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双重修饰策略,成功破解肝损伤修复难题

2025
04/02

+
分享
评论
ANEXT安龄生物
A-
A+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为治疗肝脏损伤提供新策略。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是一种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伤,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也被看作是药物的一种特殊"伤害"。据报道,可导致肝损伤的药物至少1000种,药物性肝损伤在普通人群中的真实发生率常很难确认。我国估算的年发生率至少为23.80/10万,高于其他国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另外值得关注的是,DILI 也逐渐成为全球急性肝衰竭的主要病因。

由于致损药物种类的复杂性、人群异质性以及缺乏特异性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有效干预措施,使得 DILI 的治疗面临一定挑战性。

3月21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王琳教授团队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研究工作,发表了题为:A combined "eat me/don't eat me" strategy based on exosome for acute liver injury treatment 的研究论文。创新性提出"吃我/别吃我"双重修饰策略,让外泌体化身智能药物快递车,成功破解肝损伤修复难题。

25641743581190820

肝脏血窦内皮细胞(LSEC)是肝脏微环境的核心调控者,具有重要的血管分泌功能,通过分泌 Wnt2 等多种因子激活肝细胞 β-catenin 信号,是启动肝细胞再生的关键信号。但当肝损伤发生时,LSEC 功能受损导致 Wnt2 分泌骤减,再生信号中断。传统药物递送系统面临的困境在于:如何将治疗性分子精准送达 LSEC 传统药物递送系统常被肝脏巨噬细胞"拦截",导致疗效大打折扣。该团队通过整合 LSEC 靶向肽修饰、吞噬逃逸设计及 mRNA 高效递送三大核心技术,提出"工程化外泌体介导的 LSEC 功能重编程"策略,推动工程化外泌体从"单一功能修饰"向"多模态协同治疗"跨越,突破现有工程化外泌体的技术瓶颈。

具体来说,研究团队用 DMPE-PEG2000-CRLTRKRGLK 对 bEnd.3 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进行功能化处理,以增强其对肝窦内皮细胞(LSEC)的靶向能力;由此产生的 RLTR 修饰外泌体(命名为 RLTR-Exos)负责"吃我"策略。

相反,"别吃我"信号是通过使用源自 CD47OE-bEnd.3 的 CD47 工程化外泌体实现的,这进一步减少了外泌体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清除。此外,通过慢病毒转染将治疗性核酸药物(Wnt2 mRNA)稳定封装到外泌体中,从而构建了 RLTR-Wnt2@ExoCD47。

实验结果显示,在对乙酰氨基酚(APAP)和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中,RLTR-Wnt2@ExoCD47 有效地减少了外泌体被 MPS 捕获和降解,增强了其在 LSEC 的靶向和积累,并改善了小鼠肝损伤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

23361743581200192

该研究的亮点:RLTRKRGLK 多肽的表面修饰,使 LSEC 靶向的外泌体递送成为可能;表面工程化表达 CD47 蛋白通过"别吃我"信号降低巨噬细胞的清除;RLTR-Wnt2@ExoCD47 可减轻肝脏坏死,促进肝脏再生。

89711743581208724

总的来说,该研究开发的工程化外泌体平台,为药物性肝损伤提供了一种治疗新策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药物,肝损伤,LSEC,治疗,工程化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第八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