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医疗信息化建设如何创新?
信息技术变革医疗
2018年12月7日-9日,第五届中美医疗信息化发展高峰论坛暨2018HIMSS大中华区年会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办。在主论坛“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智慧医疗与智慧医院建设”会场中,众多的医疗信息化大咖就信息技术变革医疗的主题分享经验。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海涛代副校长郑忠伟分享:健全互联网+医疗服务政策体系标准,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加强行业监管,保障医疗安全。协同信息系统和临床信息系统的双向发展,能够全面改善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节约医疗成本,更好地实现医疗服务的均等化,普惠化和便捷化。
中国医院协会会长助理兼标准办主任朱夫谈到,在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的过程中,在研发阶段就应该介入提出医院的需求,医生的需求和患者的需求,让IT行业能够找到痛点,与医疗行业有效地融合和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造福于广大的老百姓。
HIMSS 总裁兼CEO Harold Wolf认为:靠技术不改变理念和思想,相当于穿新鞋走老路,通过信息技术转化医疗,这个不仅仅是对于技术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一种自我革命。当引入新技术时,必须要做到人、流程和技术三者合一,才能够打造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够应对未来医疗体系的巨大挑战。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才有就大数据赋能医疗质量提升进行了演讲。他表示,大数据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它的预测和预防,找到过去看不到的风险,做出今后采取何种措施的建议,这就是大数据所能带来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赋能。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认为,医院在确定信息化发展的大方向后,如何用信息化手段固化更安全的制度和流程,这是信息化建设的一条核心之路。包括制度和流程如何做到细化、固化和优化,对于参与人员、临床人员、医疗信息化人员以及IT人员是一个思维能够转变,思想能够解放的过程。做到以安全为基础,让患者有获得感,做到便捷的服务,让医护人员有成就感,这是信息化助力医院发展的重要作用。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史一兵谈到,关于医院精细化管理,业务的协同性创新,以及医疗技术多元化,评价全面化,这都是医院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内部体系达到的。通过三医联动,点线面网整体结合,通过医药改革和医保解决,让医疗更加精细,同时鼓励真正的核心创新能力释放出来,这是完整的广连接、大融合的解决方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院长肖臻分享龙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三个特点,第一是保证数据的安全,建立基于交换平台安全的数据交换的共享。第二是全院的软硬件实现了统一规范可控。第三是整个医院的医疗业务都通过信息的开发得以贯通,并且随着医疗业务的开展得以提升。
联众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萧云武介绍了医疗信息化从数据整理到数据治理的两个方面。一切业务数据化:一是数据采集标准化,整个标准体系信息化建设有规可循;二是业务闭环化,整个流程零差错;三是采集智能化,建立互联网交互平台,采集数据在平台上进行集中,给医院提供参考。一切数据业务化:一是业务集成阶段,跨院区、集团化协作;二是业务的可视化阶段,资源配置,流程优化;三是智能检测阶段,基于自然语音处理的科学分析,提供标准的解决方案。
上海市儿童医院党委书记丁俭分享了医院发展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以信息化平台为抓手推进平安医院建设,把智慧医院纳入医院发展战略规划。以患者服务为中心,以海量数据为基础,以安全智能与精细融合为工作目标,通过患者服务互联网化、临床服务智能化、科研数据一体化、医院管理精细化和医联体集团开放化这五个方面建设智慧医院。
HIMSS Analytics 医疗信息咨询事业部全球副总裁John Daniels介绍了HIMSS诸多成熟的模型,以及通过利用各种前沿的技术,打造的最好AI系统和平台。使用JCI或者HIMSS的标准,可以学习最好的实践,取长补短。同时,提升分析和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更好的调整部署,对于未来整体战略的制定至关重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