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院长 | 徐汇医院:医生才是云医院的核心
自2009年新医改开始以来,分级诊疗和医院信息化建设在整个医疗体制改革中越来越受到中央、各级政府以及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围绕这两点,各地都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而上海市徐汇区“云医院”的的建设,却独辟蹊径地把二者融为一体,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寻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执行院长朱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执行院长朱福表示,云医院是一种扁平化的医疗模式,把患者留在社区而让患者的信息在线上流动——这正是云医院对分级诊疗起到的作用。
殊途同归的网络大健康平台
目前徐汇区云医院已经有6万名注册患者,院外设置300多个站点,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和5家社区医院形成的紧密型医联体内实现双向转诊。
在互联网医疗的浪潮中,徐汇区云医院目前覆盖的人数并不算多。但是朱福对于云医院的发展有自己的想法:“虽然互联网能跨越地理限制,但医疗还是受地理因素限制很大的一种行为。所以徐汇区云医院主要的目标还是为徐汇区内的老百姓服务。”
除了目标人群的差别,徐汇区云医院本质上是以医院为中心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这使得它与其它互联网企业牵头的网络医院在一些核心理念上有了很大的不同。
在云医院的运行过程中,朱福也对目前现有的一些互联网医疗公司牵头的网络医院进行了调研。互联网医疗企业利用医生的业余时间,或者专职医生在网上进行轻问诊。
这种模式有利的一点是随着社会资本的大量进入,能够在很快的时间内积累用户。而不利的地方就是互联网公司不是一个医疗机构,很难保证医疗行为的安全。而且很难使患者相信医生在网络上提供的服务是真实可靠的。因为公司看不到医生,患者也是看不到医生。
朱福表示,徐汇区云医院是医疗机构主动想去做的云医院,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医疗机构和医生。医生在医院里提供网上问诊服务,首先能保证医生是在执业单位内从事医疗行为。而且通过视频看医生的模式以及远程检测工具,实现像和患者面对面看病一样的效果。
“看了很多网络医院,像我们这样专门拿出医生资源实打实看病的不多。多数的网络医院还是信息交流,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不够。我觉得肯定要拿出医生来,这样才真的有生命力,患者才会接受。”
不过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朱福认为无论是医院+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医院最终都会走向同一个目标,就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大健康平台。这个平台将融合医疗、护理和健康管理等一系列围绕居民健康的服务。医生和医院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一部分医疗行为,而患者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选择自己需要的医疗服务。
“关键是在于管理模式不同,怎么去管理还需要探讨。但是最终是殊途同归的,医院和医生没有边界,患者就医也会更加便利。这是互联网跨时间跨空间的观念。”
从单病种网络医疗平台到云医院
在很多人看来,徐汇区云医院是在半年时间内迅速崛起的一种新型互联网医疗模式。但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在十年之前,当朱福还只是一个心内科医生的时候就开始探索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辅助医疗服务。
在当时的上海市卫生局和徐汇区中心医院的支持下,朱福在一开始的时候建立了一个针对高血压病的专家系统,通过单机版的程序帮助医生看病。到2010年,这个程序升级为一个高血压专病网络医疗平台,当时徐汇区中心医院,包括徐汇区卫生局,还有徐汇区的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把一部分患者放在这个网络上管理。
在2014年,互联网化的浪潮下,朱福申报了国家卫计委吴阶平医学基金的重大项目,把高血压专病网络升级为云医院平台。2015年正式推出视频看医生的服务,云医院的发展也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
目前,徐汇区云医院集成了移动医疗领域很多最新的技术,而且还在一直努力成为这一领域技术创新的领导者,把一些前沿的最新科技应用到医疗领域。
朱福表示,目前正在和一些科研机构合作新型最新技术的开发,比如将VR、AR技术应用到视频看医生上。和上海大学合作进行医用护理机器人的研发,以及和同济大学数据中心合作开发高血压病的智能医生,“将来实现以后就会像AlphaGo一样,和高血压病患者直接对话,像医生看病一样。”
这些最尖端的技术给云医院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不过在开发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实际的困难。朱福表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问题。很多专家是做软件平台的,到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这个领域以及VR、AR的专业人才确实少之又少。“医院里有一个博士团队在做技术上的开发,因为在医疗行为中医生的思路是核心,没有了医生的思路很多工程师都不知道该怎么做。”
云医院和医院管理
随着云医院的推出,徐汇区中心医院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很多变化。朱福表示,通过做互联网医疗,医院的业务量提升非常大。2016年的1-3月份,医院的业务量上升了10%,药占比下降了4%。不仅医疗收入有所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也上升了。
“过去很多人觉得做互联网医疗可能会流失患者,但是我们做了以后患者并没有流失,反而增加了业务量。因为这个互联网医疗的模式肯定会冲击医疗行业,老百姓是会用脑子想问题,用脚投票的。他们会选择什么是对他更方便和有利的模式,将来必然有一部分患者通过互联网诊疗解决问题。”
朱福表示,从目前云医院的实践经历来看,确实颠覆了之前的一些认识。首先是互联网医疗就诊的主要人群并不是年轻人,还是以60岁左右的老年人为主。这也和徐汇区云医院的实践方式有关,云医院在院外的站点分布在药店、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些很方便患者就医的场所。对于操作上有问题的患者还会有专人在网点进行指导。
目前云医院是采用会员制的模式,有单位会员、家庭会员和个人会员。因为目前网络诊疗还没有物价标准医保也不能支付,所以对于会员的网络问诊是免费的,转而采用向签约单位和机构收取年费的方式。对于家庭会员的模式,云医院起到的作用就像是一个网络家庭保健医生一样,可以回答家庭成员在各个不同医学专业领域内的咨询。
在院内,徐汇区中心医院也会为医生专门排班进行网上问诊。医生在早上8点半,下午4点半排班在等患者。签约会员上网之后就可以找到医生,实现了挂号和诊疗一体化。而如果有患者需要去医院检查或住院的,可以实现提前预约,通过医院大厅的服务台来挂号。
“这样的模式就像是把医生的诊室延伸到患者的身边,又通过实体医疗机构给患者提供更多后续的治疗,真正体现了医疗行为的完整性。”
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互联网为工具而不是营销方式,把区域中心医院和三级医院的诊室延伸到社区,挖掘前沿科技的在医疗领域的可能性……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在互联网的浪潮下,正逐步实现以医院为核心的网络医院模式。
朱福始终认为,互联网医疗到最后也还是人的问题,是如何调配医疗资源,让医疗资源的价值最大化的问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