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医患沟通死结 这个技巧用得“妙”!
医患关系是非常特殊的人际关系。如果双方不能和谐、融洽地理解和沟通,那将是非常可怕的现象。所以,医务人员必须要掌握“医患沟通的良方”,才能化解潜在的矛盾和纠纷。
(图源网络)
我们常说,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医生和患者接触多了以后,就会知道对什么样的患者,该用什么样的沟通方法最有效。在与患者的交流中,医生的服饰、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对沟通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日本医生和患者家属的交流堪称体贴入微的范本。
一位心绞痛的患者,择期要做冠脉造影。在操作前夕,医生同患者家属一起坐在一间布置得很温馨的谈话室里,桌面上摆着心脏模型,然后医生从心脏的血管解剖开始说起,慢慢解释患者的胸痛是怎么形成的,哪一根血管可能有异常,最新的治疗手段是什么,有什么证据,可能会有什么风险,最后是患者家属签署同意书,整个过程花了大约45分钟。
你可能会好奇,有必要说得这么详细吗?同样,也许有人会质疑,毕竟中日两国的医疗条件不同,要让中国医生进行近1小时的术前谈话,简直是天方夜谭。
然而,苏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冀鲁已经做到了。为了让患者更直观的了解自身病情,他画了500余张病情简笔画向患者介绍病情。冀鲁表示:“多点耐心给患者,会有更好的医患沟通。”
❀观看视频戳❀
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院长丁剑在《唤醒非公医疗》一书中,也为医务人员与肿瘤患者的沟通贡献了一剂良方:SPIKES 医患沟通模型。
SPIKES沟通技巧,即Setting、Patient'sperception、Invitation、Knowledge、Exploring/Empathy、Strategy/Summary,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坏消息,强调四个重要目的:收集患者信息、传递医疗信息、给患者提供帮助、赢得患者对治疗的理解与支持。
第一步:Setting 设定沟通场景。
告知前,在脑中彩排好各种场景很有用,这样能让医生主动把握患者的情绪。
第二步:Patient'sperception 评估患者的认知。
在告知癌症病情前,临床医生可以使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来判断患者对自己的医疗处境的认知。例如:“到目前为止,您对自己的病情有哪些了解?”, 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
第三步:Invitation 获得患者的许可。
刻意规避病情信息,更加会引起患者的不安与焦虑。因此,不妨在安排患者做检查前,暗示性地询问患者是否介意知道检查结果。如果患者不想知道详情,那么就应该将病情充分告知其亲属及朋友。
第四步:Knowledge 医学专业信息告知。
在告知患者医疗事实时,可以掌握这5点沟通方法:以患者易于理解接受的方式沟通;避免使用医学专业术语;避免生硬的告知;语气温和更易获得患者理解;当患者处于癌症晚期时,避免使用“我们也无能为力”之类的语句,这样的态度与患者想进一步获得一定质量的生活相违背。
第五步:Exploring/Empathy 移情稳定患者情绪。
当患者得知坏消息时,他们的情绪反应往往是震惊、无助、悲伤、哭泣、否认及愤怒。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以通过移情反应来支持和团结患者。
第六步:Strategy/Summary 策略与总结。
当与患者谈论病情进展和进一步治疗时,如果信息不充分、出现突发状况会令许多医生感到不适,这也需要医生及时总结经验。
沟通对于肿瘤患者的重要性体现在:医生无意识的一句话,往往会触碰到肿瘤患者内心最脆弱的防线,使其失去生的希望;或许医生的一句鼓励,就是患者努力抗癌的动力。
丁剑强调:“医疗技术和沟通技能是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船之两桨,缺一不可。只有把沟通技能和医疗技术两个方面都做好了,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本文整编自健康界图书《唤醒非公医疗》(一键购书戳书名)
致敬8·19中国医师节
寻找医患沟通的良方之我有沟通小技巧
活动正在火热征集中!
征集素材可以是有关医患沟通主题的小故事、趣事、奇葩事,也可以是你和患者沟通的心得,提交形式不限,视频、音频、文字都可以!一起来“寻找医患沟通的良方”吧!
❀活动详情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