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防治全攻略

2025
04/11

+
分享
评论
善国善医善药
A-
A+

常常能看到一些人手指关节肿大、变形,活动时疼痛难忍,这很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在作怪。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类风湿关节炎防治全攻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能看到一些人手指关节肿大、变形,活动时疼痛难忍,这很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在作怪。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个 "健康杀手",并学习如何有效防治它。

一、类风湿关节炎是什么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简单来说,它就像是身体里的免疫系统 "叛变" 了,错误地攻击关节滑膜,导致滑膜发炎、增厚,进而侵犯关节软骨和骨组织,造成关节破坏和畸形。这可不是一般的关节疼痛,而是一种会逐渐侵蚀关节功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

二、临床表现或症状

1. 关节疼痛:这是类风湿关节炎最常见、最明显的症状。疼痛通常从手指、手腕等小关节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肘部、肩部,向下累及脚趾、脚踝、膝关节等。疼痛程度不一,有时是隐隐作痛,有时则是剧痛,尤其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休息后,关节会变得僵硬、疼痛加剧,活动后症状会有所缓解,但随着病情发展,缓解时间会越来越短。

2. 关节肿胀:由于滑膜炎症,关节周围组织会出现肿胀,看起来比正常关节要粗大。肿胀的关节摸起来有热乎乎的感觉,还可能伴有压痛。比如手指关节肿胀时,握拳都变得困难。

3. 关节畸形:这是疾病发展到中晚期的表现。长期的关节炎症破坏,使得关节软骨、骨组织受损,关节结构发生改变,出现手指关节的 "天鹅颈" 样畸形、"纽扣花" 样畸形,以及手腕关节的尺侧偏斜等。这些畸形不仅影响美观,更严重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4. 全身症状:除了关节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不适,如低热、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这些症状容易被忽视,以为是普通的身体疲劳,但其实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信号。

三、发生的原因

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该病,个体发病风险会明显增加。相关基因的存在,可能使身体的免疫系统更容易出现异常,从而引发类风湿关节炎。不过,遗传因素并非唯一决定因素,即使携带相关基因,也不一定会发病。

2. 自身免疫异常:正常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但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出现了紊乱,错误地将自身关节滑膜组织当成外来敌人进行攻击,导致炎症反应持续发生。目前,具体是什么原因引发这种免疫异常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感染、环境因素等有关。

3. 感染因素:某些病毒、细菌感染可能触发类风湿关节炎。例如,EB 病毒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可能会产生错误的免疫应答,攻击自身关节组织。此外,肠道菌群的失衡也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有关。虽然感染不一定直接导致疾病,但它可能在遗传易感个体中诱发免疫反应,成为疾病发生的导火索。

4.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可能增加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风险。寒冷和潮湿会使关节周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影响关节的营养供应,同时也可能刺激免疫系统,引发炎症反应。另外,吸烟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危险因素,吸烟会加重免疫系统的负担,促进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

四、诊断依据、检查指标与检验项目

1. 临床症状: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的部位、程度、发作时间、缓解方式,以及是否伴有全身症状等。典型的多关节、对称性疼痛,尤其是小关节受累,晨僵时间较长等表现,高度提示类风湿关节炎。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的关节进行仔细检查,观察关节是否有肿胀、压痛、畸形,关节活动度是否受限等。同时,还会检查其他部位,如皮肤、淋巴结等,以排除其他疾病。

3. 血液检查

3.1类风湿因子(RF):约 70% - 80% 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RF 呈阳性,但 RF 阳性并非类风湿关节炎所特有,其他一些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出现 RF 阳性。

3.2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 CCP 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早期诊断价值较大。抗 CCP 抗体阳性的患者,往往病情更易进展,关节破坏风险更高。

3.3红细胞沉降率(ESR)和 C 反应蛋白(CRP):这两项指标可反映炎症活动程度。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ESR 和 CRP 通常会升高,数值越高,提示炎症越严重。

3.4血常规: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也可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了解病情及判断治疗效果。

4、影像学检查

4.1 X 线检查: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增宽,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面骨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畸形等。但 X 线对早期病变的敏感性较低。

