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过敏体质多维营养管理论坛圆满落幕

2025
04/18

+
分享
评论
健康界发布
A-
A+

跨界协作构建立体防护体系,推动科学喂养理念落地

2025年4月17日,由中国营养学会担任学术指导单位、Kingslac可维思主办,新华网大健康媒体支持、京东健康公益支持的“婴幼儿过敏体质多维营养管理——从钙补充到免疫赋能”科普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儿科、营养科、儿保科等领域的权威专家齐聚现场,深入探讨食物过敏婴幼儿从钙到肠道功能等的营养管理议题。

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王瑛瑶研究员、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丁国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主任医师张晚霞、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郭丽娜等嘉宾应邀出席了本次论坛。

“婴幼儿过敏体质多维营养管理——从钙补充到免疫赋能”科普论坛活动现场

牛奶过敏婴幼儿面临钙摄入和吸收双重困境:肠道屏障受损与饮食回避

近年来,全球儿童食物过敏发生率不断攀升。有研究发现,我国0~5岁儿童食物过敏自报患病率为4.81%,且随年龄增长呈现递增趋势,其中0~5月龄、6~23月龄婴幼儿以及2~5岁学龄前儿童的食物过敏自报患病率分别为0.81%、4.68%和5.26%。常见的过敏食物为虾类、蟹贝类、鱼类、离蛋类、奶类和水果[1,2]。    

食物过敏会导致肠道屏障损伤。一方面,肠道对分子量较大的抗原物质的通透性显著增加,导致食物过敏发生的风险增加[3]。另一方面,细菌、毒素也可以通过受损肠道屏障进入体内,进一步加重食物过敏反应,影响肠道屏障功能[4]。   饮食回避是目前食物过敏治疗的主要方法[5-8],但长期饮食回避可能会引起能量、宏量及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风险[9-12]。诸如牛奶过敏婴幼儿通常采取饮食回避减少对牛奶蛋白的接触,这一定程度上导致奶摄入不足,并影响膳食钙摄入量。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丁国芳分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主任医师张晚霞分享

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郭丽娜分享

此外,过敏婴幼儿的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明显降低,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会少于健康婴幼儿,而有害菌(如梭状芽孢杆菌和葡萄球菌)则会高于后者[13]。为了提升钙的吸收率,一是改善过敏婴幼儿的肠道环境,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为营养干预提供良好基础,为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创造,提高肠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二是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在有明确需要补充的前提下,可以选择温和的钙补充剂,因为离子钙浓度、离子钙的吸收速率及其通过肠道的时间都会影响钙在体内的吸收;三是回规避常见过敏原,避免刺激婴幼儿的敏感肠胃。    

跨界协作构建立体防护体系,推动科学喂养理念落地

本次科普论坛汇聚了医学、营养、产业三方力量,致力于探讨过敏婴幼儿构筑营养支持、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的立体防护体系,特别围绕牛奶蛋白过敏婴幼儿包括钙在内的多维科学喂养提供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营养指导方案。

后续,在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的指导下,可维思联合多位专家针对牛奶蛋白过敏等群体打造《过敏体质儿童钙等营养素补充科普手册》。该手册旨在推动家长从食物回避到多维营养管理理念的升级,促进科学的婴幼儿家庭喂养实践应用。

科普手册启动仪式    

本次论坛的举办标志着我国过敏婴幼儿营养管理进一步迈入细分化、专业化阶段。作为长期深耕母婴营养健康领域的专业品牌,可维思将继续以科研为核心,持续深化与权威机构战略合作,将国际前沿的营养管理知识转化为精准、便捷的营养膳食补充解决方案和通俗易懂的理论科普知识。

未来,可维思将通过持续的科研投入、科技创新与科普教育,助力食物过敏婴幼儿家庭可能的营养不良和营养不均衡问题,为过敏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坚实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琚腊红,赵丽云,魏潇琪等.中国0~5岁儿童食物过敏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4,45(6):817-823

[2]Sicherer SH, Warren CM, Dant C, Gupta RS, Nadeau KC. Food Allergy from Infancy Through Adulthood.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 2020;8(6):1854-1864.

[3]Niewiem M, Grzybowska-Chlebowczyk U. Intestinal Barrier Permeability in Allergic Diseases. Nutrients. 2022;14(9):1893.

[4]Poto R, Fusco W, Rinninella E, et al. The Role of Gut Microbiota and Leaky Gut in the Pathogenesis of Food Allergy. Nutrients. 2023;16(1):92.

[5] Ebisawa M, Ito K, Fujisawa T, et al. Japanese guidelines for food allergy 2020[J]. Allergol Int, 2020, 69(3): 370-386.

[6] 周薇,赵京,车会莲等. 中国儿童食物过敏循证指南[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 37(8):572-583.

[7] Sampson HA, Aceves S, Bock SA, et al. Food allergy: A practice parameter update-2014[J]. 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4,134(5):1016-1025.

[8] Muraro A, Werfel T, Hoffmann-Sommergruber K, et al.EAACI food allergy and anaphylaxis guideline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food allergy[J]. Allergy, 2014, 69(8):1008-1025.

[9] Doulgeraki AE, Manousakis EM, Papadopoulos NG. Bone health assessment of food allergic children on restrictive diets: a practical guide[J]. J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o,2017,30(2):133-139.    

[10] Robbins KA, Wood RA, Keet CA. Milk allergy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growth in US children[J].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14, 134(6): 1466-1468. e6.

[11] Mehta H, Ramesh M, Fenille E, et al. Growth comparison in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food allergies in 2 different demographic populations[J]. J Pediatr, 2014, 165(4):842-848.

[12] Christie L, Hine RJ, Parker JG, et al. Food allergies in children affect nutrient intake and growth[J]. J Am Diet Assoc, 2002, 102(11): 1648-1651.

[13]Ke H, Yao H, Wei P.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gut microbiota and allergic diseases in children. Curr Res Microb Sci. 2025;8:10036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chenxiaoyue@hmkx.cn
关键词:
过敏,肠道,食物,婴幼儿,营养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第八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