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5日到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次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目前,我国总体癌症五年生存率上升至43.7%。 今年4月15日到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次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肺癌早期筛查
低剂量螺旋CT是关键
在癌症防治备受关注的当下,肺癌作为我国发病率位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其早期筛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薛奇表示,肺癌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是低剂量螺旋CT。对于普通群众,如果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胸闷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胸部CT检查。
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接触石棉等有害物质者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筛查。薛奇强调,肺癌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年轻人若无高危因素,不推荐常规CT检查。若检查发现异常,应在医生指导下进一步诊治。
消化系统肿瘤早筛
45岁以上高危人群需定期胃镜检查
对于有记者提出「消化系统肿瘤的高风险人群有哪些?如何早筛早查」这一问题,李子禹以胃癌为例指出,高风险因素包括年龄(45岁以上)、男性、高盐饮食、吸烟饮酒、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慢性胃病史等。另外,腌制食品摄入过多、水果蔬菜摄入比较低等饮食习惯也属于高危因素。
李子禹说,依据这些胃癌发病的高风险因素,以及流行病学的相关调查结果,可以确定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大于45岁,如果符合以下任何一项,就可以定义为需要接受胃癌筛查的风险人群。一是居住在胃癌高发区域;二是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三是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以及接受过胃部手术的残胃状态、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一些癌前疾病;四是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五是合并其他一些高风险因素,比如长期的高盐、腌制饮食(习惯)、吸烟、重度饮酒等。
同时,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慢跑、快走、太极拳、八段锦等,可增强肺部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薛奇还提到,民众要坚持体检,尽量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当然,一旦生病,规范化治疗也至关重要,因为通过规范化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存率。
「随着我们规范化治疗的广泛开展和推广,肺癌呈现慢性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治疗效果越来越好、患者生存时间越来越长、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也希望患者和家属能够用积极心态积极去面对。」薛奇说。
肿瘤标志物
理性看待,科学应对
在体检中,很多人发现肿瘤标志物数值升高后会感到非常担心。李子禹对此进行解答时表示,体检报告中,消化系统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72——4、CA125 等。
这些标志物的升高对于疾病的筛查和肿瘤疾病的监控有一定作用,但大多数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不高。也就是说,患肿瘤时标志物不一定升高,未患肿瘤时标志物也可能升高,因此不能仅依靠肿瘤标志物确诊肿瘤,它仅可作为筛查的辅助提示。
李子禹在门诊中经常遇到因肿瘤标志物升高而前来就诊的体检患者。他表示,如果体检者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且其他检查结果正常,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值上限数倍,且定期复查持续升高,就应提高警惕,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生活习惯后进行复查,或者安排进一步检查,如胃肠镜、CT等,以明确是否存在肿瘤。
如何正确认知肺结节与肺癌
肺结节是体检中常见的问题,很多人发现后会感到恐慌。薛奇对肺结节与肺癌的关系以及肺结节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解释。
薛奇介绍,肺结节是影像学概念,指胸部CT发现的小于3厘米、表现为密度增高灶的阴影;而肺癌是病理学证实的肺部恶性肿瘤。体检发现的肺部结节大多是良性的,可能由炎症或良性肿瘤引起,只有少数为恶性结节。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日常营养支持至关重要。李子禹在发布会上给出了相关建议。
李子禹指出,癌症患者营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避免营养不良,提高治疗的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疗效和生活质量。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热量充足,适当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
对于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慢性疾病的癌症患者,饮食管理需兼顾合并疾病的要求。例如,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选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肾功能不全患者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选择优质低蛋白食物。
癌症患者平时的饮食管理还要注重个体化,比如消化道肿瘤患者常因胃肠功能受影响,在饮食上需特殊对待。胃肠功能较弱者,可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减轻胃肠负担;吞咽困难患者,可将食物加工成半流质或流质饮食;摄入受限患者,尽量选用高蛋白、高能量密度的食物,来提高饮食的效率。如果是经口饮食不足,达不到基本的能量需求,要尽快启动肠内或者肠外营养进行支持,确保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和营养对抗疾病。
以健康为中心
医院发展大会看点亮点抢先看
【政策风向标】国家卫生健康领域政策制定者,行业专家学者,探讨「以健康为中心」的内涵与外延。
【前沿学术汇】无饿医院、医院与健院、大模型智能肿瘤学......临床专科、AI应用、药学服务、肿瘤MDT等多维度创新内容。
【头部医管圈】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规模的Top级医院管理者,卓越阵容引领高层次、跨领域的多方共话与深度交流。
【创新案例集】启动「以健康为中心」医院发展创新案例、「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典型案例等征集活动,共享行业标杆经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