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医院丨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学科建设立足人才

2016
08/30

+
分享
评论
吴菲 / 健康界
A-
A+
医院的学科建设立足人才。为落实人才工作,医院可以拿出多种政策,包括:提高待遇,落实补贴,安置子女,帮忙落户,保险到位,保障研究,提供经费,加强培养等。

2016年8月28日,由健康界传媒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主办,飞利浦医疗科技支持,为期两天的北斗学院标杆医院学习活动在古城西安顺利落下帷幕。

健康界传媒总编赵红、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助理吕毅、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党委副书记马辛格、结构性心脏病科主任张玉顺、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疗事业部主任赵蓉、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彭明强与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名北斗学院学员就“医院学科建设和战略发展布局”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施秉银:学科的建设应基于医院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而制定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

“学科是由人、财、物基本要素组成的单元,它承载着发展的方向、人才、平台、任务、管理等基本内容。”施秉银表示,伴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需要,新兴学科的衍生与传统学科的调整,令原有的学科进行了重组和规范,因此,学科自身建设与组织、制度和资源的配置十分重要。

作为医院管理者,需要对亚科、综合学科、新兴学科、传统学科、重点学科、一般学科具备定义的能力,这样一来,在新学科建设中,才能够考虑到适应科技发展与国家、社会和医院发展的要求,通过主动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科技发展新动向,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和新的研究方向。

在施秉银看来,学科建设是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是在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学科结构,提高学科水平,催生学科增长点的动态过程。因此,学科的建设应基于医院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而制定。

“作为医院管理者,应加强自身对在学科建设的决策与把控能力,抓住重点,集中有限资源,重点建设有较大发展前景的优势、特色学科,并以需求为导向,重点考虑可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国内领先技术的学科,同时兼顾患者疾病谱的变化及交叉学科,并在建设发展中量力而行,既要制定出超前目标、更要做到切实可行,同时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学科建设立足于人才,通过扶植青年和拔尖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凝练学科方向,整合优势学科资源,以科研项目为驱动,实现了多学科协同发展。

马辛格:人才是医院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马辛格

目前我国医院发展正处于进入快车道的过渡地带,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才问题是医院学科建设与战略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何深刻认识人才工作?如何做好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如何切实有效将人才工作落到实处?是新形势下,医院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据马辛格介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过去人才培养与人才结构建设工作中,已初步解决人才“总量性问题”。而如今的发展则注重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西安交大一附院通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集聚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来解决人才“高精尖缺问题”。

医院通过提高薪酬福利待遇,落实住房补贴和安家费及子女教育,解决落户问题,制定社会保险与税收优惠政策等手段将保障到位,提升人才的生活品质;通过提供适合岗位,保障研究经费,组建研究团队,搭建科研平台为人才建立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提升人才工作的愉悦感;通过国际化培养,干部兼职,学会任职支持人才的发展,收获成功,最终实现人才工作的落实。

西安交大一附院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快速提升学科发展水平,科学制定顶层设计,将人才分类分级,动态调整人才政策,确保人才高地;并坚持内部培养与开发工作主渠道,建设人才成长、人才辈出的长效机制,完善竞争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创新,完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

马辛格表示,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是医院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只有完善人才战略与激励机制,细化人才引进与人才开发工作,才能让人才成长与医院发展彼此成就。

赵蓉:城市公立医院应立足于内涵建设发展,更加注重临床质量、技术、学科、资源效率及业务结构的调整,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疗事业部主任赵蓉

“联合攻关、资源共享、纵向合作、推广应用”赵蓉表示,市级医院学科建设应紧密结合临床,鼓励临床技术创新;实施联合攻关,跨学科、跨医院横向合作;推进纵向合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诊治水平和慢性病防治水平项目建设强调应用性,注重可推广性,聚焦临床能力建设,加强临床科研平台建设,推动临床管理创新优化,围绕专项工作定向设计。她指出,城市公立医院立应足于内涵建设发展,更加注重临床质量、技术、学科、资源效率及业务结构的调整,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彭明强:医院的发展以学科发展为基础,学科建设带动医院全面发展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彭明强

“临床专科建设通过提升临床能力,发展临床应用性研究,促进学科发展和成果转化,区域医疗技术均衡发展,以医疗工作带动科研和教育工作;临床学科假设则是通过提升学术能力,产出创新性科研成果,形成学术人才梯队,带动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以科研、教育工作带动医疗工作。”彭明强表示,二者最终目的均是实现医、教、研工作全面发展,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中日友好医院的学科建设工作中通过科学规划,制定总体设计;明确方向,制定学科发展目标;科学管理,建设本地化学科评价标准;以人为本,大力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调整机制,推动学科发展;创造条件,解决学科发展硬件短板,实现医院的发展。

彭明强指出,医院学科建设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它贯穿于整个医院的建设过程中,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医院的学科不仅代表医院的水平与特色,也决定了医院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面对新医改形势下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明确医院发展定位,了解医院学科现状,掌握学科发展特点,建立学科科学管理机制,抓住机遇,建设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优势学科,医院才能科学、快速、持续发展。

此外,会上吕毅教授与张玉顺主任就“科技创新驱动学科建设和医院发展”及“学科建设与资源优化”的内容进行了精彩的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标杆,学科,医院,人才,建设,临床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