4.2 超声检查:能发现关节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腱鞘炎等早期病变,还可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对于判断疾病活动度和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4.3 磁共振成像(MRI):可清晰显示关节软骨、滑膜、韧带等软组织的病变,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尤其是对一些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

五、鉴别诊断

1. 骨关节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主要累及负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等。关节疼痛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晨僵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 30 分钟。X 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等表现,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破坏和畸形不同。

2. 系统性红斑狼疮: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面部红斑、脱发、口腔溃疡、蛋白尿等多系统损害表现。抗核抗体、抗双链 DNA 抗体等自身抗体阳性,与类风湿关节炎的自身抗体谱不同。

3.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侵犯脊柱和骶髂关节,多见于青年男性。患者常出现下腰部疼痛、僵硬,活动后缓解,晚期可导致脊柱强直、畸形。HLA - B27 基因多为阳性,X 线检查可见骶髂关节破坏、脊柱竹节样改变。

六、治疗方法

1. 保守治疗

1.1休息与关节制动:在疾病活动期,关节疼痛、肿胀明显时,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减少关节活动,必要时可使用支具、夹板等对关节进行制动,以减轻关节负担,缓解疼痛,促进炎症消退。但制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1.2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理疗等。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冷敷适用于关节红肿热痛明显时,可减轻炎症反应。按摩和针灸能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身体机能,缓解关节症状。理疗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也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2、药物治疗

2.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萘普生、塞来昔布等,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能迅速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但这类药物不能控制病情进展,且长期使用可能有胃肠道不适、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2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这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关键药物,可延缓关节破坏,控制病情发展。常用的有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羟氯喹等。DMARDs 起效较慢,一般需要 1 - 3 个月才能见到明显效果,但一旦起效,可长期维持治疗。联合使用多种 DMARDs,疗效往往优于单药治疗。

2.3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迅速缓解关节炎症,减轻疼痛和肿胀。适用于病情严重、伴有全身症状或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带来诸多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感染等,因此需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在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

2.4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白细胞介素 - 6 受体拮抗剂等。生物制剂能精准靶向作用于免疫系统中的特定分子,有效控制病情,尤其适用于传统 DMARDs 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严重的患者。但生物制剂价格较高,且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使用前需进行严格评估。

3、手术治疗:对于晚期关节畸形、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关节置换术、关节融合术、滑膜切除术等。关节置换术可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关节融合术适用于一些特殊关节,如腕关节、踝关节等,可稳定关节,减轻疼痛;滑膜切除术能切除病变的滑膜组织,减少炎症介质释放,缓解症状,但术后有一定复发风险。

4、中医疗法: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属于 "痹证" 范畴,与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人体,气血运行不畅有关。中医治疗主要采用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分为不同证型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药方剂有独活寄生汤、蠲痹汤等,可起到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补肾壮骨等作用。此外,中药熏蒸、拔罐、艾灸等外治疗法也能辅助缓解关节症状。但中医治疗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与西医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七、注意事项

1. 坚持规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周期长,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随意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增加治疗难度。

2. 定期复查: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到医院复查,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ESR、CRP 等指标,以及关节 X 线或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3. 注意关节保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关节,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损伤。尽量使用较大和有力的关节,如提重物时,用手臂和肘关节,而不用手指关节;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活动关节;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受寒、受潮。

4. 心理调节: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患者往往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又会影响病情。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家属也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

八、预防保健措施

1.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戒烟限酒,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免疫系统的刺激。

2. 注意保暖防潮:尽量避免居住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注意关节保暖,根据季节增减衣物。在潮湿天气,可使用除湿器保持室内干燥。夏季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避免直吹关节。

3. 预防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扁桃体炎、肺炎等。感染可能诱发或加重类风湿关节炎,因此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4. 定期体检:对于有类风湿关节炎家族史或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检查类风湿因子、抗 CCP 抗体等指标,以及关节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疾病,及时干预。

九、专家提醒

类风湿关节炎虽然目前无法完全根治,但通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积极的预防保健措施,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关节功能得以保护,生活质量能够显著提高。一旦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症状,尤其是小关节受累,且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或拖延病情。希望广大朋友们都能关注关节健康,远离类风湿关节炎的困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疼痛,治疗,症状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第八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