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讲出大实话:健康知识传播不该由厂家支持

2019
01/24

+
分享
评论
李子君 / 健康界
A-
A+
王陇德院士认为,健康知识传播的活动都由厂家支持,这容易把事情“带跑偏”。

国民健康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健康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1月22日,在“首届雄安院士论健”论坛上,作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研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分享了他心中“健康中国2030”的机遇与挑战。

在他看来,“健康中国”战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要求,是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是人民幸福最基本的保障。

美好的蓝图要画好每一笔,建设“健康中国”更要走好每一步。王陇德院士在现场特意提出了影响目标实现的主要问题。他同时强调,健康知识传播对百姓健康提升至关重要,但目前大多数健康知识传播的活动都由厂家支持,这很容易把事情“带跑偏”。

“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多部门协作机制尚未建立

建设和实现健康中国的关键在于: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这源于人们对决定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的认识不断深入。

研究表明,决定健康状况的因素中,医疗卫生服务仅占8%,遗传等生物因素占15%,超七成主要是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因素。落地还需坚守“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全社会动员,“人民共建共享”。

就目前来看,距离目标实现,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王陇德提到,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这显然无法让一个部门做到,需要包括民政、教育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王陇德强调,在我国,有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措施也没有广泛实施。

2018年,王陇德曾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室,一名42岁的脑中风患者吸引了他的注意,这位病人恰恰是该院优秀的眼科医生,他不仅再也不能当医生,连未来的生活都无法自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陇德仍深感遗憾。“到2030年,我国会有3100万中风病人,我们的社会和这些病人家庭根本无法承受,因此有效的健康干预非常重要。”

王陇德发现,我国慢病防治体系还有待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学科之间缺乏相互合作,健康服务业产业发展滞后,一系列问题让实现“全民健康”显得荆棘密布。

“50%三级医院不开展溶栓,这不是技术问题,是责任问题”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速推进,老年病和慢性病患者逐年增多,民众和医疗机构对慢性病防控和救治观念的改变,对“全民健康”目标实现有积极意义,医疗机构能力的提升尤为关键。

“以中风患者救治为例,到2017年底,全国三级医院有50%没有常规开展溶栓,老百姓有紧急的中风问题能到哪儿去治疗?这不是技术问题,是责任问题。”王陇德说,天津市去年开展3900多例溶栓治疗,溶栓后其中2600例患者完全脱残,但由于各地能开展溶栓的医院太少,导致很多患者在发病4个小时之内没有得到救治,从而落下终生残疾,甚至死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实话,院士,厂家,王陇德,溶栓,健康,政策,宣教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