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K抑制剂从广谱到精准迭代,国产创新力量崛起

2025
04/24

+
分享
评论
药渡数据
A-
A+

TRK家族的TRK受体可激活多种信号通路调控神经细胞迁移、分化等进程,具有致癌作用。

来源:药渡Daily

关键词

TRK;拉罗替尼;恩曲替尼;研究进展

1、TRK

开启泛癌种治疗的"基因密码"

TRK,即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由神经受体酪氨酸激酶基因(NTRK)编码。TRK家族包括TRKA、TRKB、TRKC三种受体,分别由NTRK1、NTRK2、NTRK3基因编码。TRK受体通常在神经元组织中表达,通过神经营养因子激活发挥神经系统功能,促进神经细胞发育。

与大多数酪氨酸激酶相似,TRK与各自配体结合后导致受体的二聚化和自身磷酸化,随后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KB,又称AKT)和磷脂酶C-γ(PLCγ)-蛋白激酶C(PKC)等下游信号通路,从而调控细胞迁移、分化、突触形成和增殖等进程。

92881745459450585

正常情况下,神经生长因子(NGF)和TRKA受体的结合可促进神经元分化和轴突生长并介导过敏反应。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4(NT-4)与TRKB受体结合,调控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诱导神经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重塑。神经营养因子3(NT-3)与TRKC受体结合介导PI3K-AKT信号途径,从而提高细胞存活率并避免细胞凋亡。

除促进神经系统发育,NTRK还具有致癌作用。1982年,研究者在结直肠癌中鉴定出NTRK融合突变,首次发现其作为原癌基因的功能,随后在甲状腺癌、纤维性星形细胞瘤等多个肿瘤中同样发现了NTRK的融合突变。

不过NTRK基因融合在成人和儿童中的发生率不同,且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发生率也有差异。而且,研究发现NTRK基因融合不与EGFR、ALK、ROS1、KRAS等其他致癌驱动因子同时存在,但与NTRK细胞内通路相关的乘客基因的变异可能会同时发生,如NTRK基因融合在高频微卫星不稳定结肠癌(MSI-H CRC)中富集。

89191745459451013

2、TRK抑制剂

从"广谱抗癌"到"精准迭代"

NTRK基因融合被确定为泛实体瘤成人和儿童患者的致癌驱动因素,而TRK抑制剂作为抑制NTRK融合肿瘤细胞增殖的有效方法,无疑开启了泛癌种治疗新篇章。

据不完全统计,FDA已批准3款不分组织、不分瘤种的小分子TRK抑制剂,即Loxo oncology/拜耳的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Vitrakvi)、罗氏/Ignyta的恩曲替尼(Entrectinib,Rozlytrek)和BMS/Turning Point/再鼎医药的瑞普替尼(Repotrectinib,Augtyro)。

拉罗替尼和恩曲替尼均属于第一代TRK抑制剂,其中拉罗替尼于2018年11月获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携带NTRK基因融合的成人和儿童实体瘤患者。恩曲替尼于2019年8月获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NTRK基因融合阳性实体瘤儿科和成人患者,以及ROS1阳性NSCLC患者。

对于NTRK融合阳性实体瘤患者,无论肿瘤组织学如何,均具有超过70%的临床客观有效率。但随着临床应用,拉罗替尼和恩曲替尼均不可避免地面临肿瘤耐药问题。而第一代TRK抑制剂的耐药机制主要为位于ATP结合口袋的氨基酸点突变,主要分为:TRK溶剂前沿突变(TRKAG595R,TRKCG623R/E);守门残基突变(TRKAF589L,TRKCF617L);xDFG基序突变(TRKAG667C/A/S,TRKCG696C/A/S)。这些突变的较大氨基酸通过与抑制剂产生空间位阻,或增加ATP对突变激酶的亲和力,干扰抑制剂与激酶的结合,导致耐药的发生。

瑞普替尼属于第二代RTK抑制剂,是一款ROS1和NTRK靶向抑制剂,其与靶点蛋白的结合位点位于"ATP口袋"内,且不受多种耐药性突变的影响。2023年11月,该药被FDA批准用于治疗ROS1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成人NSCLC。2024年6月,该药获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NTRK基因融合阳性实体瘤成人患者和12岁及以上儿童患者。

