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烦恼:生活上的杂乱琐事,工作上的不顺心,感情上的磕磕碰碰……当遇到这些事情时,我们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
文章转载自:江西省中医院血液科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烦恼:生活上的杂乱琐事,工作上的不顺心,感情上的磕磕碰碰……当遇到这些事情时,我们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若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中,不仅工作、生活、学习会受到很大影响,还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一、什么是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主要是指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难过、不快、忧郁等情绪。主要包括两种情绪体现形式:①持久性的消极情绪体验,它是指在引起悲、忧、恐、惊、怒、躁等消极情绪的因素消失之后,主体仍很长时间沉浸在消极状态中,不能自拔;②过度性的情绪体验,它是指心理体验过分强烈,超出了一定限度,如狂喜、过分激动等。持久性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过度性的情绪体验都有危害性,危害的程度因人而异。过度的情绪体验致病一般起病急,易被察觉,持久的消极情绪致病由于起病缓慢,往往不易被重视。
二、不良情绪影响人类健康
不良情绪可导致下丘脑、脑下垂体、自主神经系统生化改变,由此引起身体各器官功能的变化。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癌症、高血压、冠心病、溃疡、神经官能症、甲亢、偏头痛、糖尿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而其中最主要的心理因素是不良情绪状态。
①不良情绪与高血压。不良情绪会增加患高血压的概率。有研究发现: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者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当人们出现不良情绪时,身体中的交感神经就会释放出大量的信号,导致人们的心率和血压都会上升。
②不良情绪与胃溃疡。胃溃疡的发病与不良情绪有一定的关系。长期精神紧张,情绪低落,可引起植物神经的功能紊乱,使胃粘膜平滑肌及血管痉挛收缩,可导致胃粘膜缺血和分泌失常,诱发胃病。
③不良情绪与癌症。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长期压抑和不满的情绪,容易诱发癌症。情绪与癌症的治疗效果和癌症的复发率,也有明显的关系。愉快的情绪有利于癌症的治疗,悲观消极的情绪则会使癌症加剧。
三、中医对不良情绪的认识
中医认为,良好的情绪及平和的心态能预防疾病的发生。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不良情绪则会直接伤及脏腑,《灵枢·百病始生》说:“喜怒不节则伤脏”。不良情绪伤及脏腑,首先影响脏腑气机,致脏腑气机紊乱,故《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脏腑气机紊乱可进一步导致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引起血瘀、痰饮、湿郁、食郁等病变,继发多种病症。
①不良情绪易伤肝。五行对应五脏,肝属木,肝脏具有像树木的枝条一样生长,升发,舒展的特性。如果不良情绪持久,就会导致肝气不能舒展,气机郁滞,出现两胁胀痛,月经不调,善太息等症,气郁化火,还可引起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
②不良情绪还易伤脾。五行配五脏,脾属土,脾脏像土地一样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的作用。脾可运化饮食物,将饮食物转化为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濡养全身。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胃,伤及脾胃,致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的功能受损,可出现食欲下降,脘闷嗳气,腹胀,胃痛等症状;
③此外,不良情绪还可伤及心、肾。一方面,因心主神志,七情皆从心出发,故无论何种情绪致病都可损伤心神;另一方面,因肝失疏泄,肝血亏虚,脾失运化,气血生化乏源,致心神失养,可出现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等症状。肝气郁结化火,火郁伤阴,还可伤肾,心失所养,肾阴被耗,可导致阴虚火旺或心肾阴虚证,出现失眠多梦,盗汗,健忘等症。
不良情绪持久伤及脏腑,致脏腑气机紊乱,机能失常,气血运行不畅、津液代谢失常,气滞血瘀、痰饮内生,气滞、痰饮、瘀血互结,还可导致瘿病(甲状腺疾病),乳癖(乳腺增生)甚至癌病的发生。
四、如何调节不良情绪
健康最大的敌人是自己。2500年前的希波克拉底曾说:“疾病的痊愈是要通过自身的自愈力,医师只是在旁协助而已。”不良情绪首先要靠自己排解,如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运动等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
①自我调节。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当自己的情绪不好时,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通过游戏,打球,听音乐等活动使自己从不良情绪中解脱。也可换个环境,风景优美的环境会使人精神振奋,忘记烦恼。合理地宣泄:使用恰当的方法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可以向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倾诉,也可以大哭一场,或者通过跑步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②运动调节。打太极:打太极拳不仅要求四肢和身躯协调、动作柔和、呼吸有节律,而且精神要高度集中,排除杂念,有利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进而排解压力。每天练太极拳20分钟,减压效果最佳。练瑜伽:研究表明,每周3次,每次1小时的瑜伽可以提高体内神经传递物质的水平,缓解焦虑,使人自信。骑自行车:骑30分钟自行车后,运动者会感觉浑身更有劲。建议每周应中速或慢速骑自行车3次,每次15分钟。
不良情绪持久会影响脏腑气机,使脏腑气机紊乱,出现头晕、头痛、失眠、胃痛、食欲不振、月经不调等症状,气机紊乱致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还可继发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多种良恶性肿瘤等疾病,此时除通过自身排解不良情绪外,可借助于中医中药的帮助。
①中药。调畅气机是中医调节不良情绪的基本原则。早期疏通气机对于防止病情发展,变生他病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理气开郁药物有:柴胡,枳壳,合欢皮,香附,玫瑰花等。可根据症状及舌脉象辩证而选用不同的药物。实证,首当理气开郁,并应根据是否兼有血瘀、痰结、湿滞、食积等分别采用活血、降火、祛痰、化湿、消食等法。虚证则养心安神,或补益心脾,滋养肝肾;虚实夹杂者,又当视虚实的偏重而虚实兼顾。
②中成药。现今市面上有很多调节情绪的中成药,如四逆散、逍遥丸、柴胡舒肝丸、解郁安神颗粒等,对调节情绪起着一定的作用,可配合中药一起使用,推荐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一位英国哲学家曾说:“生命的潮汐因快乐而升,因痛苦而降。”生活不可能处处是高潮,平凡的日子总会遇到糟心的人和事。学会用乐观、平和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一旦产生了不良情绪后学会及时调节,才能提高自身的自愈力,远离疾病。
专家介绍
曾英坚: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具有丰富的西医临床、中医临证及中西医结合诊疗经验。擅长恶性血液病、肿瘤化疗后的中医调治及不能耐受化疗恶性血液病、肿瘤的中医治疗;擅长中西医综合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贫血、过敏性紫癜、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擅长中医药联合个体化减毒增效化疗方案、去甲基化方案、最新医学技术及转化医学方案综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和老年恶性血液病。目前中西医结合诊疗血液疾病的技术水平处于省内领先及国内先进水平。
还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更年期综合征以及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头晕乏力、心慌失眠、抑郁心烦、自汗盗汗、手足心汗、畏寒燥热、月经不调、口苦口干、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等内分泌失调性疾病的中医调治和中医疑难杂病的治疗。
学术任职及荣誉: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病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中西医整合医学学组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血液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疾病诊疗专家组专家成员,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中青年专家,全国第四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江西省首批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获江西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卫健委抗疫“记大功”奖励。
刘凡: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七年制,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理事,江西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委会副主委,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分会常委,江西省整合型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目前已主持厅级课题2项,参与省厅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篇,主编论著2部,参编人卫版著作2部。长期从事血液病及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瘤等各类血液病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