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生命这一刻 我的个“神”啊
在电视剧《急诊科医生》中,张嘉译饰演的医生何建一说过一句话:“医生是和死神斗争的神,每救回一个人,你就当了一次神。”
医生以救死扶伤为责,身担所有患者的健康希望。为了这份托付,他们不分日夜地忘我付出,以己之力与病魔搏斗。
回望2017,有没有哪个特殊的时刻,让你觉得医生正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
有一丝希望 就敢冒险相救
来自刚果的28岁留学生李克因急性肺栓塞转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在命悬一线时,急诊危重症中心副主任米玉红当机立断,采取了紧急性的挽救性溶栓措施,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事后,李克情不自禁地投入她的怀中:“感到她更像是我妈妈,而不是医生。我将来有了女儿,要用你的名字给她取名!”
中日友好医院眼科主任王志军同样具有冒险精神。
一名幼儿在家被鸡啄伤眼球,当地医院认为希望不大,建议放弃治疗。而王志军认为存在一线希望,仍坚持手术。术后得知治疗效果比预期要好时,他喜极而泣。
与他们相比,远在武汉的这位医生胆儿也不小。
湖北利川农妇肚大如鼓,动不动手术都很危险,因患有严重的哮喘,辗转多家医院没人敢为她手术。绝望之际,武汉市中心医院医生王勇说:“让她来这里治疗吧!”最终手术成功。
正是因为他们愿意冒险一搏,患者才能重获健康。多去相信医生,因为当你生命垂危之时,最希望你活下来的,除了亲人,就是医生。
如果不是太累 这姿势怎么能睡着
在做完手术后因为太累,浏阳市中医医院手外科主任李巍拿来3张凳子,就在上面睡着了。
因接连手术10个小时,贵州省第二人民医显微外科的5名医生在手术室地上“睡”了10多分钟。
莆田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林春华连续参加了4个多小时的手术,中午替换班,他就顺势在椅子上躺了一会儿,结果睡着了。
这么“神”的睡姿,如果不是太累怎么能睡着?医生辛苦了!
对家人如此“狠” 只因还有手术
父亲去世当天,送完父亲最后一程后,南昌大学二附院泌尿外科医生吴勇立即赶回医院,含泪完成3台手术。在感动千万网友后,他却说:“病人只有自己亲自手术才放心。”
带着3个月大的孩子在医院门口散步时,突然接到电话说有个病人病情危重,玉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胥亦龙立即跑了过去,因一心救人,都忘记了还背着婴儿。
他们的坚持和付出给更多的家庭带来了希望,却忽略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心怀大爱,而他们的家人何尝不需要陪伴?
神马都是浮云 治病救人第一位
准备乘车去考试的建始县人民医院90后产科医生,在遇到心脏骤停的乘客,当即跪地施救,但却错过列车,也错过考试。
为了完成高危产妇的手术,湄潭县人民医院产科主任何余霞在突发急性胆囊炎的情况下,请巡视护士给自己打了一针止疼针后,继续完成手术剩下的部分。最终母子平安。
同样作为产科医生的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产科主任生启芳,拖着刚骨折过、还打着石膏的病腿上了手术台,并成功完成了手术。
刚从血库调配出的血液接近零度,冰凉的血液会降低患者的体温。为了避免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敦化市医院普外科魏医生便将血袋紧紧贴在自己的肚皮上,用体温为血袋加热。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头破血流 仍以患者为先
晋城市120急救医生茹瑞峰刚将酒精中毒患者抬上担架,就遇到一人对患者又打又踹。在茹瑞峰上前阻拦时,正被利器砸中头部,血流如注。即便如此,他还坚持“先将患者送到医院”。
他说:“既然决定穿着急救的衣服,我就要对得起这身绿色的工作,对得起我们曾经入行时许下的诺言。”
有多少人能做到不忘初心?愿每一位患者更懂医意,不要对医生的包容习以为常。
累倒再爬起来 只因心系患者
40岁、已有5个月身孕的铜鼓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周凌云,累倒在手术室。清醒之后因又有足月破水产妇,她又连续做了三台手术。
泸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郭茂,因连续高负荷运转近20个小时,晕倒在了手术室门口。
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麻醉科医生陶勇,在为一名高领产妇接生时晕倒在地。
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仅仅几分钟之隔,手术中的住院总值班魏钱碧医生也倒下了……
他们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时间,累倒了还要爬起来工作。这种敬业和忘我,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为之动容,但是感动之余就没有一丝心疼吗?
