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服务产品设计的四个维度

2025
04/19

+
分享
评论
刘牧樵
A-
A+

未来,医疗行业将越来越重视“服务产品化”的能力,而拥有强产品能力的医疗机构,也将真正具备“可持续经营”的能力。

随着医疗行业的竞争加剧,医疗健康服务产品的设计正在成为医疗机构经营的核心竞争力。十年前,我在《医院六系统管理--系统思维的突破》一书中首次提出,医院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由设施、科技、人才、产品、文化、管理六大子系统构成,各个子系统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系统逻辑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其中"产品"子系统的提出,具有开创性意义,是首次在医疗行业将"服务"明确等同于"产品",并强调医疗服务产品也需要像商业产品一样进行系统设计。

本文围绕医疗健康服务产品的系统设计,基于十年医院管理实践与理论发展,归纳出"市场需求导向"、"技术语言通俗化"、"盈利单元构建"、"市场传播策划"四个核心维度,并对每一维度进行详细论述,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可复制、可落地、可持续的产品设计逻辑与方法。

一、第一维度:从市场需求出发--明确客户需求,构建差异化定位

在所有产品设计中,客户需求是起点。医疗健康服务产品的设计,不能以医疗机构已有资源为出发点,而必须从"市场的真实需求"出发,找到客户真正愿意付费、愿意反复使用的健康场景。

1、需求挖掘:从痛点到刚需

客户的健康需求通常以痛点呈现,例如"频繁感冒"、"睡眠障碍"、"血糖波动"或"结节恐惧"等。这些健康痛点,往往无法在传统的疾病分类中被准确捕捉。医疗服务产品的设计者需要通过调研、访谈、大数据分析等方式深入洞察客户的健康行为与心理动机,将这些痛点提炼为医疗服务产品的切入点。

2、细分市场:找到可转化的人群群体

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的目标客户。要在产品设计前就对人群进行细分,例如:女性结节患者、亚健康的高净值人群、有体检焦虑的中青年、希望提升免疫力的儿童家长等。找到这些有明确需求、支付能力强、愿意尝试新服务的人群,是成功的前提。

3、差异化定位:避免"同质化陷阱"

医院、诊所最常见的失败是"做什么别人都做",而不思考"为什么别人做了,我还要做"。设计服务产品的第一步是形成差异化:在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健康结果、服务体验上找到不同,并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第二维度:医疗技术的通俗化表达--让客户"看得懂、信得过、愿意买"

医疗行业具有极强的专业壁垒,客户往往"听不懂医生的话"、"看不懂检验报告"、"分不清风险等级"。这就需要医疗服务产品不仅是"技术正确",还要"客户易懂"。

1、把专业语言转化为客户语言

例如,"肺部小结节的良恶性判断"可转化为"早期筛查,避免癌变";"肠道微生态重建"可转化为"调理肠胃,改善免疫力";"糖脂代谢异常"可表达为"控糖减脂,预防三高"。每一句话都应围绕"客户理解"来构建表达体系。

2、健康结果的可视化设计

客户买医疗服务的本质是"希望自己变得更健康",而不是"接受一次医疗技术"。因此,产品必须设计出"客户看得见"的健康成果,如体重减轻多少斤、血糖稳定多少天、结节缩小多少毫米、焦虑评分下降几个等级等,并进行图文可视化呈现。

3、服务流程的体验化叙述

客户不关心"诊断-治疗-复诊"这样的专业流程,他们关心"我要做几次检查"、"总共几天能出结果"、"要不要打针吃药"、"有没有专家跟踪"。因此,在服务流程的表达上,要强化"清晰、简单、人性化"的体验设计。

三、第三维度:盈利单元的系统构建--形成可持续的营收闭环

医疗服务产品的本质,不仅是服务内容的组合,更是盈利逻辑的设计。尤其对于营利性医疗机构而言,设计产品时必须考虑"如何赚钱"、"持续性强不强"、"是否可以规模化复制"。

1、产品结构要"单元化"

单元化意味着产品中要包含"起始环节"、"转化环节"、"复购环节",例如一个"女性结节管理"产品,可以设立初诊评估、治疗干预、随访管理、营养调理等,形成完整闭环。

2、服务路径要"流程化"

将整个产品路径流程化,使每一位医生、护士、咨询师都能标准化执行,避免因个体差异影响服务质量。例如,从客户首次咨询到体检预约、专家会诊、干预启动、定期回访,每一环节都要清晰、节点明确,并设定考核点。

3、收费模式要"合理化"

医疗产品不能仅靠一次性收费,要考虑多种盈利方式的叠加:服务打包费、项目检查费、慢病管理月费、会员订阅费、增值产品销售等。同时要遵守政策法规,做到"阳光合规",避免超范围、诱导收费等问题。

四、第四维度:市场传播系统化设计--从"好产品"到"被看见"

医疗服务产品设计完成后,若不能有效传播,就是"好产品藏在抽屉里"。市场传播并不是单纯的宣传,而是服务产品设计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1、产品表达要"图文并茂"

设计一张产品说明图、一个服务流程图、一组服务成果图,甚至一段短视频,可以极大提升客户理解度与传播效率。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图像与视频表达是主要的传播语言。

2、传播路径要"设计清晰"

传播不只是"发布"而是"路径":设计从客户首次触达(如公众号、抖音、小红书)、到内容吸引(如故事案例、客户评价)、到行动转化(如扫码预约、拨打电话),再到复购推荐(如老客户转介绍、会员裂变)的一整套路径。

3、营销话术要"可复用"

无论是医生、咨询师、客服,还是推广渠道的代理人,都应该掌握统一、有效的沟通话术。这些话术要既符合医学伦理,又具备感染力,比如:"我们不是卖检查,是帮您解决焦虑";"不是让您多花钱,是让您少走弯路"。

写在最后:系统思维,引领医疗服务产品创新

医疗健康服务产品的设计,不是将检查项目简单组合,也不是一时灵感式的商业包装,而是一个基于系统思维、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以专业技术为支撑、以盈利逻辑为导向、以传播设计为手段的系统工程。

回顾十年前,我首次提出"医院六系统"理论,将医院管理推入系统思维的维度。在医院管理咨询过程中,我们帮助提升医院设施、科技、人才、产品、文化、管理六个系统,无论是整个医院还是科室,都取得了明显的修改,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今天,社会环境发生了颠覆性变革,我们进一步提出医疗健康服务产品设计的四个核心维度,为未来医疗机构的经营模式提供结构化的路径。

未来,医疗行业将越来越重视"服务产品化"的能力,而拥有强产品能力的医疗机构,也将真正具备"可持续经营"的能力。医疗,不仅要治病救人,也要用系统性设计创造真正可持续的价值。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疗,服务,传播,医院,维度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第八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