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肾虚是一种精神病

2019
05/18

+
分享
评论
文汇报
A-
A+
肾虚或肾亏这些概念,只存在于中国人的文化中。

肾虚这一高频词,中国人就最熟悉不过了。每当说起某人腰疼时,旁人都会露出意味深长的坏笑。

就治疗肾虚的保健品和各种偏方,都不知道养活了多少人。2016年,中国补肾药市场规模已逼近了100亿。街边的牛皮广告、电视上的电视购物等铺天盖地而来,老百姓对肾虚是深信不疑。

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肾虚跟肾脏疾病是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在权威的国际疾病分类,中医概念的“肾虚”并非是肾器官的疾病。而肾虚或肾亏这些概念,也只存在于中国人的文化中。外国人也有肾,但却没有“亏、虚”这一说法与概念。

当然咯,“肾虚”确实也是病,不过却被列入“精神病”这一大类。

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描述的肾亏,就在心理障碍这一分类下。而被称为精神病学圣经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也收录了肾虚这一中国特色疾病。

为什么说肾虚是中国特色疾病呢?因为肾虚,正是一种与文化相关精神障碍,也被称为文化束缚综合征(Culture-Bound Syndrome,CBS)所谓文化束缚综合征,是指特定文化环境下才会出现的一种精神障碍。

而在国际上,肾虚这种文化束缚综合征,则与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有关。另外,印度和埃及这两个文明古国也有肾虚相关的描述。

肾其实是一对实质性器官,位于脊柱两侧是泌尿系统的重要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排出机体的代谢废物,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电解质的平衡。这些内容,都是初高中生物课本中大家都悉知的。

但在中医文化背景下的肾虚,“此肾已经非彼肾”。“肾是身体之本”,如“肾藏精”、“肾主津液”、“肾司二阴”、“肾主骨”、“肾生智”、“肾开窍于耳”等,肾的作用已被严重地夸大。

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的恐吓下,中国人才开始过度关注自己肾的问题。特别是男性,几乎到了“谈肾虚色变”的程度。他们忌讳被性伴侣否定、害怕因肾虚沦为他人谈资、更担忧稍有闪失就影响了“延续后代”。另外,如“一精十血”“手淫或梦遗会导致损坏男人精气”等传统观点,也给男性带来了不少的心理压力。

即便身体本身没有病,但中国人的肾就是这样变虚的。由于这一系列焦虑和恐慌的情绪,患者才会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产生了一系列躯体症状,如疲劳、肌肉疼痛、神容疲倦等。

原标题: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世界卫生组织认定,肾虚是一种精神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chenxiaoyue@hmkx.cn
关键词:
肾虚,中国,疾病,文化背景,文化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