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是女性魅力的象征,也是孕育生命的 “摇篮”,同时它也很脆弱,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
乳房疾病防治指南
乳房,是女性魅力的象征,也是孕育生命的 "摇篮",同时它也很脆弱,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无论是女性朋友,还是关心身边女性健康的家人,都有必要了解乳房疾病的防治知识。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乳房疾病相关内容,助你成为乳房健康的守护者。
一、乳房疾病是什么?
乳房疾病是发生在乳房部位各类病症的统称,涵盖了多种类型,包括良性疾病如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以及恶性疾病如乳腺癌等。这些疾病会对乳房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造成影响,不同类型的乳房疾病,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也各有差异 。
二、有哪些症状?
1. 乳房肿块:这是乳房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肿块的质地、大小、边界、活动度等因疾病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乳腺纤维腺瘤的肿块通常质地较硬,边界清晰,活动度好;而乳腺癌的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
2. 乳房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能是胀痛、刺痛、隐痛等。乳腺增生引起的疼痛常与月经周期相关,月经前疼痛加重,月经后减轻;乳腺炎导致的疼痛多伴有红肿热痛,疼痛较为剧烈;乳腺癌早期一般无明显疼痛,后期可能出现隐痛或牵拉痛。
3. 乳头溢液:非哺乳期乳头出现溢液,颜色有血性、浆液性、水样等。血性溢液尤其需要警惕,可能是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等疾病的表现;浆液性或水样溢液可能与乳腺增生等有关。
4. 乳房皮肤改变:正常乳房皮肤光滑平整,当出现疾病时,可能会发生变化。如乳腺癌侵犯乳房悬韧带,会导致皮肤凹陷,出现 "酒窝征";当癌细胞阻塞淋巴管时,会引起皮肤水肿,呈现 "橘皮样" 改变;乳腺炎严重时,皮肤会发红、肿胀。
5. 乳头乳晕异常:乳头可能出现回缩、凹陷,乳晕的颜色可能变深,局部皮肤出现湿疹样改变,这些症状常见于乳头湿疹样癌等疾病。
三、为什么会得乳房疾病?
1. 内分泌因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衡是乳房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月经初潮过早、绝经晚、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导致内分泌紊乱等,都可能使体内激素水平异常,刺激乳腺组织,引发疾病。
2. 遗传因素:部分乳房疾病具有遗传倾向,如乳腺癌。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有乳腺癌,尤其是母亲、姐妹等,个体患乳腺癌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携带 BRCA1、BRCA2 等基因突变的人群,发病几率更高。
3. 生活方式: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增加乳房疾病的发生风险。此外,高脂饮食、肥胖、缺乏运动、大量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与乳房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4. 其他因素:多次人工流产、未生育、未哺乳或哺乳时间过短,会影响乳房的正常生理功能;长期接受胸部放射性照射,以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等,也可能诱发乳房疾病。
四、如何诊断?
1. 乳房自查:女性每月应进行一次乳房自查,最佳时间是在月经结束后的 7 - 10 天。自查时对着镜子观察乳房大小、形状是否对称,皮肤有无凹陷、红肿,乳头有无溢液等;然后用手指并拢,以螺旋式或来回滑动的方式轻轻触摸乳房,检查是否有肿块。不过,自查只能作为初步筛查,不能替代专业检查。
2. 临床体检:医生通过视诊观察乳房外观,包括形状、皮肤、乳头乳晕等情况;触诊检查乳房有无肿块、压痛,以及腋窝淋巴结是否肿大等,初步判断乳房疾病的可能性。
3. 影像学检查:
3.1 乳腺超声:对年轻女性、乳腺组织致密的患者较为适用,能清晰显示乳房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血流情况等,可初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
3.2 乳腺 X 线摄影(钼靶):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对微小钙化灶敏感,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适用于 40 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检查一次。
3.3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乳腺病变的细节,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术前分期、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检查费用较高,一般不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4、病理学检查:通过穿刺活检(如细针穿刺、空芯针穿刺)或手术切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乳房疾病的金标准。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类型,为后续治疗提供关键依据。
五、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1. 乳腺增生与乳腺癌:乳腺增生的肿块常为双侧多发,质地较韧,边界不清,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乳腺癌的肿块多为单侧单发,质地硬,边界不清,早期无明显疼痛,后期可出现皮肤改变和腋窝淋巴结肿大。
2. 乳腺纤维腺瘤与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多见于年轻女性,肿块生长缓慢,边界清晰,活动度好;乳腺癌肿块生长较快,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可伴有乳头溢液、皮肤改变等症状。
3. 乳腺炎与乳腺癌:乳腺炎多发生于哺乳期,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伴有发热,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乳腺癌早期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后期可出现皮肤破溃、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六、怎么治疗?
1. 保守治疗:
1.1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合理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学会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1.2 物理治疗:对于乳腺增生引起的疼痛,可采用热敷的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按摩也有助于疏通乳腺导管,减轻症状,但需注意按摩力度适中,避免损伤乳腺组织。
2、药物治疗:
2.1 针对乳腺增生:可使用逍遥丸、乳癖消等中成药,调节内分泌,缓解乳房胀痛等症状;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莫昔芬等西药,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2.2 针对乳腺炎:在炎症早期,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控制感染;若已形成脓肿,则需要切开引流,同时应用抗生素。
2.3 针对乳腺癌:根据病情和患者个体情况,采用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药物治疗方法。化疗药物可杀死癌细胞,但会有恶心、呕吐、脱发等副作用;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针对特定靶点,疗效好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3、手术治疗:
3.1 良性肿瘤:如乳腺纤维腺瘤,若肿块较大、生长迅速或有恶变倾向,可通过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疤痕不明显等优点。
3.2 乳腺癌:手术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包括乳房切除术和保留乳房手术。乳房切除术适用于肿瘤较大、多中心病灶、不适合保乳的患者;保留乳房手术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乳房外观,术后需进行放疗。此外,还可能需要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以评估肿瘤是否转移。
4、中医疗法:中医认为乳房疾病多与肝郁气滞、痰凝血瘀等有关。中药内服可根据辨证论治原则,选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中药方剂;针灸通过刺激膻中、乳根等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症状;推拿按摩手法也有助于疏通经络,改善乳房血液循环。
七、注意事项
1. 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尤其是乳腺癌患者,放化疗、内分泌治疗等都需要规范进行,以保证治疗效果。
2. 手术后注意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按照医生指导进行康复训练,促进身体恢复。
3. 药物治疗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内分泌治疗导致的潮热、骨质疏松等,出现不适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4. 重视心理调节,乳房疾病尤其是乳腺癌,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家人和朋友应给予关心和支持,患者也可通过参加病友交流活动、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心理负担。
八、如何预防?
1.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学会释放压力,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
2. 定期体检:女性应定期进行乳房检查,20 - 39 岁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临床体检;40 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 X 线检查和临床体检;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女性,筛查年龄应提前,检查频率适当增加。
3.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不仅对宝宝健康有益,还能降低母亲患乳腺癌的风险,建议产后尽量进行母乳喂养,哺乳时间不少于 6 个月。
4. 避免不必要的胸部放射性照射:在进行其他疾病的检查和治疗时,如非必要,应避免胸部接受放射性照射,减少对乳腺组织的损伤。
九、专家提醒
乳房疾病种类繁多,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女性朋友们一定要重视乳房健康,做好自查和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即使不幸患上乳房疾病,也不要恐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多数乳房疾病都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是战胜疾病的关键。希望每位女性都能拥有健康美丽的乳房,享受美好生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