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启动儿科专科医联体

2025
04/11

+
分享
评论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 健康界
A-
A+

北京城市副中心“1+1+7+22”儿科医联体的建立,将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建设全覆盖。

2025年4月10日,北京城市副中心“11722”儿科专科医联体启动会暨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通州区卫健委召开。通州区委卫生健康工委书记、区卫生健康委主任陈长春,副主任谭丽、陈维、李猛,首都儿科研究所党委书记张金保、常务副所长孟黎辉,通州区妇幼保健院领导班子,以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北京潞河医院、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新华医院主管领导和医联体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出席会议。

会上,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医政科负责人徐聪宣读《北京城市副中心“11722”儿科医联体建设工作方案》。根据规划,该医联体在通州区卫生健康委的统筹规划下,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1家市级儿童医院为指导单位,通州区妇幼保健院1家区属妇幼保健院为区域协作单位,7家辖区综合医院儿科、中医医院儿科为协同单位,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络单元,致力搭建完善的“市-区-基层”三级儿科医疗体系,全方位提升城市副中心儿童医疗服务水平。

随后,在各方代表的共同见证下,孟黎辉代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与通州区妇幼保健院、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书,标志着北京城市副中心“11722”儿科专科医联体正式建立,合作迈向实质阶段。

潞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平学慧作为基层网络单元代表发言,深入剖析社区儿科工作的需求与发展现状,分享基层儿科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对未来合作提出促进人才培养、专家进社区、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科研合作等期望。平学慧表示,潞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提升儿科医疗服务能力,为辖区儿童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健康保障。

通州区妇幼保健院院长王秋锐在发言中强调保障儿童健康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他指出,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各级医疗机构的紧密联动,推动儿科服务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发展转变。未来,医院将从强学科同质化、优流程重创新、促人才筑根基、促科研助长远四个方面发力,打通三甲医院与社区中心的网格化建设通路,推动中医特色儿科服务发展,全面提升诊疗能力,为城市副中心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张金保指出,北京城市副中心“11722”儿科专科医联体的建立,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意见》、北京市政府《"健康北京 2030"规划纲要》的具体体现。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将秉持“以患儿为中心,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从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儿科医疗高地、协同发展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创新发展探索智慧医疗新模式、共享发展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四个维度,全面助力城市副中心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

陈长春在总结发言中,对医联体所有成员单位提出三点殷切希望:一是要提高站位,深刻领悟副中心儿童医疗高质量发展的要义,将国家儿童健康政策转化为日常工作的行动指南,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二是要勇于担当,积极投身医联体建设,强化帮扶协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儿科诊疗能力;三是要协同共进,以此次医联体启动为新起点,持续强化体系、技术、模式、管理创新,加快儿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为城市副中心儿童的健康成长筑牢根基,谱写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事业新篇章。

北京城市副中心“1+1+7+22”儿科医联体的建立,将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建设全覆盖。医联体将通过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速儿科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与区域均衡布局。

在医疗服务体系构建方面,医联体将以“医”为本,秉持“合理规划、资源可及、缩小差距”的原则,满足副中心儿童就医需求,促进儿童疾病预防、筛查、诊治的闭环管理。在区卫生健康委、妇幼保健院的支持指导下,组织实施社区儿科全覆盖建设项目,助力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门诊建设、设备设施、人员配置、组织管理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提升,确保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儿科,缩小不同地区、不同社区机构间的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差距。同时,优化儿科家医服务模式,提高儿童签约比例,拓展儿童慢病管理、儿童保健服务等家医服务范围。此外,通过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帮扶支援、专家出诊带教等方式,协助妇幼保健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组建优质专科团队,提升诊疗能力,把控诊疗质量,形成规范诊疗路径,让副中心乃至京津冀地区的患儿均能享受到同质化诊疗服务,逐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诊疗服务的同质化、标准化发展。

在分级诊疗与儿科服务衔接方面,医联体以“联”为纲,畅通上级医院与基层社区双向转诊渠道,依托妇幼保健院建立儿童诊疗中心。建立“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妇幼保健院-基层社区”三级转诊模式,其中首都儿童医学中心重点承接疑难杂症患儿,妇幼保健院和其他二三级医院主要负责急危重症患儿救治,并借鉴门诊分级诊疗模式,实施儿科床位动态预留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网格化”管理,承担儿童基础疾病和轻症诊治,以及病情平稳患儿的长期诊疗与康复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东直门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等中医专科优势,协助在妇幼保健院打造中医儿科名医工作室,加强儿童中医治未病能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宣传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引导儿童未病先防,健康成长。逐步建立以中医为主导、西医协同的多学科(MDT)诊疗模式,丰富中医儿科治疗手段。

未来,医联体还将逐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指导单位、核心枢纽、协同单位、网格单元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推进副中心区域内患儿病历、治疗、住院、检查、检验等信息共享,持续完善电子病历建设,推动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结合儿童慢病诊治工作,完善医联体内长期处方管理,共享慢病患儿信息,利用信息化促进合理用药,为城市副中心儿童提供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院精益运营管理专区

【系列直播,抢先观看】系列直播分享将涵盖最新的医院运营管理理念和行业趋势,帮助医院实现人、财、物三项核心资源精益管理。

【标杆探访,抢先报名】优先健康界年度标杆医院运营管理主题探访名额,提供实地考察机会,亲身体验和学习标杆医院的先进运营管理经验做法。

【互动交流,持续学习】线上社群随时交流,专家讲师不定时分享优质运营管理学习资料内容,行业经验。

【解决方案,提升效率】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提供医院运营管理优选解决方案,帮助医疗机构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和技术进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儿童,儿科,卫生,社区,健康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第八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