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防治指南:从容度过 “多事之秋”

2025
04/27

+
分享
评论
善国善城善医善药
A-
A+

“最近总莫名烦躁,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还动不动就出汗,这是怎么了?” 如果你或身边的女性朋友正经历这些困扰,很可能是进入了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防治指南:从容度过 "多事之秋"

"最近总莫名烦躁,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还动不动就出汗,这是怎么了?" 如果你或身边的女性朋友正经历这些困扰,很可能是进入了围绝经期。作为女性生命中的特殊阶段,围绝经期综合征影响着众多女性的身心健康。今天就带大家揭开它的神秘面纱,送上一份实用的防治指南。

一、疾病定义:认识围绝经期的 "特殊状态"

围绝经期是女性从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的一段特殊时期,一般发生在 45 - 55 岁之间 ,平均持续 4 - 5 年。在这个阶段,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身体出现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这就是围绝经期综合征,也被称为 "更年期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警惕身体发出的 "信号"

月经紊乱:这是围绝经期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月经量忽多忽少,甚至出现闭经。

血管舒缩症状:潮热、盗汗是典型表现,患者会突然感觉一阵热浪从胸部涌向头颈部,随后出汗,每天可发作数次甚至数十次,夜间更明显,严重影响睡眠

精神神经症状:情绪波动大,容易焦虑、抑郁、烦躁,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还可能出现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

泌尿生殖系统症状:阴道干涩、性交疼痛,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增多,盆底肌肉松弛,增加子宫脱垂、尿失禁的风险。

骨质疏松: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量快速流失,容易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甚至发生骨折。

三、发病原因:探寻 "不适" 的根源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主要与卵巢功能衰退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内的卵泡逐渐耗尽,无法正常分泌足够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打破了身体原有的激素平衡,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此外,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如长期精神压力大、熬夜、缺乏运动)、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也会加重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

四、诊断与检查:精准判断病情

如果女性在 40 岁以后出现上述典型症状,且月经周期发生改变,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和严重程度。随后安排相关检查:

妇科检查:了解生殖器官的形态、功能,排查妇科疾病。

激素水平检测:检测血清中的雌激素(如雌二醇)、孕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等指标,评估卵巢功能。围绝经期女性 FSH 水平通常会升高,雌激素水平下降。

骨密度检查:通过双能 X 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判断是否存在骨质疏松。

其他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能还会进行心电图、B 超等检查,排除其他系统疾病。

五、鉴别诊断:区分相似病症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多样,需要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抑郁症等疾病相鉴别。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也会出现多汗、烦躁、心慌等症状,但甲状腺功能检查会显示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心脏病引起的心慌、胸闷等症状,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可明确诊断;抑郁症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精神症状为主,需由精神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通过详细的检查和鉴别,才能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

六、治疗方法:多途径缓解不适

(一)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是基础,适合症状较轻的患者。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 D 的食物(如牛奶、鱼类、豆制品),预防骨质疏松;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太极拳,既能缓解压力,又能增强体质。

心理调节:围绝经期女性要正确认识这一阶段的生理变化,保持乐观心态。家人也应给予理解和支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二)药物治疗

激素补充治疗:这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重要方法,适用于因雌激素缺乏导致症状明显的患者。通过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可有效缓解潮热、盗汗、阴道干涩等症状,预防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但激素补充治疗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复查。

非激素药物:对于不适合激素补充治疗的患者,可使用植物雌激素(如大豆异黄酮)、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镇静催眠药(如艾司唑仑)等,缓解相应症状。

(三)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围绝经期综合征无需手术治疗。但如果患者同时存在严重的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四)中医疗法

中医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多与肾阴虚、肾阳虚或肾阴阳两虚有关。中药调理常采用滋肾阴、温肾阳、调冲任的方剂,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二仙汤等;针灸通过刺激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调节脏腑功能,改善症状;耳穴压豆、推拿按摩等疗法,也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七、注意事项与预防保健:平稳度过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女性要定期进行体检,包括妇科检查、乳腺检查、骨密度检测等,早发现、早治疗潜在疾病。避免自行滥用保健品或药物,激素补充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保持良好的社交活动,丰富生活,缓解心理压力。

预防围绝经期综合征,应从年轻时开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关注卵巢功能。

八、专家提醒:这些人群需重点关注

有家族性早绝经史、吸烟、长期精神压力大、患有慢性疾病的女性,更容易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且症状可能更严重。这类人群要格外注意自身健康,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出现症状及时就医,科学应对围绝经期的各种挑战。

围绝经期不是女性的 "危机期",而是人生的 "新起点"。掌握这些防治知识,就能从容应对身体变化,优雅地迎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症状,绝经期,综合征,出现,女性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第八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