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系统领域怎样才能迎来大巨头?边际成本控制越好,竞争力越强
国内医疗信息系统的发展史也有几十年了,历史上每次快速发展窗口期的迎来都和一系列国家政策或突发事件有关。尽管发展到了今天,有个别企业已经上市,但就国内医疗信息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和统治力而言,离巨头都还很远。我不禁好奇地想,为什么一个比阿里巴巴历史还要悠久的行业到了今日却尚不能培育出一个巨头?至于原因,我总结了几点如下:
1. 非标品带来的高边际成本
受不同医院的业务流程独特性和限制性条件的影响,医疗信息系统软件往往需要定制修改和实施,导致边际成本很高。这就和电商的差别很大,电商的边际成本很低,特别是随着基于大数据进行精准调度的仓储物流系统得以大规模应用之后成本就更低了,况且电商本身往往不负责生产货物,所以其扩张可以受益于低廉的边际成本。而医院信息系统则无此特点,线下的招投标、定制化的软件修改、较长的出差实施周期以及较高的现场售后维护成本都使得边际成本居高不下。所以有时候会发现一个医疗信息系统厂商在小规模时利润还凑合,一旦扩大规模反而不赚钱了。因为实施和售后跟不上而得罪客户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实在有点尴尬,不扩张没前景,扩张就得忍受短期不挣钱。所以未来哪一家公司能够在同等质量下把边际成本控制得更好(包括产品定制化成本、实施成本、售后服务成本等),谁家的竞争力就会更强,而且随着远程维护技术的发展进步,单位维护成本也会持续下降,率先尝试使用新技术的公司会获得一些竞争优势。
2. 市场分割零碎
中国医疗市场看着很大,但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相比于研发大型医疗设备,开发医院信息系统的门槛要低得多,甚至只要会写代码和有渠道,三五个人就能组建一个公司开发和销售,市面上还有多家公司是大学老师指挥着一帮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在校学生开发出来的,然后利用老师的渠道关系卖到院内。这种小作坊式的开发模式自然会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其结果就是只能绑定服务小圈子,一个大市场活生生地被众多的小圈子分割得非常零碎。优质软件想要进入圈子代价十分高昂,不但公关难度大,替换和整合旧软件的成本也非常高。但随着医院端对软件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实力的公司将会逐渐退出舞台,未来医疗信息软件还是得以过硬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来求生存。
3. 议价能力不足
可能是受中国人没有花大价钱购买无形资产的传统习惯影响以及医院对软件好坏的评价缺乏专业性,再加上历史上开发和营销环节不够专业、正规,给客户造成了技术含量低的印象,拉低了整个行业的形象,最终损害了议价能力。这也导致国产软件一直都没能卖得起更高的价格,所以利润空间有限,有限的利润又限制了其扩张半径。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很专业的进口软件还是能卖高价,所以能够提供一些高端独特功能的产品会更有竞争力。当然这一传统认知上的不足正在逐渐改变,未来软件的价值会逐渐得到更加科学公正的评价,医院在选购产品时也会更加专业合理,这会开启良品淘汰劣质货的进程。所以医疗软件公司必须立足于持续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这才是决胜未来之道。
4. 合同困境
医院虽然口口声声说安全稳定易用很重要,但在实际投入的时候却很诚实,他们不为看不到的内功买单,在梳理需求和签订合同时只关注看得见的主要功能,但医疗信息系统软件十分复杂,合同中不可能涵盖所有细节,这为后续的实施对接埋下隐患,特别是当需求调整变动时经常会出现扯皮的事件,医院觉得软件公司不以客户为中心,脑子里只有钱,而软件公司则认为调整需求需要付出人力成本去应对,增加收费合情合理,大家各执一词。更有甚者,软件已经验收签字了,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总是出现各种别扭卡顿、运转不流畅、提示信息似是而非等现象,导致使用者叫苦连天。合同困境不仅导致高水平高成本的团队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不明显,也会导致公司甚至整个行业的口碑遭到损坏。当然随着这个市场的成熟和医院方的经验越来越多,他们在产品判断和选择上逐渐变得专业,这一现象在逐渐好转,我相信优质的产品会慢慢获得更多的机会。
5. 人员流动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