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生扮小丑“不务正业”?嘿 我们是专业的!

原创 2019-11-19 15:29 赵傲蓓 / 健康界

专业地“不务正业”,跟着绵阳市中心医院整一波?

在电影《心灵点滴》中有这样一段对白:

“为什么想当医生?”

“因为医生与病人联结,在病人最脆弱时与其互动,不仅提供治疗,也提供建议和希望。如果我们要挑战疾病,应该挑战其中最严重的冷漠。”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小丑医生”的故事。精神疾病患者亚当在疾病痊愈之后成为了一名医生,他把欢笑看作医治病人的一个重要处方。他总是穿着鲜艳的衣服,带着滑稽的装扮,为的就是让每一位病人开怀大笑……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破除医患之间的冷漠,为病人提供治疗和希望,现实中的“小丑医生”其实并不少见。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小丑医生”疗法,是借助专业人士进行滑稽、夸张的表演,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用幽默的力量帮助患者克服焦虑和恐惧感的治疗方式。这种治疗方式对所有疾病患者都非常有效,尤其是儿童患者。

一个孩子患了急性阑尾炎,阑尾已化脓,随时可能穿孔,如果感染全腹膜炎,会丧命。他拒绝输液,也不让抽血,躺在地上打滚。看见医务人员就高声大哭,还吵醒了临近病房的小朋友。

90后护士宋龙超自有他的方法。戴上熟悉的红鼻头,用手机放了首儿歌,他踏着滑稽的步子走向小家伙,拿起他的玩具开始对话。满脸泪痕的小家伙停下了,被迫暂停的手术终于推进。出院时,他找到宋龙超拉钩,“以后你一定要来看我啊。”

不少家长爱用医院来吓唬孩子。在小朋友的潜意识里,穿着白大褂戴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的医护人员,基本等同于痛苦和危险。见了面,逃离是他们的第一反应。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博士刘月明带着志愿者设计了“颠覆”的场景:他告诉小朋友,进医院就是来到了一个“游乐园”,全程跟医生一起完成游戏才有奖励;他们戴着面罩陪孩子捉迷藏,随后场景不断切换,从病房过度到手术室;一个志愿者学会了魔幻泡泡秀,把儿科病房变成了气泡海洋。一个小家伙甚至当场向家长喊话,“我以后还要来医院!”

图片来源:绵阳市中心医院

这种快乐疗法看似简单,其实也会面临诸多问题:

“小丑医生”和舞台上的小丑太不一样,刻意夸张反而会拉远医患之间的距离。

中国人相对内敛和克制,不愿意对陌生人敞开心扉,一头雾水的患者甚至会甩出一句逐客令“你干吗呢?”

要当好“小丑医生”,护理学、心理学、物理治疗、医学史等医学方面的知识都得涉猎。不懂医学的人,很有可能忽略了特殊病种隔离的需求,因为距离过近的互动,造成感染。

空有医学知识而不会表演,在现场只会剩下“抓狂”和尴尬……

如何才能专业“陪玩”,让“小丑医生”真正辅助治疗?绵阳市中心医院给出了实践指导。

培训,专业化

 要想专业化,“小丑医生”离不开规范培训。开设培训班无疑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

2017年7月,绵阳市中心医院举办了“第一届以色列小丑医疗培训班”,院内共100余名医护人员参加培训,并取得了结业证书。

同年12月,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成立了院内首支“小丑医生”志愿服务队,由31名有资质的医护人员参加,分为6个小组,由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担任组长。由组长对团队成员再次进行岗前培训,培训课程内容涵盖儿童心理、应激心理、表演技巧等。帮助成员熟悉和掌握活动所需的基本技能与技巧;了解活动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方式,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另外,医院还建立了“小丑医生”微信群,成员可在其中交流经验和体会,分享资源,通过自学和互相交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图片来源:绵阳市中心医院

落地,个性化

项目启动后,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小丑医生”个性化落地实施。

医院建立了“小丑医生”工作制度,实施小组负责制,以小组为单位按月轮班。将“小丑医生”融入日常工作中,在特殊节日策划特别活动并做好记录,邀请患儿家属和团队成员评价活动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每季度召开一次常规会议,讨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改进措施;每年组织一次督导,请专业人士点评和指导。

结合本土特色,医院从细节入手,制定了患儿从诊断到康复、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活动方案。

图片来源:绵阳市中心医院

在角色选择上,医院特地选取中国儿童喜爱的卡通形象:跳跳虎、小黄鸭、小熊等,以游戏和互动为主,给孩子们送上“一段表演、一份礼品、一个拥抱、一个心愿、一些鼓励”的五个“一”活动内容。

针对不同病种结构,医院以患儿心理需求为导向,制定个性化的欢乐处方。针对门诊患儿候诊时间长、流动性大等特点,“小丑医生”在候诊区通过表演、互动,缩短心理候诊时间;诊疗室的医生们也时常带上红鼻子为宝宝诊断,增加与患儿的亲密感;每天有一位治疗班的护士化身小丑医生为患儿做打针、雾化等治疗,提高患儿治疗配合度,缩短门诊逗留时间;在出入院接待中心,由“小丑医生”接待入院患儿,缓解患儿入院时对陌生环境的紧张焦虑情绪,使患儿能迅速融入医疗环境。

对于无家属陪护的患儿,“小丑医生”会利用休息时间陪伴、关爱患儿,缓解患儿的孤独恐惧;“小丑医生”还邀请病程长的慢病患儿进行模拟治疗,将健康知识融入游戏中,提高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

有心理治疗背景的“小丑医生”会深入病重患儿的床旁,提供一对一的心理疏导,鼓励患儿战胜疾病,增加治疗的勇气和信心;“小丑医生”还陪伴手术患儿进入手术间,减轻其对手术的恐惧感;对于还需持续康复治疗的患儿,“小丑医生”与康复治疗师密切配合,共同促进患儿的快速康复。

推广,本土化

小丑活动在传递爱与幽默的同时,让医院更加关注患儿的心理健康,为临床患儿心理疾患评估提供有力依据,构建了集游戏与治疗为一体的医疗服务新模式。

目前,绵阳市中心医院的“小丑医生”项目已推广至院内康复医学、肿瘤、血液、呼吸等多个科室,同时也在国家级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等平台进行推广,吸纳了更多志愿者参与,壮大了医院的志愿者队伍。

在未来,绵阳市中心医院将以“小丑医生”为突破口,结合本土文化,立足区域特色,丰富活动内涵并形成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小丑医疗与专科疾病治疗护理相结合,促进该领域专业的细分和发展。医院计划将小丑医生培训前移至医学院校,提升医学生对医疗护理内涵的认识,吸引更多人员参与其中。

图片来源:绵阳市中心医院

正如文首所言:“如果我们要挑战疾病,应该挑战其中最严重的冷漠。”

“小丑医生”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治疗方法,正是秉承快乐就医理念,和患者深入沟通,改善了被诟病已久的医患关系。

改善医患关系,“小丑医生”只是众多优秀方法中的一种,了解更多改善方法和实践案例,请戳《贴众而行(第二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生,小丑,专业,患儿,医院,疾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