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三甲医院如何做好手术分级管理?
为实现精准高效管理,保障和促进手术安全与质量,同济医院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动态手术分级管理模型,充分落实保证手术分级管理。
作为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以下简称同济医院)存在手术量大、手术级别高、手术医师数量多等背景,为实现精准高效管理,保障和促进手术安全与质量,医院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动态手术分级管理模型,充分落实保证手术分级管理。
首先,制定医院的四级手术目录。根据专科手术开展情况及既往质量安全指标,对手术目录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制定医院四级手术目录,推进四级手术多学科讨论等管理要求。由专科根据要求,按照手术风险程度、难易程度、资源消耗程度或伦理风险申报术前多学科讨论的手术,经管理部门审核,形成新版四级手术目录。通过信息化系统,对手术进行监测与质控,并定期对手术目录进行动态调整。
其次,医院将三、四级手术资质逐项授权管理,并按照通用目录和拓展目录的方式,进行组合式授权和个体化逐项授权相结合。各亚专科或专业组对认领及更新的手术目录进行专业组通用手术及拓展手术分类申请。
专业组通用手术指本专业组打包授权术式,医师可开展手术等级授权范围内的所有通用手术。拓展手术指因专科发展需要或个人特长等,开展专业组通用手术之外的其他专科手术,仅限部分交叉性质手术且最终仅授权部分医师开展。各专科需严谨讨论本专科的通用术式,界定专科业务开展范围;谨慎选择拓展手术,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医务处根据专科手术资质申请的审批意见牵头组织临床专科讨论,以二级学科为单位主导讨论内容,邀请相关交叉专科共同进行,达成各专科或专业组通用手术界限及扩展手术范围。
同时,采用信息化评估手段每年度对手术资质进行更新,各临床专科结合医务人员业务开展情况,重点考核质量安全,提请新增授权及取消授权申请,医务处审批后,报医疗工作管理委员会审批。
再次,医院通过信息化系统建立医师技术档案管理,构建「申请—授权—暂停—取消」的闭环管理,实现动态调整高效机制。采用信息化手段对三四级手术进行动态管理。利用大数据分析,重点监测非计划二次手术、术后30天内死亡等不良事件,对于术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的专科或个人进行预警提示。
通过模型的应用实施,既满足了手术科室对医疗工作的效率要求,又实现了手术管理对质量安全的制度保障。专科认领通用手术目录实现了手术分类管理,体现专科业务方向;拓展手术目录则实现了手术逐项授权管理,体现医师能力的个体化需求。将组合式授权和个体化授权相结合,既符合临床专科发展的实际需求,又可以实现高效管理。
作者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医务处质量科副科长王禾、手术室总护士长陈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