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瘤是良性颅内肿瘤,常导致单侧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等症状。治疗包括随访观察、手术切除和立体放射治疗,术后需定期复查和精心护理。
听神经瘤多见于30岁至60岁的成年人群,多数单侧发病,早期患者会时感单侧渐进性听力下降、耳鸣,部分患者可表现为突发性耳聋。由于人们对于听神经瘤这一疾病的陌生感及认识不够全面,常在疾病发生时而不自知,导致肿瘤越长越大。
听神经瘤是什么?有哪些症状表现?该如何治疗?术后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山东省耳鼻喉医院侧颅底外科韩月臣主任给出了解答。
听神经瘤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颅内肿瘤,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约占颅内肿瘤的7%-12%,多起源于前庭神经雪旺氏细胞,极少数起源于耳蜗神经,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听神经瘤,顾名思义,主要影响患者的听力。但是,听神经瘤的危害远远不止于此。肿瘤较小时,不易察觉,随着肿瘤的缓慢生长,逐渐压迫耳蜗神经及前庭神经,导致患侧听力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丧失,此过程可表现为渐进性也可表现为突发性,另外患侧前庭功能下降,导致平衡问题,如眩晕,走路不稳等表现;随着肿瘤的继续增长,压迫到三叉神经,出现三叉神经痛甚至面部麻木感;对于晚期病人长期压迫面神经,出现面肌抽搐甚至面瘫症状;最严重的压迫小脑组织导致共济失调,出现颅内高压及脑疝症状,威胁生命安全。
以往手术切除是听神经瘤治疗的最主要选择,但随着磁共振等影像技术的进步,听神经瘤早期检出率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微小听神经瘤得以发现。治疗方法不再局限于单纯手术切除,而是采取随访观察、手术切除、立体放射治疗等多种手段,处理策略也倾向于个体化和多学科协作。
对于小听神经瘤患者,听力正常,没有眩晕症状,只是偶然在做影像学检查时发现,此类患者更强调随访观察,建议每6个月复查一次核磁共振,若肿瘤没有增长也没有新发症状可暂不做处理。
听神经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随着肿瘤的逐步长大会导致一些严重后果,手术切除是目前比较好的治疗方式,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自身术前是否有实用听力,肿瘤位置和肿瘤大小进行综合考虑,从而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对于特别小术前有听力的肿瘤患者可以考虑做保留听力的听神经瘤切除手术。
立体放射治疗有其局限性,短期效果而言听神经和面神经功能保留好,没有手术创伤,但对周围正常脑组织和神经组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且不能真正达到肿瘤的治愈。并且肿瘤一旦再生长,需要手术,会增加手术的难度,且面神经功能的保存率也会明显下降。
听神经瘤患者虽然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切除,但是也同样离不开术后的精心护理及定期复查。韩月臣提醒,听神经瘤是一种进展缓慢的良性肿瘤,并不可怕,只要早发现、早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还是可以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