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领衔燃BiG—这是一场压缩版的人类与自然界的斗争

2021
05/30

+
分享
评论
BiG生物创新社
A-
A+

第七届BiG年会现场

89161622350941724 70721622350942349 第七届BiG年会现场 * 以下内容以现场为准,观点未经所有报告专家审核 仅供行业参考交流!

主论坛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云致辞

董 晨:中科院院士、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院长、BiG理事长

46021622350942923

新冠疫苗,免疫策略下一步

张文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这次新冠疫情,我们打的满身都是汗,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药物可以快速清除病毒。新冠的干预目前很大程度上用的是非药物干预的方法。这个病毒在老年人当中的病死率是年轻人的几十倍,如此要消除掉这个疾病的不平等,就必须让大家都去实施充分的社交隔离。 

关于变异问题,只要病毒在复制,一定会变异。 这些变异、进化启示在自然界中是一个常态。很多人担心病毒今天产生的这些变异,会不会对疫苗产生逃逸。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首先,现在疫苗的普及率这么低,谈疫苗逃逸还为时过早。其次,当疫苗接种成功以后,病毒的变异会不会逃避疫苗对它的保护,尚未可知,还要看数据。新冠病毒的挑战,是它慢慢的成为常驻病毒,我们都得学会对付它。 原来我们对付这种病毒是通过自然选择,比如1918年一个大流行,通过几十年的时间慢慢也就过去了。但是在今天,在发展这么快的国家和社会,时代在加速,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几年,必须就得控制住病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是一场压缩版的人类与自然界的斗争, 最终就看谁跑的更快。挑战亦或机会,所有生物医药公司,期待用你们的科技让我们打赢这场战争,同时也为你们自己赢得利润。 

现场提问(部分):

Q:  有凝血障碍的人适合打新冠疫苗吗? 

A:  如果这个病人没有血栓性疾病,仅仅是因为血小板稍微低一点,现在都不是打疫苗的禁忌症。对于患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在接种疫苗期间最好是能够坚持服用原来的药物。原则上,越是老年人,越有基础疾病,感染风险越大,必要时要积极接种疫苗。 

Q:  您觉得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中国可以开放国门?   

A:  开放不开放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方国家发病率要很低。如果对方国家有大量的病人,基本不会同意这个国家进来。 第二就是我们自己要打好疫苗,所以我在这里强烈建议大家加快疫苗的注射,因为世界开放的大势浩浩荡荡,势不可当。哪个国家都要争取早日具备开放的能力。 中国肯定有能力迎接世界开放,所以今年要加快疫苗的接种,然后在世界上可以会和疫情控制得非常好,疫苗注射非常充分的国家实施互相开放。

24621622350943020

肝癌免疫治疗策略与新突破

朱秀轩(Andrew X. Zhu):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嘉会国际肿瘤中心主任     

目前,早期肝癌术后复发率仍然很高,探索有效辅助治疗甚至是新辅助治疗有望提高治愈率。对于晚期的肝癌患者,由于肝癌的病因差异大,因此,在分子水平上有很强的异质性。有些在其他肿瘤中治疗效果非常好的分子靶向药,在肝癌中的突变较低,影响了这些靶向药在肝癌中的使用。     

肝癌的未来靶向疗法的突破方向是寻找一些新的靶点,特别是一些之前认为不可成药的靶点。除了靶向治疗,一些免疫调节剂也在临床研究中被证明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其他疗法的联合用药相比于传统的一线治疗有显著优势。     

但是对于多种联合用药方案,如何选择人群,使患者能够选择一个方案,而不是另一个方案是目前所面临的新的挑战。除此之外,如何探索对于肿瘤缓解,耐药以及毒性出现的预测性的标记物也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未来,对于其他免疫检查点的开发探索,还有对于细胞疗法的开发,对肝癌治疗下一个春天的到来,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方向。    

51231622350943113

New targets from the RNA world

肖昌春:赛诺菲中国研究负责人,赛诺菲中国研究院院长     

从学术界到工业界,不管是赛诺菲还是中国成千上万家公司,大家做的靶点其实都比较集中,做新靶点发现的人很少,这是工业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不是没有新靶点造成的,而是需要我们花时间和精力把这些新靶点给找出来。       

从基础免疫学研究出发找新的Biology,新的靶点,进行创新药物研发,是我们这代医药人必须要走的路。虽然这条路很漫长、很曲折,但是值得我们去做。因为美国人、欧洲人都在看着我们。中国过去其实没做出太多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药。现在我们有人才,有资源,也有政策,能不能在将来10-15年之内做出创新药来,是我们这代人面临的挑战。    

7141622350943507

多抗潮头:开发新一代生物药技术创新

周伟昌:药明生物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CTO‍‍‍‍‍‍‍‍‍‍‍‍‍‍‍‍‍‍‍‍‍‍‍‍‍‍‍‍‍‍‍‍‍‍‍    

国内这几年创新的步伐非常快,不仅是药物分子的创新,还有很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最重要的一点是尽快满足临床需求。

ADC药物这几年这么火爆,一个原因是它临床效果好,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技术创新。这几年通过技术创新把抗体和小分子payload和连接子做到一体化,全部打造得非常好,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除了ADC,双抗药物由于结构的复杂性,在生产和质控上的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的话,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不同的技术创新,不单是包括上游、下游,还包括分析和制剂,通过这些技术创新我们可以把双抗的项目做得非常好和非常快。

此外,我们通过技术创新也加速了生物新药的开发进程,例如我们赋能VIR Biotechnology研发的抗新冠中和抗体已经获得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 EUA,以破纪录的速度赋能该抗体实现从DNA到EUA的里程碑,大大缩短了传统8-10年的研发时间,也体现了技术创新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整理 |施赛玲、马嫣妍、刘晓玥 编审 |李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张文宏,BiG,年会,疫苗,靶点,药物,肝癌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