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民医院把纱布留产妇体内 错了吗?
一场剖腹产手术后,产妇一直疼痛难忍,3天后,竟然在厕所排出纱布。
在产妇丈夫将事情经过上传到网络后,8月21日凌晨0时1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官方微博发布说明,承认在医疗工作中存在操作失误,沟通不充分等问题。
产妇丈夫:哪位专家给个解释
近日,一条名为“求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把纱布留在产妇体内合理吗?哪位专家给个解释?”的微博引起众多网友关注。
博主@lebo001_3408 自称张先生,其在微博中称,8月7日上午8点多,他的妻子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做剖腹产手术。9点多,产妇被推出手术室送到病房,医生随后检查时发现产妇仍在流血。为了给产妇止血,张先生被医生要求去医院二楼商店自费购买一个3600元的止血球囊。随后,医生再次将产妇推进手术室止血。
8月8日,产妇被推进手术室取出止血球囊。
8月9日晚,产妇疼痛难忍,上厕所时排出拴在一起的三块纱布。
看到排出的纱布,“把她吓坏了”。张先生立刻与值班医生沟通,得到的答复是纱布是留下止血的,以后会取出。
对于值班医生的回应,张先生并不满意,“如果留下纱布是止血的,为什么要将3600元的止血球囊取出来?纱布比止血球囊效果好吗?”张先生不解,为何从头到尾没人告诉他们留有纱布这件事?
8月14日,张先生发布微博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男士打来电话向其承认纱布遗留错误。
8月17日,据澎湃新闻报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患办工作人员代表院方道歉,称之前沟通不到位。该工作人员表示,按照正常的操作,将止血球囊取出之后应将填塞的纱布一同取出来,但这次操作在这个环节上存在疏漏,取出球囊之后,没有按照流程把纱布取出来,从而导致手术后的第三天晚上纱布自行从阴道内排出,这属于工作失误。同时,该工作人员表示,按照规定,纱布的填塞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从时间上来看并未超出这个时间,像这种自行排出,自行脱落的情况,从现在的医学实践来看,不会产生什么损害后果。
接到医院的回应后,张先生表示希望医院给一个盖有公章的处理意见。医院工作人员则回应道,周一开会时会提出这个诉求,讨论后再给张先生回复。
除了对手术操作流程心存困惑,令张先生不解的还有住院期间医院让其自费买东西。“医院要求必须‘现金’‘自费’去他们指定商店购买止血球囊,以及买几十到几百元的各种物品,让去指定的像个大食堂的地方,自费买奶粉,这些合法吗?”
对此,据澎湃新闻报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患办工作人员表示,就止血球囊而言,正在申报物价当中,只有在物价目录当中的物品,医院才能录入电脑进行收费。因为球囊没有列入物价,医院的收费系统中不允许有这个东西,但对医院来说在临床上又是有需求的,所以医院只能对球囊的生产资质、注册情况进行严格审核后在第三产业的地方售出。至于其他自费物品,需要张先生列一个清单,医院核实后给出答复。
事件经过多天的网络舆情发酵后,8月21日凌晨0时1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官方微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发布说明,承认在医疗工作中存在操作失误,沟通不充分等问题。医院对患者及家属表达真诚的歉意,马上整改相关科室医疗流程,严肃处理当事人员,并积极跟家属沟通相关事宜。
产科专家:纱布是否应滞留 需视情况而定
健康界就此事采访某三甲医院妇产科主任,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如果纱布是误留在体内,属于操作错误,但是若是医疗原因,也就是为帮助产妇止血必须填塞纱布,则是正确做法。当产妇产后大出血时,需要纱布在体内进行压迫止血。但北大人民医院的回应,说明医院已经承认错误。
对于家属所提出止血球囊和纱布是否可以同时使用问题,这位产科专家表示,医生会经常使用综合止血措施,止血球囊和纱布并不矛盾,很多措施都允许同时使用。
事实上,产后用纱布压迫止血所引发的医患矛盾并不少见。2016年便发生过轰动全国的“纱布门”事件。一名35岁二胎妈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下一名男婴。后称产后一块纱布存在体内数十日。电视台对此事进行报道后引发了网民对相关医院、医生的谴责。随后,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发布的一则声明,又让剧情发生了“逆转”。原来,产妇产后宫缩乏力,纱布压迫止血是为了保住子宫和产妇的生命,所有情况产妇始终清楚,仍向医院提出高额索赔。
失误不可避免 医院如何应对
医疗差错在临床上很难完全避免,不管是顶尖医院还是高水平医生,都有失误的可能。那么,当此类事件发生后,医院和医生要如何应对?
美国的《道歉法案》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为了重建医患之间的理解和信任,美国保护和鼓励医生向患者道歉,数十个州通过各种类型的《道歉法案》。该法案认为,道歉可以调节患方的情绪,也可能缓和医患对立、化解纠纷。
《道歉法案》中指出,一个好的道歉应当体现出“医生对自身行为错误的正确认识,承认错误时所抱有的歉意,以及对自身责任的承担”。
然而医生道歉后不一定能得到患者的原谅,甚至患者会把医生的道歉声明当作证据,向法院起诉。对此,美国部分州规定医生的道歉内容不能成为患者的起诉证据。
美国的一些研究表明,总体上讲,《道歉法案》在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医疗过失案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使得案件数量下降了16.7%~18.5%。另外,在发生严重医疗损害时,该法案能加快起诉案件的进程,还能明显降低患者要求的赔偿金额,使得医患双方的矛盾快速解决。
文中图片分别来自新浪微博@lebo001_3408、@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部分内容综编自丁香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