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和会诊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国内MDT的概念,往往走不出会诊的模式,其实二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已成为医院综合实力和水平的标志。通过MDT的开展,能够为患者制定更为合理的诊疗策略,既避免了过度诊疗,又避免了诊疗不足。
此外,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给患者带来专业诊疗服务的同时,也招致不同专科的医生各自为战等弊端。而多学科诊疗模式「自带」打破专科壁垒的天然属性,有利于各学科「互助」和齐头并进。
作为一家以诊治肿瘤为特色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于2018年制定了全院MDT评估制度,使得患者的安全性以及生存率明显提高,治疗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和医疗纠纷也相应减少。该院是怎么做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教授、河北医科大学外科学学科带头人刘运江分享其经验和见解。
开展MDT需走出会诊模式
MDT通常是指来自两个以上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相对固定的专家组,针对某一个器官或系统疾病,通过定期、定时、定址的会议,提出诊疗意见的临床诊疗模式。
与传统会诊相比,多学科诊疗完全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来选择专家构成,提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并由相关学科单独或多学科联合执行该治疗方案。从而保证高质量的诊治建议和最佳的治疗计划,避免过度诊疗和误诊误治,使病人受益最大化。
刘运江指出,国内MDT的概念,往往走不出会诊的模式,其实二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具体来讲,会诊是随机的,根据患者出现的情况选择不同科室的医生,而MDT模式是一种制度,团队、地点、时间都是固定的。
传统的会诊是一种线性模式,比如说在门诊或者住院期间,某个科室出现一些本科室解决不了的疾病或者问题,请其他科室专家协助诊疗。而MDT是一种扁平模式,是将相关学科有资质的专家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多学科的诊疗是一种主动的模式。」他表示,MDT不是因为发现问题而请专家会诊,而是从多方面及早发现问题而干预。需要根据病人病情选择专家构成,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适当节点上,共同探讨最适合患者的诊疗方案。并且由相关学科单独或者多个学科联合执行该治疗方案,从而保证最佳的治疗效果,使病人受益最大化。
此外,会诊通常是由主管医生组织,参与会诊的成员只提出意见,不干预最终的治疗。而MDT不仅由多个学科的专家结合指南、规范、共识,为患者制定最适合的诊疗策略或方案,也需要有一个主导人最终把MDT的诊疗意见传达下去,「这种方案最后一定是要实施的」,刘运江强调。
如何跨过MDT中的坎?
MDT模式最早于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由梅奥诊所提出,90年代后经过MD安德森等医疗中心的正规化后迅速发展。MDT模式首先是集中在肿瘤诊疗领域,随后在各个治疗领域得到全面发展。
基于国外实行MDT的经验,这种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能为患者带去福音,因此国家已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医院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
但是,MDT诊疗模式的普及和推广,目前仍然存在不少瓶颈。
原卫生部在2010年开始,便组建了全国肿瘤规范化诊疗委员会,并不断推出肿瘤诊疗规范,提倡恶性肿瘤患者应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2018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第一批肿瘤(消化系统)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名单。
然而,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实施MDT的三级甲等医院共有231家,仅占三甲医院的16%,三级医院的9%。其中,10%的三甲医院仅提供MDT门诊服务,1%的三甲医院仅提供MDT住院服务,只有5%的三甲医院同时提供MDT门诊和住院服务。
在国内,MDT的患者来源主要是以下几种:首诊医生判断需要MDT会诊的、病情复杂的患者、诊断难以确定或对诊断存在疑虑的患者、需要制定治疗方案的患者,以及晚期复发难治的病人。
而MDT模式在我国的发展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者对于MDT模式了解不深,需求不多;一些临床医生对MDT还存在抵抗,缺乏进行多学科诊疗的实践,尤其是平台科室参与不足;有的医生缺少广泛的知识,不具备主导MDT模式的能力,需要加强对指南、共识的学习;在不少地方医院,MDT模式仅为宣传噱头,执行不规范,并无实际效果。
此外,有些地方由于缺乏支持多学科健康理模式的资金,缺乏有效、合理的市场推动机制,使得MDT模式难以落地。目前,国内医院MDT开展比例较高的为肿瘤、肺结节、感染性疾病、糖尿病足、消化系统疾病(肿瘤除外)、脑血管疾病(肿瘤除外)、心血管疾病(肿瘤除外)、创伤等。
在收费模式方面,由于我国医疗收费系统不完善,有25%的医院在MDT治疗过程中不收取MDT相关费用;有35%的医院按专家数量收费,每次每位医生50元至200元不等;有40%的医院按疾病和疗法收费,每次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
刘运江介绍,河北最早开展MDT时也没有相关收费项目,这两年陆陆续续在解决MDT诊疗模式的收费问题,使其能纳入医保,并形成合理的市场推动机制,既能让患者负担得起,也能给予MDT诊疗团队的专家适当经济激励,提高他们开展MDT诊疗的积极性。
他还分享了一个「秘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开展MDT时,门诊患者通过门诊部申请,住院患者通过医务处申请。之后,医务处和门诊部对整个过程实行追踪。从MDT专家团队的组建,到诊疗意见的达成、落实等都有详细记录。最后,还会对患者进行回访和随访,了解他们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值得一提的是,流程规范化的多学科诊疗管理实践,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规范化流程设计,跨学科团队建设和诊疗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实践,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诊疗服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