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肿瘤微创治疗再获突破!国际首创上海美杰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新增肺部适应证

2025
04/23

+
分享
评论
健康界
A-
A+

多模态治疗肺部肿瘤具有出血少、疼痛轻、并发症少、损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在近日举行的抗癌协会微创治疗年会上,上海美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隆重发布了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肺部适应证,临床抗癌又添新利器!

业界专家共同见证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肺部适应证上市

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

一、肺肿瘤高发,传统消融技术仍有局限

肺癌作为全球癌症头号威胁,每年夺走超180万人的生命。我国更是该疾病重灾区——2022年新发患者超百万,五年生存率不足20%。

传统的肺部肿瘤治疗方式创伤大、恢复慢,并对肺部功能有损伤,影响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消融技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技术优势进入NCCN等多项国际国内指南,获得了广泛的临床认可,成为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但常规的消融使用冷、热或者电的单一能量灭活肿瘤,存在一些技术上的局限性,导致临床应用受到相应限制:

热损伤的难题:肺肿瘤多发生于毗邻血管、气管、胸膜等部位,单一热能量(射频、微波)消融范围很难控制,治疗时容易损伤气管、血管和胸膜,从而造成并发症。这使得毗邻血管、气管、胸膜、肺门等危险部位的病灶成为热消融的治疗禁区。

效率的困境:冷冻消融需多次循环,射频消融因肺组织高阻抗而能量耗散,使得治疗效率降低,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风险。

出血的风险:冷冻治疗会损伤血小板,导致术后出血的风险增加。

异质病灶的挑战:肺肿瘤分为实性、半实性、磨玻璃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病灶性质不同,治疗方案迥异。医生需要通过对患者病灶的详细评估,并对技术熟练掌握,才能确保治疗不出现病灶残留或过度消融。

二、多模态创新技术,重新定义肺部肿瘤微创治疗

多模态肿瘤治疗技术是一项国际首创的肿瘤微创治疗技术,通过将毫米级直径的多模态治疗探针插入肿瘤内部,利用液氮对目标肿瘤病灶进行超低温预冷冻,降低治疗疼痛感,形成可视化的冰球,标定治疗区域,通过个性化的治疗规划,精准调控进行射频场加热。冷热快速交变产生的热应力和剪切力,破碎肿瘤细胞,灭活肿瘤,同时,快速释放出具有活性的特异性抗原,激发抗肿瘤免疫响应,犹如给患者注射了“自体肿瘤疫苗”,抑制肿瘤复发与转移。 

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是一种全新的肿瘤治疗范式,即局部微创消融,激发全身抗肿瘤免疫。该系统以全新升级的三项核心技术,重新定义肺部肿瘤微创治疗:

1、“S系列超微多模态治疗探针”,实现更小创伤、更少并发症

全新的“S系列超微多模态治疗探针”,以纳米工艺实现1.8mm微通道多模态能量传输,探针截面积减小20%,创伤更小,降低气胸等并发症发生概率。

2、4D精准热剂量控制,破解危险部位治疗难题

传统的单一冷冻消融,冰球内-40℃至0℃区域是消融的盲区,存在治疗边缘易复发,术后易出血的风险。医生在术中也无法清晰地评估其有效的消融区域。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全新的4D热剂量控制技术温度控制精度达0.3℃,治疗区域边界控制达到毫米级,实现冰球0℃边界即为有效消融范围。在治疗过程中形成特有的“蛋壳征”,实现消融范围的可视化。临近危险部位(气管、血管、心脏等)的肿瘤利用该技术也能进行安全的治疗,突破传统技术治疗禁区。

3、自适应治疗反馈系统,辅助异质病灶精准治疗

系统搭载的自适应治疗反馈功能,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实时监测温度、阻抗等多种实时参数,辅助医生进行精确的术中反馈调整,结合预冷冻过程,对不同质地肿瘤组织均一化处理,有效解决实性、半实性、磨玻璃异质化病灶精准治疗的难题。与此同时,充分释放活性抗原,激发抗肿瘤免疫响应。

部分公开报道显示,该技术已经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等顶级医疗机构开展了肺部临床应用研究。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主任杨继金教授接受采访时提到,多模态肿瘤治疗技术通过预冷冻可有效降低肺组织阻抗,提升射频场加热效率,使治疗范围明显提升,并且疼痛感轻,治疗范围可视化控制。相对于传统冷冻多循环治疗,多模态治疗时间缩短40%,效率更高。应用多模态治疗肺部肿瘤具有出血少、疼痛轻、并发症少、损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临近肺门处病灶安全消融病例影像

据悉,在多模态肺部肿瘤临床应用研讨会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委、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翟博教授表示,多模态肿瘤治疗技术以微创方式,激发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效应,值得进一步深入开展临床研究探索。通过内源性抗肿瘤免疫的激发,重塑肿瘤免疫环境,实现肿瘤从“冷”到“热”的逆转,将有望为肿瘤免疫治疗响应率低、持久性差、易形成耐药等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20年破局路,源头创新带来抗癌新疗法

国际首创的多模态肿瘤治疗技术,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创新团队历经20年研发的“中国智造”。

研发团队聚集肿瘤消融治疗、免疫治疗、生物热物理、医学影像等领域的跨学科专业人才,从1999年开始,通过大量基础研究,建立了超低温冷冻结合射频场加热的精准肿瘤热物理消融模型,随后,研制出多模态微创探针原型,并建立热物理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模型。

2016年,该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多模态热物理免疫肿瘤治疗的理念和方法,相关成果发表于《Science》专刊等高水平杂志,授权数十项发明专利,获得了包括“十三五”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支持。

依托多模态热物理免疫技术平台转化的首款产品——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于2023年正式获批肝部适应证上市。

据悉,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已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等多家医院开展临床应用,并获得了上海市抗癌科技奖一等奖、“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十大项目奖”等众多荣誉。

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的支持下,美杰医疗团队携手众多顶级临床专家,正在持续探索多模态肿瘤治疗技术与多种现有肿瘤治疗手段联合的“1+X”内源性免疫肿瘤新疗法,为全球肿瘤患者带来更精准化、个性化的肿瘤治疗新方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美杰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第八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