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张先生,38岁,因颈部持续向右侧倾斜伴阵发性痉挛1年就诊。
患者张先生,38岁,因颈部持续向右侧倾斜伴阵发性痉挛1年就诊。症状初期为颈部偶发僵硬,后逐渐发展为头部无法自主回正,严重时伴随吞咽不适及肩胛区酸胀。外院曾诊断为痉挛性斜颈,建议肉毒素注射或手术,患者拒绝西医干预,转而寻求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与治疗思路
李艳波主任通过详细问诊与舌脉诊察(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肝郁血虚、筋脉失养",兼有气滞痰阻。认为长期情绪焦虑、肝气郁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颈部筋脉失于濡养而挛急。治疗以"舒颈扶正汤"为核心,遵循"疏肝养血、柔筋通络"原则,全程未使用任何西医手段。
纯中药治疗方案
基础方剂:
舒颈扶正汤:以白芍30g(柔肝缓急)、当归15g(养血活血)、葛根20g(解肌通络)为君药,配伍天麻12g(平肝熄风)、柴胡10g(疏肝解郁)、鸡血藤15g(舒筋活络),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用。
动态调方:
第一阶段(1-2月):侧重疏肝理气,加入郁金10g、香附9g,缓解情绪焦虑引发的痉挛加重;
第二阶段(3-4月):加强养血柔筋,增加熟地15g、阿胶9g(烊化),配合外用药渣热敷颈部;
巩固期(5-6月):减少疏肝药比例,加入黄芪18g、白术12g健脾益气,防止久服滋阴药伤胃。
辅助疗法:
指导患者每日晨起练习"颈部导引术"(基于传统五禽戏改编),舒缓局部筋脉;
饮食建议:忌食生冷辛辣,多用黑豆、山药等健脾养肝食材。
康复效果与关键节点
治疗1个月:颈部痉挛发作频率减少60%,夜间睡眠改善;
治疗3个月:头部偏斜角度从初诊时20度恢复至10度,吞咽不适消失;
治疗6个月:颈部活动范围基本正常,仅疲劳时偶发轻微僵硬;
1年后随访:停药4个月未复发,患者自述通过中药调理"身体整体轻盈,情绪焦虑显著减轻"。
治疗特色解析
纯中药辨证体系:
完全依赖四诊(望、闻、问、切)进行病情评估,如通过舌下络脉瘀紫程度判断血瘀进展;
根据季节调整药方:春季加重柴胡、薄荷疏风,夏季加入薏苡仁化湿,体现"天人相应"理念。
药效作用层次:
短期目标:通过葛根、白芍快速缓解肌肉痉挛;
长期调理:以当归、熟地改善肝血亏虚的根本病机;
预防复发:通过黄芪、白术巩固脾胃气血生化之源。
案例延伸思考
与西医治疗的差异化:
避免肉毒素注射后肌无力、手术神经切断的不可逆风险;
通过全身调理改善患者伴发的失眠、便秘等亚健康状态。
疗程设计科学性:
前3个月密集用药控制症状,后3个月逐步减量防止反跳;
强调"治养结合",后期疗效50%依赖患者自主导引训练与情志调节。
总结
该案例全程以"舒颈扶正汤"为基础方,通过经典中医辨证实现痉挛性斜颈的精准干预。李艳波主任的治疗策略凸显三大优势:
病机深度干预:从"肝郁-血虚-筋急"的病理链条层层化解,非单纯止痉;
个体化动态治疗:根据体质、病程、季节灵活化裁方剂;
自然疗法整合:将中药、导引、食疗有机结合,回归传统中医"杂合以治"的生态医疗模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