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的内涵是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紧密型医共体能否高效运转,均衡医疗资源,落实分级诊疗是关键。
建设责任共同体、管理共同体、服务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紧密型医共体,解决部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有所弱化的问题,满足群众希望就近“看得好病”的需求,是庐江县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成立的初衷。
近日,在乌镇召开的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健康县域传播平台、健康界、搜药联合主办的“新时期,县域智慧医院建设”论坛上,记者见到了出席本次论坛的庐江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殷文兵。
统一认识 形成合力
在与殷文兵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庐江县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成立于2019年7月,以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下辖10所卫生院、149所村卫生室,服务人口近63万,有二级综合医院2所,一级甲等医院3所,其中全国群众满意的卫生院2所、村卫生室2所。
提起庐江县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殷文兵脸上的自豪与骄傲显而易见,他介绍到“庐江县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成立以来,按照“两包三单六贯通”的建设路径和“强龙头、带基层、建机制”的思路,充分发挥牵头医院“龙头”作用,充分依靠镇村两级卫生机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体系,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积极推进“八统一”(行政、人员、财务、绩效考核、医疗业务、药械业务、医保基金、信息系统)管理”。
回忆起这几年为建设紧密型医共体做出的种种努力,殷文兵的语气逐渐严肃,每一条路线,每一项举措,每一个方案,无一不是全医共体上下共同讨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联系紧密、资源共享、利益同向、医疗重振’就是我们医共体的新局面”,殷文兵语气里透露的喜悦与自豪,让记者也感受到了医共体形成现在局面的来之不易。
据悉,庐江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成员单位具备开展50种以上常见病诊疗能力,7个分院能够开展一、二类手术,9个分院更是可以做到急诊24小时接诊等。
医共体“梗阻点”如何破局
诚然,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仅凭哪一个人,哪一家医院使使劲,费费力就能一蹴而就的,提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殷文兵的眉头紧锁了起来,沉思片刻后,他缓缓开口道:“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涉及范围广,牵涉人员多,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
据殷文兵介绍,紧密型医共体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梗阻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县镇村管理人员与职工在思想认识上仍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原先重公卫轻医疗的工作方式仍在影响,需要转变为医防融合发展模式;镇卫生院难以留住人才;对政策宣传与执行力度不够,群众对分级诊疗的目的和意义了解不够,经常出现患者不经转诊随意去上级医院就诊,或受固有的就医习惯影响,片面地追求大医院、名专家,出现“盲目就医”“小病大治”现象,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浪费了医疗资源;人民群众对卫生院乃至于对县级医院的认同度不高,需要不断开展面对面的科普培训和交流;信息化水平不高,存在孤岛,导致县镇村连续的诊疗业务难以有效整合,需要加快区域互联互通建设。
说起留不住人才,殷文兵惋惜之情油然而生,他叹着气说:“10所分院共分配36名定向生,现已离职20人,下剩16人,其中8人在规培,另外8人未来三年服务期满,均有离职意向。没有人才,还谈什么建设呢?”
党建引领 “点面结合”
分级诊疗的内涵是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紧密型医共体能否高效运转,均衡医疗资源,落实分级诊疗是关键。殷文兵结合庐江县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的经验做法,总结出落实分级诊疗的几点要素。
加强党建引领,集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委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医院党委获“合肥市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为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完善体系建设,创新管理方法。
集团成立了“三办十三中心”,对分院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推出“点面结合”管理法,实行全面包保和分工负责制。通过“六贯通”来提升镇卫生院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专家资源上下贯通、医疗技术上下贯通、药械保障上下贯通。
制定奖惩机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县医院选派科室主任、护士长担任卫生院的第一副院长、护理部主任负责医疗护理管理工作,派驻不同专业骨干医师下基层帮扶,定期安排分院临床医技人员和村医到总院轮训。
建立移动医院,定期由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深入到村卫生室、村民家中开展巡诊服务,建立慢病管理工作群。设立集团中心药房,统一用药范围,统一负责药品采购、配送、药款支付,统一药事管理。建设县镇村三级信息网络,成立了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会诊中心,为分院提供远程诊疗服务。
利用信息系统,建设急救分站、胸痛救治单元、卒中绿道等,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医疗急救就在身边,县医院专家就在身边,在基层成功打通最后—公里服务,在县医院开展了“顺畅最后一米”活动,正在建立“上车即入院”流程再造工作,努力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区域诊疗理念,也促进了老百姓对镇卫生院的重新了解,逐渐重建起信任。
“近年来,经过我们不断的努力,分级诊疗已取得初步成效”殷文兵面带笑意的说到:“2022年十所分院门诊量等与2021年相比均有增长,出院病人增21.26%,龙桥分院获“中国乡镇卫生院500强”称号。泥河、乐桥、矾山卫生院通过了胸痛救治单元认证。”
强龙头有“硬招”
当记者问到庐江县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是如何做到强龙头时,殷文兵稍作沉思,说到:“通过主动上联优质医疗资源积极主动地与北上广医院和合肥市区的省市医院进行联系,加强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加快二十大中心建设,使得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其中,殷文兵重点谈了谈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举措,他说到:“实行请进来和送出去,庐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疗人才的培养,自2019年起每年投入专项资金推进“北上广”进修项目,推出“导师制和师带徒”,择优选拔青年骨干与上级专家建立“1对1”师生关系;另外“定方向,明目标”,行定期考核,确保人才培养效果。”
“学科建设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殷文兵对医院的学科建设也志得意满,他说到:“大综合、小专科”“大专科、小综合”“亚专科和赛马机制”,是我院学科建设的三大法宝,另外我院开展的尊老爱幼专项行动取得一定成效,荣获合肥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获安徽省首批“老年友善”医院称号。
庐江县人民医院在技术创新与能力提升方面也取得一定成绩,据殷文兵介绍,2022年三级医院核心技术完成率达72.26%,开展率达82.90%。省级适宜技术项目136项,医院开展116项,较上年新增23项。
据悉,2022年庐江县人民医院入选首批“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名单,心衰中心成为国家级基层心衰中心建设单位,麻醉科成功纳入中国医师协会县级医院麻醉科品质提升计划试点医院。同时在所有卫生院建设了急救分站、胸痛救治单元和卒中绿道,实现心电图一张网,总院建立了急救一体化、创伤一站式服务,实现了“基层送得来,总院救得了”,急救创伤中心服务量始终位于省创伤救治联盟的综合排名前6位,2023年将持续推进村卫生室心电一张网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近几年,庐江县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立足于“强县域、强基层”,在医共体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细化措施,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医院综合能力明显提升,2021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得B+,位列省内县级综合医院第二名。
采访最后,殷文兵还提到了下一步的规划,他说到:“在今年和十四五期间,集团的主要工作是围绕“四大目标”和“三大重点工作”来推进,四大目标为创三甲、千县工程样板医院、县域医共体示范版、全国百强县医院,三大重点工作为综合医改省级试点示范县、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医院、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同质化服务模式试点工作。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和专科水平,使县级公立医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责任编辑:程然
审核:王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