此外,目前仅国内就有多款在研第二代TRK抑制剂,如诺诚健华的Zurletrectinib(ICP-723)(上市申请中)、威凯尔的VC004(III期临床)、韬略生物的TL118(II期临床)、贝达药业的BPI -28592(I期临床)。

Zurletrectinib是诺诚健华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泛TRK抑制剂,与其他第二代药物相比,其体内脑渗透性和颅内活性更强,对野生型TRKA、TRKB和TRKC激酶,以及对耐药突变型TRKA G595R和TRKA G667C均展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可克服第一代TRK抑制剂的获得性耐药。

55271745459451254

已公布的Zurletrectinib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注册性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于NTRK融合阳性的晚期实体瘤成人和青少年患者(12≤年龄≤18),Zurletrectinib展示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ORR为85.5%。2025年4月,Zurletrectinib(卓乐替尼)治疗携带NTRK融合基因的晚期实体瘤成人和青少年(12周岁≤年龄<18周岁)的上市申请获CDE受理(相关受理号为:CXHS2500028)。

VC004是威凯尔自主开发的新一代TRK抑制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NTRK基因融合阳性实体瘤患者,具有"不限癌种"的特点,在I/II期临床研究中展现出色疗效与良好安全性。

ASCO 2024上公布的I期临床数据显示:在既往未经TRK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RP2D剂量拓展组经确认的ORR为73.1% ;在既往TRK抑制剂经治出现进展的3例受试者中,2例肿瘤缩小,其中1例达到PR(39.6%);绝大多数患者在使用VC004后,实现快速起效并得到长期生存获益,患者最长持续缓解时间已超36个月;在6例基线伴有脑转移的受试者中,2例颅内病灶分别缩小了61.8%和25%,另有2名患者的非靶病灶在治疗4个月后消失。安全性方面,患者发生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多为1-2级且无致命性TRAEs发生,对比其它同类药物,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2025年1月,VC004正式进入国内上市申请准备阶段,启动与监管机构pre-NDA沟通交流。

TL118是韬略生物自主研发的一种口服第二代TRK抑制剂,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对脑转移病灶具有治疗潜力。与拉罗替尼和恩曲替尼相比,TL118现有临床数据在安全性和疗效方面体现出明显优势,具体如下:

61431745459451439

第二代TRK抑制剂的开发是为了解决第一代TRK抑制剂的耐药问题。但TRK抑制剂耐药机制复杂,除已知的激酶域突变外,中山大学团队首次发现儿童肿瘤中存在MAPK通路激活(如EGFR扩增、BRAF重排)导致的脱靶耐药,这提示未来需开发TRK抑制剂+MEK抑制剂的联合方案。而且,部分患者通过免疫逃逸机制(如PD-L1上调)产生耐药,联合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可能成为TRK抑制剂开发的新策略。此外,未来还可以探索更多的TRK抑制剂联合用药方案,如联合MEK抑制剂(如曲美替尼)、PI3K抑制剂(如Alpelisib)或者化疗。

3、总结

TRK抑制剂的发展开启了泛癌种治疗的篇章,但随着第一代TRK抑制剂耐药的产生,针对其耐药的第二代TRK抑制剂应运而生。纵观在研第二代TRK抑制剂,我国药企走在前列。随着卓乐替尼等国产药物的崛起,中国在TRK领域已从"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未来,如何通过机制研究、联合治疗进一步扩大TRK抑制剂的应用边界,将是行业共同的挑战与机遇。

参考资料

1.《新一代TRK抑制剂!或被"诺诚健华"拿下 》.博药速递 .2025年04月16日

2.《横跨24类癌症,疾病控制率100%!火遍世界的抗癌"神药"出现耐药后患者该何去何从?》.因任而医.2023年06月12日

3.《"一靶两药"走天下--泛癌靶点NTRK 》.基因智汇圈. 2024年03月27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患者,基因,突变,受体,融合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第八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