互联网如何去获客。同时,从医院的角度,医疗质量要保持同质化,从院内到院外方能保证护理服务的有效延续性。而医疗信息从院内到院外的割裂,则是智慧护理以及智慧医疗中的最大痛点。

院外护理对护士提出更高要求

居家医养结合落地模式的关键点在于护士。丁少磊认为,护士应从“医疗服务链条中的依从者”转变为“患者健康的主动管理者”。而智慧护理则应为护士赋能,解放护士的劳动量和增加工作安全性,从而为护士创造机会,成为护理乃至医疗行为的管理者。

“迄今位置,中国有470万左右注册的护士,而且还有大量的退休的护士。其实退休的护士本身具有非常高年资的资历,还可以工作很长时间,他们的技能其实可以分享出来,然后去为社会去创造价值的。”丁少磊表示。

护理延伸到院外,需求的多寡跟科室有很大关系。根据王忠的经验,用户对产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甲乳科、呼吸内科、肿瘤科、康复科等十来个科室的需求较多。

院外护理带来收入提高,也让护士有很高的积极性。“从来没有一个时代,互联网跟护士会像今天绑得这么紧。”王忠表示。

宋剑勇认为,护理最终要走向整合护理,护理者作为作中枢,类似于“办公室主任”,整合所有各专业条线的专业服务进行统筹和管理。“人其实是非常复杂的照顾对象,院外护理不仅仅面对是医疗问题,还要面对各种需求,例如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心理健康等等。所以应该相应的有具备各种素养的综合人才进行统筹管理。院外的护理师其实是一位综合人才。”三位嘉宾一致认为,院外护理会促使护士或护理师更高要求的成长。

智慧护理还有哪些增量?

院外护理的延伸,给智慧护理蛋糕带来了增量。

首先在护理的方式上,会更加多样化。除了宋剑勇提及的养老机构护理,丁少磊认为,还有大量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甚至社区医院的诊后护理,以及对老人和患者的居家照护。

同时,随着设备、器械因科技发展而出现的进步,现有的医疗行为及护理行为会得到改善。丁少磊以连续血糖监测为例,目前随着智慧医疗的发展,无论在院内还是院外,连续血糖监测中大量护理工作量已得到减少。

嘉宾们从居家护理的经验提出,目前居家的医疗设备,要获得行业的认证和医院的认可,都需要时间。“但器械厂商的主要收入部分还是来自于院内,对居家市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还比较有限。”丁少磊希望有更多的新智慧设备出现,能帮助护士进行更多院外护理。

王忠也提到,目前智慧护理从院内延伸到院外,各地发展不均匀,这与医院、上级主管卫健委的政策力度有关,也和当地的护理资源供给有关。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内容要更丰富,从单一护理服务逐步延伸到量化的健康指导,才能满足长期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迈向广阔的增量市场。但王忠认为,这也需要医疗器械、药品、商保做合理的配合。

智慧护理从院内到院外的新业态里,将包含多个工种、多个领域的融合,打通软件和硬件,打通诊前、诊中、诊后、紧急期、下紧急期、康复期的、周末期的全过程。

宋剑勇表示,目前倡导“医养结合”,但是“养”属于社会保障体系,“医”属于医疗体系。两个系统需要合作和协调,谁来牵头做这件事,还需要一系列政策的打通。比起技术,重要的是背后的系统和服务。

三位嘉宾同时一致认为,智慧护理应为护理者赋能,提升护士待遇,让护士成为护理全过程的管理者。  

如果您的企业也有新理念、新模式与新玩法,希望与我们分享,欢迎点击这里填写表单,我们将安排相关编辑尽快与您联系。

最后,感谢一汽-大众奥迪对本期《BOSS论健》节目的冠名支持。

智慧护理,智慧医疗,智慧医院,中普达,金牌护士,泰康之家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