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发展三虎拦路 郭树彬从“全”出发提升科室总效益
郭树斌04(标清)
“去年急诊科效益提高了15%,但值得注目的除了经济效益,还是临床效益和社会效益。”迎着驶近的急救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下称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郭树彬,顾不上打理被风吹乱的白发,边小跑边向健康界说道。
最近一年,郭树彬的白发越来越明显,可他却一直腾不出时间染发,所有心思都扑在了提高科室各项效益上。
众所周知,一个科室要想单纯提高经济效益并非难事,可要想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兼顾临床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谓不难。那么郭树彬是怎样带领朝阳医院急诊科做到的?
“全”,郭树彬说了一个字,“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全科,第二是全局。”
全科不但指科室,还指全学科。从科室角度看,朝阳医院急诊科有高效率的工作作风和利于团结的“向心力文化”;从全学科角度看,多学科知识的横向思维正将急诊医学推向全科医学。
郭树彬认为,急诊医学需要的综合救治能力,首先是对各系统和各器官综合评价,随后才是综合支持和治疗,“这是使患者起死回生或避免致死、致残的关键。”
对全局而言,同样分为两方面。首先是从全国来把握,“摆脱单打独斗发展的思维局限”;随后是从生命的全程来把握,“这样可以更贴近患者摆脱疾病和保持健康的需要”。
方法已备,如何将其落实?
经历了太多生死攸关抢救的郭树彬眼前一亮,“现在急诊发展遇到三个‘拦路虎’,无论是朝阳医院还是其他医院,想谋发展,必须从‘打虎’开始。”
拦路虎一:环境拥堵
打虎之法:区域分级转送+腾笼换鸟
“相比其他科室,急诊科的非急诊患者滞留情况和影响总是更严重。”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急诊资源被极大浪费,嘈杂的环境也加剧医患矛盾。郭树彬分析其原因,“这与医院分级不清有关。”
“未来三级医院急诊主要发展方向应聚焦急危重症的疑难病历,核心工作是对该类患者进行诊治。”郭树彬认为。
那么非急诊情况如何处理?“区域分级转送。”郭树彬强调。在他看来,这种解决之道离不开各级医院之间相互协作,前提则是建立在“全”的概念基础之上。
“从急诊医学来讲,我们要有一个整体的区域化概念。即把相同医疗辐射范围内的各级医院进行资源一体化整合。”郭树彬指出,这就要求医院在面对“小病、专病的急诊”时,首先考虑纵向转诊。如果下级医院在救治上存在困难,就向上转诊,上级医院在处理完危机情况后,根据患者病情,再向下级或者同级医院其他专科转诊。
但在面对“复杂疾病”——合并多器官、多系统的疾病时,下级医院必须向上级医院转诊,上级处理后却可能由于疾病的复杂性而无法向专科或下级回转。
那这部分摆脱急症的患者何去何从?难题再次摆在了郭树彬面前。“横向转诊。”对此,郭树彬用“腾笼换鸟”来形容。
为了提高急诊的效率和效应,自去年5月份,朝阳医院就已经开始在院外建立医联体疗区,并且主要由三级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来负责,这样不仅使这部分患者能够得到同级、同质照护,还能减少其在急诊的滞留。
“现在我们急诊科绝大多数是重症监护床位,普通床位只剩十几张了。”的确如此,数据显示,医联体疗区建立后,朝阳医院急诊科业务量大增。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便于急诊科里每个区域的患者都能从容就诊,医生护士有序分诊,郭树彬对抢救室进行封闭式管理,以减少在重症抢救过程中的干扰和干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