跪着手术 没什么了不起
王荣兵,55岁,东莞莞城人民医院医生,采用跪姿为患者做完声带息肉摘除术。
李波,萍乡市湘东区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为了一台手术跪在患者面前,这一跪长达2个多小时。
黄炜,广州嘉禾益民医院急诊科医生,在紧急情况下,直接跃上担架车,用跪姿不间断地为患者进行按压。最终患者得救了。
他说: “做医生的追求就是为了这一刻,我很满足。当时我兴奋得下了夜班都不想睡,这事可以吹一年了。”
心甘情愿跪地手术,只因给每一位患者看好病,是医生内心最大的满足。
用铁拐撑起山村“120”
2017年12月17日,57岁的村医李拴州接到村民的求助电话,挎上医药包骑上三轮车就往深山里奔。李拴州常说:“对于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多年来,他铁拐棍用坏三根,摩托车骑坏四辆,先后获得20多个荣誉证书,包括“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白求恩奖章”等。
只要有病人,李拴州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背上药箱,向大山深处进发。他的事迹令人折服,也告诉我们“天使”即使折断了“翅膀”,也可以翱翔。
暖心举动花样多
因8岁小男孩害怕做手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生张舒以“最勇敢的小朋友会评奖”为由鼓励他做手术。小男孩勇敢地完成了手术。为了兑现了承诺,张舒自制奖状颁给了小患者。
为了让听力不好的老奶奶听清楚老伴的病情,一米八身高的北仑人民医院励辉辉医生弯下腰,嘴巴贴着一老太太的耳朵进行讲话。
由于车祸外伤孩子不能走路,孩子家人不在,丰县华山镇医院赵医生二话没说背起病人去检查。
医生小小举动真暖人心,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在面对疾病时,才会更勇敢、更坚强,给医生点赞!
有“我”在 治病不用担心钱
10岁的小洛患上过敏性紫癜,其父亲掏遍了全身上下也凑不够一天的药费,打算带孩子回老家。就在他们准备登上返程的火车时,四川省人民医院4个“80后”医生打来了电话:“把孩子带回来吧,钱我们来筹。”
之后,四川省人民医院慈善办联合成都云公益组织为小洛发起了众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医生于淼也曾这样帮助过患者。
田叶是一位先天性重度脊柱侧弯患者,因为家里贫困,放弃了治疗。于淼主动联系她,让她回来治疗,费用由北医三院和中华慈善总会帮其负担。
武汉协和医院呼吸内科陶晓南教授则是想法为患者省钱。
三年来,他门诊次均药费仅40元,仅开过一张门诊输液单,还是“不得已为之”。
有一种帮助, 叫“好好治病,钱的事交给我们”。医生忧患者之所忧,把患者及其家属从绝望中拉回,“白衣天使”称号名副其实。
爱与健康 传递异国他乡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喜庆时刻,而2017年春节期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疗队员仍坚守在西非塞拉利昂,为异国人民送去健康。
2017年7月12日凌晨,北京朝阳医院援几内亚医疗队飞赴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开始执行为期18个月的援外医疗任务。孩子在与父亲相拥告别时,泪湿了眼眶。
中国援尼医疗队成功将红狮尼泊尔项目的一名中国籍员工,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获救者表示:“远在异国他乡,没想到身边就有医疗队,祖国是我们最大的‘靠山’,走到哪都不怕!”
大爱无疆,他们为祖国代言,不辱使命,中国医生好样的!
如果印度电影《我的个神啊》是要告诉你世间无神,那本文却要告诉你: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特殊时刻充当着生命的“守护神”。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健康界,我们立即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