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时常感觉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仿佛肩膀被 “锁住” 了一般?如果是这样,那您可能要警惕肩周炎了。
肩周炎防治指南:告别肩部困扰
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时常感觉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仿佛肩膀被 "锁住" 了一般?如果是这样,那您可能要警惕肩周炎了。作为一名专注于健康教育的医务工作者,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讲讲肩周炎的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肩周炎?
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也被称为 "五十肩""冻结肩" 。它主要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不明原因自限性无菌性炎症,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二、肩周炎有哪些表现?
1. 疼痛:这是最明显的症状。初期疼痛较轻,多为钝痛或隐痛,随着病情发展,疼痛逐渐加剧,可为持续性疼痛,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常常影响睡眠。很多患者会在半夜因肩部疼痛而醒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 活动受限:肩部各方向活动均受限,以外展、上举、内旋外旋更为明显。比如,抬手够不到高处的东西,穿脱衣服、梳头等日常动作变得困难。有的患者甚至无法将手臂向后背,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
3. 肩部怕冷:不少肩周炎患者肩部特别怕风怕冷,即使在炎热的夏天,肩部也不敢吹风,需要用衣物遮盖。
三、肩周炎是怎么发生的?
1. 年龄因素:肩周炎好发于 50 岁左右的人群,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肩部软组织会出现退行性改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容易引发肩周炎。
2. 肩部劳损: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素。例如,经常进行肩部上举、外展等重复性动作的工作,如油漆工、装卸工等,肩部肌肉、肌腱、滑囊等组织反复受到牵拉,容易劳损,进而引发肩周炎。
3. 外伤: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如果治疗不当,也可能会导致肩周炎。比如,肩部受伤后没有得到充分休息和正确治疗,受伤部位的组织发生粘连,就可能发展为肩周炎。
4. 其他疾病影响:一些疾病如颈椎病、糖尿病等,也可能与肩周炎的发生有关。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患肩周炎的风险比正常人要高,这可能与糖尿病导致的代谢紊乱影响了肩部组织的营养供应有关。
四、如何诊断肩周炎?
1. 症状判断: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以及肩部活动受限的情况等。如果患者出现上述典型的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症状,就会高度怀疑肩周炎。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的肩部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检查肩部肌肉力量、关节活动范围,以及是否存在压痛等。比如,通过让患者做外展、上举、内旋、外旋等动作,观察其活动度是否正常,同时按压肩部不同部位,判断疼痛点的位置和范围。
3. 影像学检查:
3.1 X 线检查:一般作为常规检查,主要用于排除肩部骨折、脱位、骨肿瘤等其他疾病。虽然肩周炎患者的 X 线片大多无明显异常,但可以通过 X 线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肩部疼痛的疾病,从而明确诊断。
3.2 磁共振成像(MRI):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肩部软组织的情况,如肌腱、韧带、滑囊等是否有损伤、炎症,MRI 检查就很有必要。MRI 能够清晰地显示肩部软组织的病变,对肩周炎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
五、肩周炎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1. 颈椎病:颈椎病也会引起肩部疼痛,但颈椎病的疼痛多伴有上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以及颈部的不适症状,如颈部疼痛、僵硬等。通过颈椎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颈椎 X 线、CT 或 MRI)可以鉴别。
2. 肩部肿瘤:肩部肿瘤相对少见,但也会出现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肩部肿瘤的疼痛通常呈进行性加重,休息后也难以缓解,而且可能伴有局部肿块、消瘦等全身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3. 肩袖损伤:肩袖损伤与肩周炎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但肩袖损伤主要表现为肩部的无力,尤其是在做外展、上举等动作时,无力感更为明显。MRI 检查对鉴别肩袖损伤和肩周炎有重要价值。
六、肩周炎怎么治疗?
1、保守治疗:
休息:在肩周炎发作初期,让肩部得到充分休息非常重要。减少肩部的过度活动,避免提重物,可减轻肩部的负担,缓解疼痛。
2、物理治疗:
2.1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肩部疼痛部位,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可进行 3 - 4 次。热敷能够促进肩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2.2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肩部按摩,可以放松肩部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度。按摩手法包括揉法、滚法、按法等,通过按摩可以缓解肩部疼痛,促进炎症吸收。
2.3功能锻炼:在疼痛缓解后,应积极进行肩部功能锻炼,这对恢复肩部功能至关重要。常见的锻炼方法有:
2.3.1爬墙运动:面对墙壁站立,双手向上爬墙,尽量让双手爬得更高,每次停留 1 - 2 秒,然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 10 - 15 次。
2.3.2划圈运动:弯腰,让患侧手臂自然下垂,以肩部为中心,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划圈运动,幅度由小到大,每个方向各做 10 - 15 次。
3、药物治疗:
3.1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这些药物可以减轻肩部炎症,缓解疼痛。按照医生的建议口服或外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但要注意,这类药物可能会有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使用时需遵医嘱。
3.2肌肉松弛剂:对于肩部肌肉紧张明显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肌肉松弛剂,帮助放松肌肉,减轻疼痛。
3.2局部封闭治疗:对于疼痛严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采用局部封闭治疗。将糖皮质激素和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肩部疼痛部位,能够快速减轻炎症和疼痛,但这种治疗方法一般不建议频繁使用。
4、手术治疗:对于极少数保守治疗无效,肩部功能严重受限,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关节镜下松解术等,通过手术松解粘连的组织,恢复肩部的活动度。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5、中医疗法:
5.1针灸治疗:通过针刺肩部的穴位,如肩髃、肩髎、肩贞等,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止痛的作用。一般每周进行 2 - 3 次针灸治疗,一个疗程通常为 10 - 15 次。
5.2中药内服: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和辨证结果,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如对于风寒湿痹型肩周炎,常用独活寄生汤等方剂进行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治疗。
5.3中药外敷:将一些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如乳香、没药、红花等,制成药膏或药贴,外敷在肩部疼痛部位,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七、肩周炎患者的注意事项
1. 注意保暖:肩部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受潮。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或空调房中,要注意肩部的防护,可佩戴围巾等。
2. 调整姿势:保持良好的姿势,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都要挺胸抬头,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等不良姿势,减少肩部的压力。
3. 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肩部过度劳累,不要长时间进行肩部高强度的活动,工作中要注意适当休息,定时活动肩部。
八、如何预防肩周炎?
1. 加强肩部锻炼:平时可进行一些简单的肩部锻炼,如伸展运动、耸肩运动等,增强肩部肌肉力量,提高肩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2. 保持正确姿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始终保持正确的姿势,无论是使用电脑、看电视还是做家务,都要注意肩部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处于不良姿势。
3. 避免肩部受伤:在进行体育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时,要注意保护肩部,避免肩部受伤。如果肩部受伤,要及时就医并进行正确治疗。
4. 控制基础疾病:对于患有糖尿病、颈椎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控制病情,定期复查,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增加肩周炎的发病风险。
九、专家提醒
肩周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疾病,大多数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和功能锻炼都能得到较好的恢复,但也不能忽视。如果您出现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不要自行盲目用药或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和保健,这样才能更好地摆脱肩周炎的困扰,恢复肩部的健康。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对肩周炎有更全面的了解,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远离肩部疼痛的烦恼。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